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佳(中國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尋找最優的資源配置,旨在對于企業的運營成本進行降低。國際采購因為政治、經濟、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尋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果更好地面對這些風險,進行供應商的合理選擇,成為當下國際采購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際采購指的是,將尋找最佳供應商的范圍擴大到全球范圍,目的是在采購價格、質量和售后服務、交貨的周期、交貨的條件方面,實現最佳的優化配置。國際采購的另外一個目的是要在技術和研發方面實現采購商和供應商之間的合作。[1]這種供應商參與到采購商產品研發的過程叫做早期供應商參與(Early-Supp lier Involvement,ESI)。在國際采購中,供應商參與到采購商的產品研發的方案決策中來,從中接受到技術的幫助。
國際采購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供應商選擇范圍擴大到世界范圍內,擁有了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價格方面更低,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穩定的供貨渠道和批量的采購下,采購商和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的關系,形成規模效應。但是國際采購也有許多缺點。不管作為供應商還是采購商,雙向選擇更加嚴格。因為采購的全球化,在距離環境上具有復雜性。對于采購的管理成本增加。因為采購商和供貨上在地域、語言、貨幣之間的差異性,采購支出增加。物流和人才成本上升。因為采購地點的不確定性,國際物流運輸的進出口費用增加了采購材料的成本。[2]其他采購風險主要是在國際環境方面、國際市場的變動。這些不具有可控制性的影響因素。需要加強采購的監督、選擇。
國際采購的供應商選擇要在國際采購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首先,從企業的戰略目標出發,在國際范圍內,對于供應商選擇進行篩。篩選的另一個出發點是供應商要和企業的競爭戰略一致。保證國際供應商的供應戰略要在企業的戰略之上,有助于采購企業競爭的實現。
其中競爭戰略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成本領先和產品的差異化。對于采購商和國際供應商要達到一種“合成戰略”。參與到“合成戰略”的國際供應企業,不僅要在成本上為采購商提供優勢,還要在技術上提供差異化的優勢,保證與其他企業競爭時的產品優勢。其次,要收集數據,對于進入名單的國際供應商進行初步篩選。對于采購商的選擇可以列出一個清單:我們企業需要什么樣差異化的產品;世界范圍內,存在怎樣質量的產品;國際生產廠家的經營情況;能否給我們提供滿意的商品供應。在初步確定好供應商之后,要對國際供應商進行考察。率領企業的生產、技術、財務代表對于國際供應商進行全面考核。同時要注意國際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在國際采購的供應商選擇過程中,要對供應商進行考核和激勵。要定期對于供應商進行專門的訪談,做出月考評、年考評。年考核是全面的考核,根據供應商的考核表現來確定第二年的采購計劃。
作為國際采購中關鍵的一個環節,供應商的選擇的評價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供貨商的評價主要是在產品競爭力、采購的風險和供貨能力及柔性、兼容性、技術及創新能力等方面。
供貨能力和柔性是指適應變換莫測的世界市場,適應不同情況,完成合同上及時交貨的能力。供貨能力是在規定的時間,把保證質量的數量的產品送給采購商。時間的柔性指的
是根據客戶產品的需要,對于交貨時間的控制。時間的柔性可以通過核算交貨減少的百分比數據來計算。產品競爭力變現在產品的質量、成本、服務。是選擇供應商一個重要指標可以通過企業獲得在數量、質量方面的數據。售后服務是在產品質量和性能有問題出現的時候,供貨商合理及時處理問題的能力。采購風險是指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應對包括外匯波動、環境穩定性、采購提前期、企業信譽維護等一系列風險問題。合作的兼容性是采購商和供應商之間對于新產品的開發和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滿足能力。兼容性好的企業可以及時抓住合適的市場時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供應商的技術創新能力。只有創新才能使供應商不斷適應采購商企業策略的變化。可以對供應商的技術創新能力進行評估。
供應商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結合的評價法以及模糊Petri網原理評價法。定性評價法主要是對于供貨商進行直觀判斷,結合所得的資料,對于供應商進行分析評價。在合適的設計,對于供貨商要采用招標的辦法,進行合作伙伴的挑選。定量分析可以采用成本比較法,ABC成本法。其次還可以采用多目標教學規劃的方法。這是基于供應商評價指數權重計算出來的。在供貨商權重指數非負數的情況下,將目標問題分解,尋找單目標優化之后最佳的權重指數可選項。
結語國際采購中對于供貨商的合理選擇,對于企業削減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達到客戶的滿意程度都具有重要意義。要熟悉國際采購中供貨商選擇的流程,供貨商的考評體系和評價方法。對于國際采購中的風險問題進行控制,在世界范圍內完成企業采購的最佳資源配置。
[1]陳原,現代跨國采購體系及其特點,集團經濟研究,2006,(1):51-53.
[2]楊博,跨國企業在華采購流程中的風險分析,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3]朱兵.基于風險最小原則的戰略性供應商選擇=D.南京:河海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