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貴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當今社會,建筑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如何加強和完善成本控制,不斷提高施工項目管理水平,實現承攬任務額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成為所有施工企業為之努力的目標。其中,做好施工準備階段成本預控,對有效降低項目施工成本、積累和完善項目管理經驗,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該階段的成本預控工作主要包括勞務成本預控、材料采購成本預控、設備調遣(或租用)成本預控、大臨工程成本預控、現場管理費預控等。
施工準備是指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簽訂完施工合同后,為了保證該項目工程能夠按照合同確定的開工時間開工而做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如組織、經濟、技術、人力、材料、機具、設施、水、電、路等等方面的規劃與籌備,而進行施工準備工作的這段時間,就是施工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實事求是、經濟合理地組織好各施工生產要素,做到事前有控制,控制有責任,這就是成本預控。
成本預控工作要求在施工前作出決策,事先確定施工組織方案。但現實生活中,工程項目千差萬別,項目管理人員不能單憑自己的施工經驗,閉門造車,更不能以官職壓人。而應在開工前,反復深入工程現場及周邊區域進行仔細的踏勘和調查,結合項目自身的特點,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判斷,從而制定出切合實際、科學客觀的施組方案。
成本預控工作,將來是用于指導施工生產的,所以項目管理者在制定施工組織方案時,為了提高施工效率,確保工期,必然會考慮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等,但必須注意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能利用的資源盡量利用,不要閑置浪費。可以制定幾套可行的方案,進行經濟比選,最終采用方便適用、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合理的方案。
目前,好多大型鐵路施工企業推行責任成本管理模式,上級單位在項目中標后的施工準備階段,往往要派員到項目所在地,對項目的成本進行預測,以達到對項目今后的施工進行預控的目的。但是有些單位目前仍存在根據經驗推測,不切實際的情況,使成本預控失去了意義。所以在測算前,測算人員一定要熟悉工程現場及周圍環境,掌握各類信息,測算時要注意測算對象的全面性,規劃周密,考慮到各種可能發生的因素。只有這樣,測算的資料才更為準確,對施工才能真正起到指導和預控的作用。
(1)審查設計圖紙,熟悉招標文件及施工合同。檢查圖紙內容與說明是否齊全,圖紙有無錯誤或遺漏,表示方法是否清楚,設計內容與施工條件是否一致,各專業工種需求,工期要求等。同時還應熟悉有關設計數據,包括工程結構特點、地質、水文等資料。
(2)搜集資料,摸清情況。組織人員踏勘現場,搜集當地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環境等資料,深入實地摸清施工現場情況,以確保施工組織符合現場實際。
(3)積極與業主、監理單位和地方政府進行接觸和溝通,掌握更多有利于工程施工組織的信息。
(1)勞務成本預控
編制科學的勞動力使用計劃,合理確定勞務成本。項目管理人員應根據工期要求、作業功效以及工作面的提供情況來確定各個工種勞務作業人員的數量,同時要保證作業人員人數盡量在整個施工期間均衡,盡可能避免勞動力數量出現大起大落。這樣勞務工人工作相對穩定,不但便于管理,而且還有利于保證工程的質量、進度和安全。此外,由于各工種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工種的工作可能會受到其它工種的制約,因此還應考慮各工種的合理調配。
(2)材料采購成本預控
制定詳細的材料采購計劃,結合施工合同,把握好質優與價廉的平衡點。首先,選擇好供應商。對于必須進行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的大宗材料的采購,要通過綜合比較,選用價格相對低、質量有保證的廠家;對不適宜或不必進行招標的材料,盡量選擇信譽好的老合作伙伴,以降低施工中亂抬價的風險。其次,編制好進料計劃。對工程所需的材料,應根據需要的數量、規格、使用時間等作出分批進場計劃,周密布署,確保工期,同時又能減少資金的占用;當然對于近期價格低、后期可能漲價的材料,可以考慮提前適當備料,以減少后期的采購成本。再次,積極推行限額供料模式。開工前,分析確定限額供料的指標,與勞務公司簽訂限額供料協議。盡量減少可控材料的分包,達到利潤最大化。
(3)設備調遣(或租用)成本預控
