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健
(衡水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公司)
目前在我國大力開展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采用混凝土進行路面施工是一種較為常用的施工方式,在二級以下的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具有廣泛應用。而在長期的實踐中可以總結出,混凝土路面施工很容易受到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當氣候條件不適宜混凝土路面施工時,就會給施工質量控制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例如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到混凝土的性能,增大其施工難度與養護難度。為此,研究特殊氣候條件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工程實踐經驗來對幾種特殊氣候環境中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所謂的高溫季節主要是指室外氣溫大于30 ℃,混凝土拌制時的平均溫度在35 ℃左右,且空氣的濕度小于80%的時期,在這段時期進行混凝土路面施工就需要采取高溫施工技術方法。高溫氣候條件下進行混凝土施工主要的控制內容就是對混凝土水分的控制。因為在高溫環境中,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分極易快速蒸發,加快了水泥水化的反映速度,造成混凝土開裂現象。
因此,在高溫氣候條件下進行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全面考慮施工中的溫度與濕度控制管理。并積極采取措施來應對高溫低濕度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例如在混凝土攪拌站設置在蔭涼地段,或搭設一定的涼棚。選擇原材料時選用溫度相對較低的材料,并對砂石等粗骨料進行灑水,對模板、路面基層等都進行灑水降溫處理。在拌和混凝土時,選用溫度較低的水,當混凝土的溫度超過35 ℃時,要采用冰水進行配制拌合。同時,還可以采用添加緩凝劑的方式來減緩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也可以采用在早晚施工,白天歇工的方式避開高溫時段。在運輸混凝土時,必須要加以遮擋,避免陽光直照。在實際的路面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條件與施工要求采用相應的高溫施工技術,以保證路面的施工質量。
當施工現場連續5 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 ℃,夜間最低氣溫在-3 ℃~-5 ℃之間,即為混凝土路面的低溫季節施工。低溫下因水泥水化速度降低而強度增長緩慢,結冰還會使新鋪筑的路面受到破壞,因此,低溫條件下施工混凝土路面時,必須有相應的工藝措施。當施工現場氣溫低于0 ℃或混凝土拌和物溫度低于5 ℃時,應停止施工。低溫條件下施工混凝土路面,應做好現場防凍工作,以免施工機具、材料、水管等結凍而影響施工,拌和站搭設保溫棚或其他擋風設施。采用早強型水泥,摻早強型減水劑、早強劑或引氣劑等,不得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拌和溫度及養護溫度,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發展。
混凝土拌和物攤鋪溫度低于10 ℃時,應采用加熱水的方法是混凝土拌和物溫度提高。若加熱水后拌和物溫度仍達不到要求,可先將集料加熱再進行拌和,最后投入水泥。加熱時,水的溫度應不超過60 ℃,集料溫度應不超過40 ℃,最終使混凝土拌和物的溫度不超過30 ℃。應隨時檢測水、集料在拌和前和混凝土拌和物出盤時的溫度。
雨季是工業是混凝土路面施工經常遇到的特殊天氣,降雨會對混凝土路面施工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公路施工時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并與當地氣象臺做好溝通,掌握雨季的動態變化趨勢,以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尤其要對降雨的時間段以及降雨量進行全面掌握,當開始降雨時應當停止施工,待雨后再進行施工。
一般雨季多在夏季發生,因此在夏季施工時,需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設施施工,對混凝土的拌合站、砂石料場等地要做好防洪處理,并在必要時搭設一定的遮雨棚,以防止突然降雨給混凝土拌合質量造成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當開始降雨時,必須要停止混凝土路面施工,而不能在雨中作業,這樣即不能得到施工質量,還會造成材料浪費。混凝土的運輸車輛也要設置一定的遮雨設施,以防止混凝土進入多余的水分,影響其和易性。
在降雨停止后,要立即將路面基層的積水排除干凈,以免影響基層的強度和穩定性。而在雨后施工時,需要注意集料所含水分較大,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時要適當的減少水的用量,以保證混凝土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在實際的道路工程施工中,突遇影響施工質量的氣候天氣是不可避免的,在一些特殊氣候條件下施工,如不做好防御措施,將嚴重影響工程質量。因此,提前預防和掌握氣候資料,努力做好防范措施,是保證特殊氣候條件下工程高質量、高效率和安全性的關鍵。
[1]藍海松.非正常氣候環境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J].中國科技信息,2005,(19).
[2]劉仁,周立平,郎立新.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