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夢靜(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山東 東營 257022)
惠民凹陷目前的主要勘探層系為沙三下、沙四上,但近兩年的勘探效果均不佳。于是需要進行思路轉變,尋找新的油藏類型。近年來,濟陽拗陷上第三系河道砂體油氣勘探不斷取得突破,已成為重要的勘探方向[1]。然而惠民凹陷明化鎮組一直未上報儲量,但已有多口井在明化鎮組見到油氣顯示,目前主要集中在臨商西部。且館陶組在該區已上報探明儲量,表明臨商西部明化鎮組具有較大的勘探潛力。河道砂體展布具有隱蔽性,其成藏模式以及追蹤描述成為制約其勘探成效的主要難題[2]。
通過解剖多條地震剖面,分析認為,臨商西部地區深層以臨邑斷層控制的斷階為主;淺層斷裂有一定的繼承性,低序級斷層和次級斷層發育。總結得出,惠民凹陷主要形成3種斷裂結構:Ⅰ型:頂陷式花狀構造;Ⅱ型:發散式束狀構造;Ⅲ型:板狀斷階構造。其中Ⅰ、Ⅱ型構造是依附臨商主斷裂發育的階梯狀帚狀帶,主要發育于西部唐莊、肖莊地區,大斷層為油氣運移通道,油氣富集在其附近,斷鼻是最有利的成藏區。Ⅲ型構造是臨邑斷層形成的斷階帶,發育于東部大蘆家、田家地區,易于形成構造巖性油藏。
1.儲層條件
館陶組一、二段主要為辮狀河沉積,以厚層狀砂巖為主,夾薄層泥巖,為油氣輸導提供了良好的毯狀倉儲層;明化鎮組主要為曲流河沉積,厚層泥巖夾薄層砂巖,砂體縱向上疊置,橫向上不連通,易于形成巖性油藏,與斷層配置可形成構造巖性油藏。
2.斷層活動期次
惠民地區淺層斷層十分發育,大小斷層近百條,將其分為油源斷層、分配斷層、調節斷層。其中油源斷層可溝通洼陷帶源巖,主要是臨邑斷層及其分支斷層,活動期在沙三下以下—明化鎮組;分配斷層是指斷至油氣輸導層的斷層,分布較多;調節斷層則主要是在明化鎮組內部發育的斷層。可見,油源斷層和分配斷層對油氣輸導比較有利。
3.建立成藏模式
結合上述儲層特征、斷層活動期次的綜合分析,認為該區成藏按照“網-毯”式油氣運移模式[2,3],斷裂、骨架砂體共同構成網毯狀,逐漸升高運聚體系,自下而上形成漏斗狀、發散型多層系含油系統。臨邑斷層溝通臨南洼陷的烴源巖,在中央隆起帶淺層內部的圈閉可以聚集成藏。通過已鉆井含油性統計,發現靠近斷層的井大都見到油氣顯示,而遠離斷層的井一般落空,進一步驗證了“斷層活動到哪,油氣運移到哪”的理論。所以油氣主要沿斷裂帶附近分布。得出本區明化鎮組成藏的關鍵是油源斷層與河道砂體的有效配置。
1.地震、測井特征
本區明化鎮組河道砂體的地震反射特征:表現為較連續的中強振幅、低頻的強短軸反射,砂體橫向變化快,與圍巖有較明顯的突變接觸關系。從測井曲線上看,曲線特征主要為箱形,砂體厚度較大,兩期河道泥巖隔層較薄。
2.河道砂體描述方法
河道砂體儲層具有高孔高滲特征,是重要的油氣儲層,但河道砂體又具有規模小、橫向變化快的特點,常規方法難以預測[4,5]。在以往的勘探實踐中,利用地震資料識別河道砂體已有許多成功的實例,所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三維可視化技術、水平切片、相干分析技術等,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使用條件和技術優勢。本文在對該區地質分析的基礎上,探索了一套適合該區河道砂識別描述的方法。首先通過對已鉆井的綜合標定,確定河道砂油氣發育層段一般位于以T0為控制層,向上100m s的時窗段內。據此,在該時窗段內利用多屬性融合技術,借助三維可視化描述明化鎮組河道砂體。首先利用頻譜分解技術提取多個分頻體,根據主頻的分布范圍,優選30HZ分頻體來提取與河道砂相關性較好的均方根振幅,再與相干體相融合,最終得到明化鎮組河道砂預測圖,并與已鉆井相對比,發現吻合程度較高。
3.河道砂體展布規律
從明化鎮組河道砂預測圖中可看出:全區河道廣泛發育,呈北東向展布,以長而寬的大河道為主。新近系河道砂體特殊的油藏類型決定了對其儲層展布特征的研究尤為重要。只有與油源斷層相接的砂體才能成藏。一個單一的河道若與油源斷層相接,其延伸很遠的高部位都有可能成藏。
1.惠民中央隆起帶的構造特征、儲層特征及各斷層活動期次對明化鎮組河道砂的成藏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
2.明化鎮組河道砂成藏按照“網-毯”式油氣運移模式,油源斷層和分配斷層對油氣輸導比較有利,可溝通臨南洼陷的烴源巖,在中央隆起帶淺層內部的圈閉聚集成藏,成藏的關鍵是油源斷層與河道砂體的有效配置。
3.在三維可視化基礎上,利用多屬性融合技術明確了河道砂的展布規律,追蹤描述了多條河道砂體。
4.新發現了斷層切河道砂構造巖性油藏,使惠民地區上第三系由構造油藏轉變為河道砂油藏的勘探,開辟了勘探新領域,拓展了惠民中帶淺層的勘探空間。
[1]倪逸,楊惠珠,郭玲萱,等.儲層油氣預測中地震屬性優選問題探討[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6):614-626.
[2]張善文,王永詩,石砥石,等.網毯式油氣成藏體系——以濟陽坳陷上第三系為例[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3,30(1):1-9.
[3]姜素華,張善文,王永詩,等.網毯式油氣成藏體系的倉儲層評價探討——以東營凹陷為例[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04,11(3):22-24.
[4]劉麗薇,郝興國,趙偉.多屬性分析技術在薄互層條件下識別古河道的應用[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6,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