在設備方案確定方面,上級牽頭,注重實效。施工設備在整個工程項目的總造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設備選用方案及進場方案對項目的效益影響也較大,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目前,有些中鐵施工企業在設備的選用方面就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在開工前,公司先派一個專家組深入現場,對設備方案進行分析比選,而不是僅靠項目部來完成,因為公司專家對公司設備的在用情況、完好率、整個公司的調配計劃,遠比項目部掌握的多,設備選型及配置(自有、租賃或購買)經驗更為豐富。另外,設備進場時間的把握也相當關鍵,尤其是外租的設備,這當中除了要熟悉施工的工藝外,與出租單位加強溝通和協調也相當重要,好多單位就是由于設備進場時間沒把握好,使效益白白流失。
(4)大臨工程成本預控
根據多年的鐵路、公路施工管理經驗,大臨工程的成本預控難度相對較大,尤其是在南方的工程項目。開工前,若不能對大臨方案作出一個合理的規劃,就無法實現預控成本的目的。大臨工程規劃應符合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要求,體現節約用地、節省投資、環保節能、永臨結合、合理適用的原則。因此,在施工準備階段,項目管理人員要充分重視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的調查和分析。比如:對于鐵路鋪架標項目,制(存)梁場最好與軌排組裝基地共同規劃,使鋪架形成一體,利于加快鋪架進度,降低成本。在鐵路改建和增建二線的項目中,出梁線、軌排運輸線盡量考慮利用站場既有閑置線路,但應避免與鄰近線路發生干擾,以節約成本。又如,取(棄)土場的選用盡量考慮荒山(荒溝),或結合地方規劃,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在確定方案時,還應多借鑒其他單位的先進方案,以降低成本,比如:制梁場的移梁方案,由傳統的龍門吊提梁,更改為軌道滑梁;無風地區,中小型軌排基地的龍門吊基礎,由常用的混凝土基礎,更改為木枕加碎石的方案。在永臨結合方面,爭取獲得業主的同意。比如:鐵路臨時用電與永久貫通電力線路的結合、水井的永久利用、便道與貫通道路的結合等。
(5)現場管理費的預控
近年來,施工現場管理費的控制辦法和形式越來越規范和具體,但因施工項目間差別較大,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測算、分解、執行等各環節上還存在不少認識問題和技術性問題,應該說管理上還有漏洞,節約還有空間。現場管理費控制歷來都存在一定的彈性,從寬或從嚴往往帶有一定的主觀隨意性,如果不認真控制,就會發生“包不住”的情況,使現場管理費失控。因此,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對現場管理費用進行嚴格而客觀的測算,并制定切實有效的管控措施。具體來說,應落實好以下幾點:(1)科學制定控制目標。客觀地測算現場管理費水平,核定現場管理費執行標準,落實宏觀保障措施。(2)進行分項控制,實行限額管理。現場管理費分項控制后,各部分相對獨立存在,即使某些地方出現了問題,所影響的只是局部,而不會對整體的控制目標和成本計劃產生大的影響。另外,實行限額管理,使得指標具體,責任明確,有利于上級管理層掌控各項開支情況,便于監管。(3)層層分解,實施精細化管理。管理費經過測算、分解后,項目部應再將各項費用控制指標及管理責任落實到各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各歸口管理部門對分項指標再次進行細化分解,將小指標直接核定到個人或單機。
綜上可知,工程項目中標后,緊接著就該做好的是項目實施的準備工作,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成本預控工作。本文針對工程施工準備階段,論述項目施工準備和成本預控的概念、遵循的原則、成本預測和控制的幾個方面及預控方法。也就是說,成本控制應從源頭抓起,將其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及各個環節,只有這樣,項目才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企業才能增強實力。
[1]趙全玉.試論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方法[J].企業導報,2012,(13).
[2]王紅梅.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分析[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1,(1).
[3]王陽.鐵路項目投資控制分析與建議[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9,(3).
[4]趙育成.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分析[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