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娟(長慶油田技術監測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18)
“深”就漢字意思解釋:深入、徹底、周詳地研究分析。作為安全生產培訓師首先應該深刻學習和研究國家《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國家的法律法規。接下來就需要培訓師深入基層,走進崗位,聽聽學員的心聲,看看他們日常工作中存在哪些方面的安全隱患?哪些操作行為屬于習慣性違章?哪些方面的安全意識比較單薄,急待培訓提高?等等,從員工的思想上、行動中選定培訓內容,確定培訓方式方法,而不是浮在表面上的培訓需求調查,讓員工在提前擬定好的選擇題中,打√。
“深”的另一層意思就是需要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師在培訓過程中,注重實效,理論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將培訓的側重點放在實踐操作上。我認為實踐操作培訓可分:“三步走”進行培訓逐步提高。第一步:不限定時間,按照操作規程完成培訓操作項目;第二步:在限定時間內,嚴格按照操作程序完成培訓操作項目;第三步:在最短的時間內,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準確無誤、安全高效的完成培訓操作項目。因為成人培訓他有很強的目的性,他認為你的培訓內容對他工作有幫助,能提高他的技術水平,他才有興趣去認真聽、動手做,否則就會出現培訓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述,參訓學員在臺下渾渾噩噩的大睡的惡性循環。
“思”三思而后行,這是古人的哲理,用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這個道理仍然適用。培訓師要想取得好的培訓效果,就需要開動腦筋轉換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參訓學員的角度去想問題,這個容器我應該怎么樣操作是最安全的呢?怎么去操作才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工作呢?這臺設備在操作使用過程中一般會出現哪些安全風險,會給我自己、他人造成哪些傷害?出了事故后應該如何快速有效的采取措施,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等等。帶著學員的心里疑問去備課,想員工之所想,培訓員工之所需,這樣的培訓課程才是最吸引員工眼球的培訓大餐,才能有效地提高員工對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的能動性。
“熟”就是要求我們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師對所培訓的內容非常熟悉。比如《壓力容器》工種的培訓,教材目錄共分為九個章節,第一章講述了壓力容器的基本知識、第二章節講述了結構組成、第三章節講述了安全附件、第四章節講述了常用介質、第五章節講述了油氣田典型壓力容器的操作安全技術、第七章講述了壓力容器的管理、第八章講述了檢驗維護,最后講述了國家關于安全生產對特種設備的要求等相關文件。從目錄我們可以看出第三、第六章節是本教材課程的重點知識,需要安排較多的課時,深入細致的重點講解,而其余章節則適當分配合理課時輔助講解。但重點的知識點也是需要結合第一點“深”的內容去做鋪墊的,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比如現場操作員工大多對安全閥的結構原理不明白,對溫度計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停止使用并更換不清楚,那么我們在講這些章節的時候就要放慢速度,詳細進行講解。培訓師對教材內容清楚明白,對教材有很好的處置和駕馭能力,選擇適合的培訓教學方法,向學員傳授講解,讓學員聽懂、學會,并在生產實踐中真正起到學以致用,這才是好的培訓效果,也是每一位參訓學員和培訓師的共同目標。
“細”即細心、仔細之意。一位合格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師應該具備細心、明銳的洞察力。,自己的衣冠、肢體語言、用詞用語、這些都是代表一個企業的形象,也會給學員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認為不一定要穿戴銘牌,但一定要大方,得體。在培訓過程中能隨時根據學員的反應,課堂的氣氛發現學員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訓效果的好壞等。如果課堂氣氛沉悶、學員精神狀態欠佳,培訓師就要及時查找問題,查看培訓方式是不是不對?是不是自己只顧著講課,忘記了課間休息?是不是自己所講的內容太深奧了還是所講內容學員從未接觸過?等等,只有細心的培訓師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找對答案并及時處理調整。
培訓師只有同時具備以上幾個方面的能力,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符合企業安全發展需要的崗位員工,才是一位合格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