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宇霞,屈清榮,陳長英
肝移植手術是晚期肝病病人有效的治療方法[1]。近年來,由于肝移植相關的免疫抑制劑、組織配型和外科手術三大技術的突破性發展,肝移植的成功率顯著增加[2]。目前,世界范圍的肝移植已逾10萬例,且每年以超過萬例的速度增長[3]。肝移植已成為治療終末期肝病的最佳治療方法。肝移植病人術后除了疲乏、勞累等主觀不適的感覺[4],精神癥狀發生率也較高[5],對病人術后的康復及生活質量產生了不良影響。2008年6月—2013年1月我院實施的111例肝移植手術中發生術后精神癥狀26例,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躁狂、焦慮、抑郁、譫妄及認知改變等,對出現精神癥狀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護理對策,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本組111例病人中,男88例,女23例;年齡33歲~65歲(48.0歲±7.3歲)。術前診斷為乙型肝炎肝硬化51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例,肝癌45例,重癥肝炎4例,其他6例;采用標準式原位肝移植69例,改良背馱式肝移植42例,供受者均符合ABO血型配對原則。肝移植前111例病人均無精神異常病史。肝移植病人術后3周內精神系統檢查發現的癥狀有: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穩、多夢、躁狂、焦慮、抑郁、譫妄、認知改變;幻覺,表現為幻聽、幻視、視物變形、被害妄想;失語癡呆、緘默閉鎖。凡有以上癥狀者,經我院精神科醫生會診明確診斷。此外,個別病人難以確診時,行頭部CT或MRI檢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如腦出血、腦梗死等。
本組病例圍術期均無死亡。111例肝移植手術中,術后發生精神癥狀26例。26例病人中睡眠障礙10例(38.5%),躁狂5例(19.2%),焦慮5例(19.2%),抑郁4例(1 5.4%),譫妄1例(3.8%),認知改變1例(3.8%)。對有精神癥狀病人,及時行心理咨詢和疏導治療,減少或更換免疫抑制劑,使用小劑量艾司唑侖鎮靜、奧氮平抗焦慮等,26例病人精神癥狀均能得到有效改善與控制。
對于大多數肝移植病人,他克莫司和環孢素是主要的免疫抑制治療藥物。40%~60%的肝移植病人在應用他克莫司或環孢霉素后會引起類似的神經毒性副反應,主要表現為發抖、頭痛、煩躁、失眠、多夢、畏光、感覺過敏、焦慮和激動等[6]。免疫抑制劑引起的神經毒性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的,包括生化或生理紊亂(高血藥濃度、靜脈注射、低膽甾醇和低鎂血癥[6])、直接或間接的神經毒害過程(如免疫系統失調)。結構上的血腦屏障破壞(如先前中風、高血壓、缺血/再灌注損傷)或生理上的血腦屏障破壞(如肝性腦?。┮才c神經毒性相關,因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維持更高的免疫抑制藥物水平可能會導致神經毒性。
等待肝移植的病人,開始可能會經歷一段時期的安慰。在這之后,新的問題會變得明顯。在整個移植的過程中,許多病人和家屬認為等待期是最有壓力的時期,尤其是在ICU等待肝源的病人壓力特別大。病人和家屬必須忍受器官抵達時間的不確定性和移植前病人病情的惡化。有報道顯示,對術后預期越悲觀,病人的經濟越窘迫,心理反應越嚴重。由于病人術后在ICU或者隔離病房,環境陌生,原本的生活習慣被打亂,各種儀器的聲音、頻繁的檢查及治療使病人的不適感增加,導致精神癥狀的發生[7]。
術后進行免疫抑制減少免疫排斥反應發生的過程中,肝移植病人易發生感染。感染時機體代謝增加,代謝產物蓄積,高熱,缺氧,能量供給不足,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產生大量毒素,可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細胞的損害或功能失調,從而引起精神癥狀??共《尽⒓毦幬锶鐏啺放嗄?、氟康唑和更昔洛韋的聯合治療方案??色@得滿意的抗感染效果,但均可致不同程度的中樞神經系統副反應。
肝功能障礙的病人會引起肝性腦病。癥狀有情感失調、精神錯亂、行為障礙,運動系統的障礙包括撲翼樣震顫、震顫、深部腱反射增加,肌張力增高,共濟失調,動作遲緩、口齒不清。急性暴發性肝衰竭相關的肝性腦病病人有腦水腫、顱內壓增加、癲癇發作和移植前死亡的風險[8,9]。這種情況可能與其內環境紊亂有關,腦細胞功能受損誘發精神癥狀。
當病人出現精神癥狀以后,應對腦出血、腦梗死等神經系統的器質性病變進行鑒別診斷,個別病人難以確診時,可行頭部CT或MRI檢查。對于伴有低鈉血癥的病人,應警惕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的發生[10]。此外,還應注意:①術前應與病人和家屬充分溝通,使其對肝臟移植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可以消除其術后的擔憂及焦慮,使病人術后能夠很好地配合治療。②積極改善病人術前一般情況,如糾正凝血功能異常、輸注人血白蛋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防治肝性腦病等。術中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提高術者手術技巧,減少手術損傷,縮短手術時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11]。③術后密切監測他克莫司或環孢素A血藥濃度,做到個體化應用免疫抑制劑,避免藥物濃度過高產生精神癥狀。④術后進行止痛、改善肺功能、加強抗感染等對癥治療。⑤ICU應在病人身旁放置熟悉的物品,準備電話等生活用品,使病人能通過電話與家人交流,根據需要可以播放一些輕音樂,感受親屬及醫護人員對其的關心、支持,對治療給予理解和配合,減少病人的恐懼感。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早轉入普通病房。當病人發生精神癥狀,應及時查找原因,控制好血藥濃度,必要時請精神心理科醫師會診,可使用小劑量的艾司唑侖鎮靜、奧氮平抗焦慮、鹽酸氟西汀抗抑郁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改善和控制病人的精神癥狀。
[1] 劉志華,丁俊琴,閆曉麗,等.肝移植病人圍術期護理評估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3,27(5):1351-1352.
[2] 呂軍,葉章群,李倩.器官移植面臨的倫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6,19(1):37-39;57.
[3] 賴莉,李曉玲.肝移植受者長期存活生存質量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07,14(3):31-33.
[4] 陸曄峰,王艷,趙愛平,等.肝移植病人疲乏程度的現況調查[J].護理研究,2012,26(10):2617-2618.
[5] Stracciari A,Guarino M.Neuropsychiatric complication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J].Metab Brain Dis,2001,16(1-2):3-11.
[6] Bechstein WO.Neurotoxicity of calcineurin inhibitors:impact and clinical management[J].Transplant International,2000,13(5):313-326.
[7] 付立,趙潔.原位肝移植術后精神異常的原因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0):33-34.
[8] Bajaj JS,Saeian K,Verber MD,et al.Inhibitory control test is a simple method to diagnose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predict development of 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J].Am J Gastroenterol,2007,102:754-760.
[9] Ferenci P,Lockwood A,Mullen K,et al.Hepatic encephalopathydefinition,nomenclature,diagnosis,and quantification:Final 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at the 11th world congresses of gastroenterology,vienna,1998[J].Hepatology,2002,35:716-721.
[10] Abbasoglu O,Goldstein RM,Vodapally MS,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hyponatremic patients with emphasis on 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J].Clin Transplant,1998,12:263-269.
[11] Anderson N,Rebecca C,Johnson A.Psychosocial factor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How are US centers evaluating them[J].Hepatology Oct,2005,42(Suppl 1):35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