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敏,劉 帆,駱 鳳,于千千,易 俗,曾潔文,袁愛華
護患關系是當今護理人員工作中所面臨的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與護理工作的發展密切相關。有調查顯示,大約56%的大學生對自身的人際狀況感到不滿,認為自己“不善于人際溝通”最突出表現為語言溝通有障礙、社交恐懼、自我封閉[1],而護理專業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在護生中發生率為51.9%,是諸多心理問題中的最常見問題[2]。對護生與病人溝通時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并提出對策;不僅有利于減少護患糾紛,還能為護生進入臨床從事護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3]。有效溝通不僅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而且還能幫助護生順利完成臨床實習任務,并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為了提高護生與病人的臨床溝通能力,對我院2013年即將到臨床實習的143名護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我校2010級本科護理5班94名學生,其中女88名,男6名,平均21歲,學制4年。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采用《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4]對護生進行溝通前后兩次測評,調查人員為科研組成員,調查時間為實習前的1個月內,主要內容為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病人問題、共同參與、傳遞有效信息及驗證感受,共28道題,量表由護生自行填寫,不作任何提示。
1.2.2 溝通法 將護生分為6組,每組4名學生作為該組代表到長沙醫學院附屬醫院外科,分別與6例病人進行溝通,并用視頻或文字記錄下來。
1.2.3 討論法 將各組從附屬醫院采集回的資料通過PPT的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讓同學觀看視頻或文字記錄后,進行小組討論,找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1.2.4 訪談法 在3名老師的參與下,采取訪談會的形式,了解護生與病人進行溝通的現狀及在溝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商議對策,提出建議,及時解決問題,積累經驗與技巧。
1.2.5 資料收集 進行溝通前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43份,收回有效問卷94份。詳細記錄溝通過程、討論會及訪談會的內容,并進行總結;進行溝通后問卷調查,發放調查問卷94份,收回有效問卷94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生干預前臨床溝通能力測評總分為80.66分±9.29分,其 中建立和諧關系為17.61分±2.63分,敏銳傾聽為17.33分±2.62分,確認病人問題為15.70分±2.54分,共同參與為8.81分±2.13分,傳遞有效信息為7.22分±1.27分,驗證感受為14.99分±2.60分。護生干預后總分為83.77分±6.57分,其中建立和諧關系為18.68分±2.25分,敏銳傾聽為17.20分±1.47分,確認病人問題為16.59分±1.93分,共同參與為8.84分±2.24分,傳遞有效信息為7.25分±1.46分,驗證感受為15.49分±2.36分。護生干預前后總分、建立和諧關系、敏銳傾聽、確認病人問題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建立和諧關系、發現與確認病人問題的能力是護患溝通能力提高的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溝通能力培訓前后測評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建立和諧關系、確認病人問題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說明護生掌握了建立和諧關系及發現與確認病人問題方面的能力。更能說明護理本科生均認識到了溝通能力是護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單靠學習《護理人際溝通學》這門課程還達不到培養目標[5],還必須在實踐中體驗與不斷總結才能達到此能力提高的目標,只有發現與確認與病人溝通問題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溝通方法與解決問題。出現問題有:①部分病人使用方言和護生溝通導致出現尷尬場面問題。②護生在溝通時缺少“自我介紹”及“親和力”使得病人產生不信任,使得溝通不順利的問題。③病人對護生的理論知識與臨床經驗持懷疑態度,從而阻礙了信息的交流。④護生不能將《護理人際溝通學》中的技巧合理地運用到與病人的人際溝通中,以至于溝通間間斷斷,不能達成有效的溝通等問題是嚴重影響護患溝通的最大問題,必須加以解決。這些問題的發現與確認是護患溝通能力提高的關鍵。
3.2 學會共同參與和傳遞有效信息及敏銳傾聽技巧有利于護患能力的提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生在共同參與和傳遞有效信息方面得分較低,說明護生在共同參與和傳遞有效信息方面的能力不足,而敏銳傾聽提高不明顯。針對這一結果本研究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提高。①培養尊重病人和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的能力。如做好自我介紹,并詳細說明來意,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在溝通上注重整潔的服飾,端莊的儀表,溫文爾雅的風度,落落大方的談吐,這樣才能給病人留下好的印象,給病人以信任感和親和力,為接下來的溝通打下基礎。②提高專業知識水平與臨床工作經驗,在與病人溝通前,可以通過詢問或查看病人病例來了解病人的基本情況,制定一份護理措施,擬好健康宣教內容,掌握相關知識與信息,從而使病人對護生產生信任感,進而有良好的溝通。③加強護生理論與實踐知識結合的訓練,護生在校期間,學校應多為學生創造交流機會。如講授護理實驗課時,采用角色扮演、模擬與病人訓練,并將這門課考試方式改革為溝通情景模擬考試。④改進臨床護理教學方法,提高護生溝通能力。如語言和非語言溝通的技巧,提問、沉默、傾聽的技巧,贏得病人信任的技巧,消除病人誤會及避免糾紛的技巧等[6]。
人際溝通能力作為當代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重要能力,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護患的有效溝通是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在進行治療和護理活動中與病人和家屬在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流[7]。這也提示護生應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溝通能力,學校應加強護生與病人溝通能力的培養,能為其今后進入臨床從事護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8]。通過臨床實踐溝通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訪談法有效提高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1] 蔡翥,汪凱.歸因理論對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解讀[J].衛生軟科學,2006,20(2):157-160.
[2] 劉登蕉,謝濤,廖偉堅.中專護生人際關系與個性特征的調查與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2):112-113.
[3] 洪春英.護生與患者溝通狀況的調查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5,4(1):6-9.
[4] 楊芳宇.護生臨床溝通能力測評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1):3721-3724.
[5] 何國清.護理技術教學中加強護生人際溝通能力培養的做法[J].護理管理雜志,2005,15(9):39-40.
[6] 黃惠橋,陳務賢,余麗,等.臨床實習護生溝通能力的分析與對策[J].廣西醫學,2007,29(12):1989-1991.
[7] 魏玉蓮.淺談護理專業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現狀與對策[J].求醫問藥,2012,10(3):411.
[8] 潘文秀.護生與患者溝通能力的培養[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