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翔
(江蘇省寧淮高速公路南京管理處道路管理科)
公路工程分為設計、施工、養護等三個主要環節,傳統觀念注重于前期設計與施工作業,對公路竣工后期養護未能給予關注。缺乏養護工作為支撐,公路設施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并且行車高峰期會因重力荷載增大而發生多種病害現象。新時期市政工程改變了原有的建造思想,將公路工作重點轉移到后期養護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的實用性。同時,對于早期公路建設存在的種種問題,交通部門及工程單位需做好養護工作。
(1)控制病害。結構病害已經成為制約公路性能的主要因素,各種病害受損而影響到公路的交通性能。一部分病害發生與養護工作缺失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尤其是對公路結構初期受損情況不重視,造成病害范圍逐步擴大而減弱了公路性能。市政部門對公路擬定可行的養護方案,對控制公路病害發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安排養護人員定期檢查公路設施的性能,從耐久性、抗震性、承載性等方面判斷公路的抗害性能,對公路病害防治是大有幫助的。
(2)發展交通。對于公路設施而言,養護工作可以促進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從基本設施方面完善現有的交通運輸系統。由于公路養護是對項目建造全過程的保養與維護,能夠從多個方面反映出公路使用的性能狀態,提早發現結構性能病害隱患而采取處理措施。重視公路養護工作可促進新型交通系統建設,嚴格杜絕因設施功能損壞引起的交通事故。對當前公路養護工作積極思考,也有助于交通部門建立科學的宏觀管理機制,形成良好的養護氛圍。
(1)日常養護。建立良好的公路養護機制,可徹底杜絕公路病害的發生率,提高公路結構改良的可行性。日常養護是整個養護體系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普遍推廣的工程管理機制。
(2)定期養護。在公路使用期限內所進行的、可編制程序的、較大的養護作業,定期養護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以公路設施性能狀態為參考依據而定期進行養護整頓。考慮到工程養護的造價成本,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推廣定期養護機制,以減少公路養護投入的成本耗資。結合行業發展的現狀,公路定期養護作業主要項目有:輔助設施的改進,提高公路配套設施的使用性能;路面磨耗層的更新或修復,增強公路抗結構病害的功能;路面標線、涵洞及附屬設施的修復,為公路運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金屬橋的重新油漆,防止公路金屬結構出現腐蝕等問題。這些都是公路現代化養護改造的重要內容,需全面貫徹于養護體系,加快公路現代化養護方案的推廣應用。
(3)特別養護。把嚴重惡化的路況改善到原有狀態的作業,這是特別養護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相對比較復雜的養護過程。隨著公路事業的改革發展,我國對于公路項目養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各種養護方案內容也變得更加規范化。特別養護是針對特殊公路情況提出的養護措施,屬于個性化養護的一種形式。就目前的公路養護來看,特別養護作業項目有:加強和改建已破損的路面結構,修復已破壞的路基和涵洞;防治外部因素對公路的損害,如穩定邊坡、防治坍方、添建擋土墻、改善排水設施、防治水毀、預防雪崩、砍伐樹木等。遇到大型公路設施,必須要詳細預測與分析公路狀況,擬定一套完整的養護體系。
(4)工程整改。當公路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常會發現對公路在新建或改建時遺留下的缺陷進行的改善作業。改善工程項目主要有:改善卡脖子路段,提高通行能力;校正路拱和超高,改善行車視距;調整交叉道和進入口,消除事故多發點,以策安全;采取防噪聲措施;擴建和改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添建路旁休息區,以提高公路服務水平等。必須強調,工程整改方案需謹慎使用,這涉及到原有公路結構的優化調整,以及新公路設施應用性能的規劃,養護期間必須做好相關的地質考察、性能測試等工作。根據考察結果制定養護方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設施潛在的病害風險,延長公路結構的使用壽命。對于公路整改中遇到的問題,要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現場調整養護工作方案,以確保養護策略的實效性。
我國公路事業尚處于發展階段,搞好公路設施后期服務是必然的要求。針對公路交通行駛面臨的種種問題,必須要深入分析引發公路性能病害的具體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公路養護的有效策略。本次分析了公路養護的必要性,以及執行養護方案對公路性能的保護作用,最后提出了日常養護、定期養護、特別養護、工程整改等方面的詳細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之后,公路整體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從安全性、耐久性、抗害性等方面完善了公路性能。
:
[1]陳偉彥.城市公路養護機制現代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安徽工程技術,2011,20(6):31-33.
[2]黃少軍.新時期交通工程養護機制管理的創新改革[J].管理觀察,2012,18(12):59-61.
[3]張麗紅.淺談特殊公路路段定期養護方案的優化設計[J].國外交通建設,2012,14(9):40-42.
[4]吳新偉.瀝青路面養護工作專業化整頓措施研究[J].材料與施工,2011,38(2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