路亞涵,劉祖豪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自主學習的理論闡述是源于上世紀的構建主義思想,它由皮亞杰創立而成,強調學生在學生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習者積極地自發學習,重視學習者自我評估,強調學習者需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空間。在20世紀80年代,Henri Holec首先將“自主性”(autonomy)這一概念引入外語教學,Holec(1981)認為,從學習者的角度看,具備自主性學習能力意味著獲得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的能力。在他之后,國內外很多學者也從不同的視角和著重點對自主性學習能力下了定義,雖然自主學習的定義不一樣,但所有的研究者都強調學習者主體地位是學生,強調學習主體從教師到學生的轉移。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是以他主模式為基礎,這種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對教師很大的依賴性;同時,由于英語學習基礎的差異、生源地的不同,以及學生在生源地中學所接受的學習狀況、教師授課模式等的影響,民族地區英語專業的學生大多數英語閱讀基礎較差、英語程度普遍比較低、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如何培養和提高民族地區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自主閱讀能力至關重要。
民族地區學生在英語學習和閱讀中,大都喜歡走捷徑,而不能自主地去進行閱讀,自己難以尋找正確的閱讀技巧與方法,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應給予他們正確、簡便和能夠快速理解閱讀材料和做題的捷徑,在閱讀中,他們希望教師給予他們一些切實可行的閱讀技巧與方法。但是,如果學生只是對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具體材料和具體方法進行分析而不進行適合自己的科學實踐,就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難以培養自己的自主閱讀能力。
由于受客觀條件、應試教育等因素制約,民族地區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平時的英語閱讀主要以略讀、查讀以及尋找主題句等方法為主,大多學生對閱讀到底需要掌握什么樣的技巧以及掌握到什么樣的程度,沒有明確的想法。學生在遇到閱讀障礙的時候,喜歡和慣用逐字、逐句、逐段的翻譯,用漢語思維分析和閱讀材料,閱讀方法單一,不會使用合適的閱讀技巧。如:由于詞匯量小,學生難以準確把握在英語閱讀學習中詞匯、理解和速度三要素之間的聯系,不能準確理解,積極地進行閱讀思維,從而對閱讀材料所表達的思想、闡明的觀點以及遣詞造句等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導致不能完整的理解全文。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令學生們應接不暇,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選擇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如閱讀材料選擇單一,難以真正激發起自己的學習興趣;不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心理特點以及情感需求等來選擇閱讀材料,導致閱讀材料的信息量、難度、趣味性等難以與自己的真實英語水平相適應。
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既符合我國英語教學的總目標,更符合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的特殊目標。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可以使他們在完成學業之后能夠繼續高效學習,以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就業形勢以及高科技社會的需求。
要培養學生英語自主閱讀意識,就要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任務,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的培訓,通過元認知能力和認知策略的培養來喚醒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重新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認識自己的作用,真正作為導演(director)、指揮(conductor)、組織者(organizer),對學生進行認真組織和指導。教師要通過具體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和逐步掌握閱讀策略,要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過程必須由學生自己完成,包括猜測詞義、略讀、快讀總結大意和中心思想等閱讀技巧,快速掌握閱讀技能、把握文章主題和結構,同時也要做到對閱讀材料進行加工、分析、驗證和積極思考,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及文章結構等。
傳統教育主要以升學為目標,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主要是以考試和考核的方式來進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注重應試教育。而自主學習則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更進一步突出學生閱讀主體地位,教師在講課時應轉變自己的角色,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閱讀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在閱讀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策略。同時,應進一步創設情境,在情境教學中讓學生提高閱讀興趣,積極自主地進行閱讀。
詞匯量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是英語閱讀材料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民族地區學生由于基礎薄弱,詞匯量小,使得詞匯成為閱讀過程中一個最大的障礙。在英語閱讀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因為英語詞匯而出現問題,由于詞匯量小,不能對文章進行有效的猜測,或者不能準確理解某一個詞匯在閱讀材料中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引導學生加強詞匯記憶在民族地區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到會用詞匯、活用詞匯,記憶詞匯,達到促進英語自主閱讀能力的目標。英語詞匯的積累,使得學生可以讀懂的閱讀材料變多,學生能夠閱讀和掌握的知識豐富了,從閱讀中體會到樂趣后可以進一步激起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自己的自主閱讀能力。
擁有自主閱讀能力的學生,閱讀速度快,而且通過閱讀,能從整體把握對閱讀材料的感性認識,熟悉其結構以及大義,受中國傳統英語教學的束縛,當前大多數學生在閱讀中碰到閱讀障礙,普遍習慣于借鑒字典等工具書,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對不同基礎和閱讀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教育、目標能力教育以及合作教育等主題教學,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技巧。
教師應協助學生制定英語閱讀的長短期計劃,根據每個人生活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應選擇不同性質的,適合不同學生得閱讀材料。同時,按照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的差異、閱讀水平的高低,選擇與其水平相符合的閱讀材料,通過讓學生做讀中筆記和讀后感想等方式來監控他們的閱讀活動,以期對其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和指點,充分利用圖書館和外語系建立的資料室,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效借閱圖書,以合理的閱讀材料來保障培養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進行。同時,應進一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電子圖書和網絡資源,利用電子圖書覆蓋范圍廣、更新快的特點,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興趣愛好以及情感趨向的閱讀材料。
針對我院英語專業學生存在的不注意閱讀策略與方法、沒有相應的閱讀計劃、因詞匯量小而對閱讀產生的畏難情緒等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教師尤其要注重、鼓勵并致力于有計劃、有步驟、全面的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如:建立一套符合高原民族地區英語專業學生自主閱讀學習過程中的監控以及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體系,讓學生進行正確地自我評估等,只有這樣才能夠養成學生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民族地區英語教學的良性循環和發展,為民族地區英語教育事業和經濟建設事業做貢獻。
[1] 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2] 段自力.英語專業課外閱讀策略調查與后射自主課外閱讀[J].外語界,2006.
[3] 祿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英語閱讀障礙及解決方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2005.
[4] 張紅.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學,2001.
[5] 王凌,何寧.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情況調查與研究[J].外語界,2001.
[6] 李明嘩.自主學習理論視閾下的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