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冰(大慶煉化公司聚合物一廠聚丙烯酰胺三車間163000)
長期以來,一直讓安全管理部門感到頭痛的一個問題就是:安全工作落實不下去、嚴格不起來、習慣性違章層出不窮。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一部分員工安全意識和遵章守紀意識淡薄,在處理突發性情況時圖省事、走捷徑,拿習慣性違章作業當規范操作使用,“低級錯誤”屢查屢犯,各種安全隱患沒有根除,個體崗位風險識別不全,對待老毛病、不良習慣熟視無睹、麻木不仁,甚至發生傷亡事故。
中油集團對2005年發生的事故進行統計后震驚的發現,竟有高達88.64%的事故與員工違章操作有關!由此可見“三違”現象已經成為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對于石油化工這類高危行業來說,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規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簡稱。
主要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者違反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條例、規程、制度和有關規定指揮生產的行為。違章指揮具體包括: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程、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或擅自變更安全工藝和操作程序,指揮者未經培訓上崗,使用未經安全培訓的勞動者或無專門資質認證的人員;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或設備有缺陷、隱患未解決的條件下冒險作業;發現違章不制止等。
主要是指現場操作工人違反勞動生產崗位的安全規章和制度,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工人安全守則、安全用電規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產通知、決定等作業行為。違章作業具體包括:不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制度,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和不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擅自動用機械、電氣設備或拆改挪用設施、設備;隨意爬腳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主要是指工人違反生產經營單位的勞動規則和勞動秩序,即違反單位為形成和維持生產經營秩序、保證勞動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與勞動、工作緊密相關的其他過程中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違反勞動紀律具體包括:不履行勞動合同及違約承擔的責任,不遵守考勤與休假紀律、生產與工作紀律、獎懲制度、其他紀律等。
“三違”現象因何像秧苗中的雜草一樣根除不靜?調查結果表明:主要是各單位全員參與“反三違”工作機制沒有真正形成,個別單位領導偏重生產忽視安全,僅靠安全部門、現場監督、安全員與少數人抓“三違”是不夠的,遠遠不夠,不能形成有效的“反三違”大環境,致使產生一種可笑的現象:安全檢查組剛剛走,現場作業依然是我行我素,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的有之、安全帽不系帶的有之、氧氣乙炔瓶安全距離不夠的有之……檢查組“殺”了個回馬槍,抓個“現形”,某君不解曰:“你們這又何苦哪?”熟不知,當事故發生后有多少人盾胸錘足狂呼:悔!當初不應該不講安全!悔之晚矣!有多少人在不知何故時命歸黃泉血肉模糊,又有多少親人在滿臉淚水、撕心裂肺地呼喊著親人的名字……“11.13”吉化事故就是一起典型“三違”所造成的事故。
任憑安全員苦口婆心地講、任憑領導在大會小會上反復強調、任憑上級部門檢查組地毯式地檢查,“三違”現象依然屢見不鮮!
“三違”現象屢禁不止根源比較復雜。但從主觀上講“三違”現象明顯帶有習慣性,思想認識和工作態度存在問題。“三違”現象在安全中三要素顯然是人的因素。人是“三違”現象的根源所在,僥幸心理、麻痹心理、盲目心理等都是“三違”的病源。
從客觀上說,員工文化素質低下也是導致“三違”頻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化水平低,使員工對問題的認識、問題的思考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存在著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的問題。這也是導致“誤”操作的直接原因。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一些管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則,甚至帶頭違章違紀,給員工的安全概念造成錯誤性引導。在一些工作安排上不考慮現場實際情況,片面追求進度、效益,造成員工疲勞作業,忽視安全,違章蠻干。更有甚者,將安全資金挪做它用,致使一些安全裝備不能按時使用,員工工作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中,沒有安全保證。
員工業務知識和安全知識培訓與員工的經濟考核相結合,能有效的制止“三違”現象發生,是一個企業健康發展的后天之本。通過對員工的業務培訓,使其能夠了解、掌握自己所從事崗位的理論知識,是提高操作水平的基礎,避免了“誤”操作。安全知識的培訓,使員工對自己崗位所存在的風險有明確判斷,避免事故發生的積率。經濟考核獎懲激發員工自覺遵章守紀的積極性,兩種方法缺一不可。我們公司這兩種方法的具體體現是:去年建立了員工“三違”檔案,對記錄在案五次的員工進行工資考核,對避免重大事故的員工進行重獎。每年專項對員工進行安全、工藝、設備培訓。
“安全第一、以人為本”。人類是天地之精靈,是地球的主人,讓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吧!反“三違”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一場我們與自己的戰爭。讓“三違”這個詞,永遠在我們的詞海中消失吧!安全工作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以反“三違”為工作重點。
[1]張建鋼.對“三違”現象的認識與治理[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3,(11):5-6.
[2]李洪彥.三違產生的原因與根治對策[J].煤炭科技,2010(8):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