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娟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4)
近年來,多媒體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多媒體網絡外語教學逐漸成為英語教的主流。這種新的外語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傳統教學環境,豐富了外語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為了推動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改革, 教育部于2009年頒布了《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其中指出“高職英語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加強對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各校應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可見,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將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和努力方向。
傳統教學以傳授—強化—記憶為過程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雖有成績,但對英語創新人才培養來說存在諸多弊端。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而英語聽說教學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技術正是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理想認知工具。英語聽說課程網站依托多媒體技術,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影像于一身,這種基于計算機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環境可以使英語學習更加生動形象。在意義建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是意義建構的倡導者和促進者。同時,富有意義的情境又可加強學生與情境中角色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效實現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協作”與“會話”,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口說話”,并且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英語知識與技能的“意義建構”。
任務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通過多種語言活動完成任務,達到學習語言和掌握語言的目的。研究者對“任務”的界定和含義有不同的認識,總結起來具有3個突出的特征:(1)具體的目標或結果;(2)一定的輸入材料;(3)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相關活動或程序。Willis (1996)提出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的5項原則,并根據原則設計出“前期任務(Pre-Task)”—“任務操作(During Task/Task Cycle:Three Stages)”—“后期任務(Post-Task/ Language Focus)”這一基于任務的教學框架。根據視聽說任務的特征和影響任務教學的各種因素,并遵循“聽前—聽中—聽后”教學規律,我們認為適合于視聽說任務型課堂教學的基本步驟為:視聽說前期任務、視聽說任務執行和討論、視聽說后期補充任務強化相應聽說技能訓練。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英語聽說課程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模式,利用多種有效的現代化教學設備把“聽”“說”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任務型教學,強調啟發式、引導式教學,強化學習策略訓練。
其過程主要有以下幾點:(1)聽說前期任務:介紹任務的主題目標、訓練內容、完成任務的時間和步驟,以及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和背景知識,主要形式為口頭報告,采取師生回答簡要點評等方式,達到熱身目的。(2)聽說任務執行和討論:主干聽說視頻較長較多,各個練習構成數個任務鏈,重點培養學生信息捕捉、分析歸納和口頭表達能力,強調聽說并重,主要采取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辯論、教師講評等形式深入討論完成各項任務。(3)聽說后期任務:以較短的音視頻材料作為補充練習,強化單項聽說技能訓練。教師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教師先在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空間布置聽說任務,學生登錄世界大學城個人空間,查看教師布置的課前預習任務,分小組制作PPT,準備在聽說前期任務中做口頭匯報和課堂陳述(Presentation )。在主干視聽說任務執行中,要求學生對主旨要義和細節透徹理解(可借助字幕和解說項等)并作相關筆記,既要模仿語音語調,又要模仿角色表演。
在“優化第一課堂.強化第二課堂”的指導思想下,我們按照教學進度,每學期補充課外自主學習英語材料,要求并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將自主學習的情況納入平時成績。在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空間建立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庫,有針對不同英語程度的學習課程,如劍橋英語教程、新概念英語等;有行業英語,如商務英語、旅游英語、計算機英語等;有針對英語考試的試題庫,如 A級四級,全國公共英語考試等;有視聽影視庫,收集了優秀的英文影片、經典的英文演說視頻;有新聞廣播庫,如BBC,VOA等,可以說形成了從初級英語到高級英語、從非英語專業到英語專業的較為完整的語言資料庫。如此豐富的資源滿足了教師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的需要,對不同程度水平的學生都能提供適應性的幫助,學生可以在課后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并且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空間作為介紹教學內容、發布課前準備、課后練習、課外輔導答疑等的平臺,師生互動交流進一步加強,極大地擴展了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空間。
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我們還邀請外教為學生辦講座,討論英美文化和英語聽說策略,為學生放映最新原版電影。此外,發揮英語俱樂部的作用,開展諸如英美文化知識競賽、英語短劇表演、電影對白配音等一系列的第二課堂活動,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視聽說材料直觀、立體、動感,生動的片通動畫、影像、圖片、優美的英文名曲等聲、色、圖、文并茂的展示,能輕而易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愉快的語言學習氛圍。多媒體信息的自由傳輸,使得教育資源在全世界的交換、共享成為可能,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時從網絡上下載有利于構建交際情境的資源,豐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這種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集知識性、趣味性、易操作性于一體,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聽說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程度較高,師生溝通渠道暢通,教學反饋及時有效。此外,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培養了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精神。同時,也迫使教師積極投身于教學研究中去,無論是教材的選用編排,還是教學活動的設計,都要盡量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聽說環境,既要顧及語言與文化的輸入,又要顧及對學生聽說策略的培養。因此,教師必須自己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樹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花時間精力去設計教案,達到教與學的最優化,教師也從中得到了極大的專業化發展。
[2] 郭志宏. 多媒體教學網絡與英語視聽說教學[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2004,(3).
[3] 何克抗.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J].教育與傳播技術,1996,(12).
[4] 李建華.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探索[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