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霞 王華(陜西漢江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漢中723000)
近年來,原料藥已是我國醫藥行業的最重要的出口支柱之一,隨著我國原料藥出口的擴張,以及藥品市場全球國際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國外藥監機構及客戶對我國原料藥廠的質量監管和要求也隨之提高。然而,質量管理恰恰是我國眾多原料藥出口企業較為薄弱且不夠重視的環節,審計通不過限期整改的,接到警告信的原料藥廠比比皆是,影響和制約著原料藥的出口。筆者近些年來有機會親自參與和目睹了多次歐美國家對原料藥廠的質量審計,現將自已淺薄的經驗做一總結,希望對一些原料藥廠有參考作用。
一般來說,無論接受哪個國家或客戶的質量審計,都有下面三個階段,就是審計前的準備,審計時的應對、和審計后的整改回復。
審計前的準備對于一次質量審計是否通過至關重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審計前一般藥廠都會提前一兩周甚至一兩個月接到審計機構或客戶的審計通知和審計日程,藥廠應通過這些了解審計目的,審計產品,涉及的范圍以及需要查看的現場和軟件,甚至審計官的背景。盡管有些審計官不完全按照審計議程進行,會臨時根據審計情況有一些變化,但大多數情況這些資料也透漏了很多審計的關注點信息。綜合以上資料中透漏的信息及可能的重點關注點,藥廠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討論,然后有針對性的對藥廠的這些環節做一次自檢,將自檢發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進行整改,達到一個可審計的狀態,當然需提醒的是這些問題的整改必須是按正確的整改措施進行,而不是編造一些文件和偽造現場硬件,這樣會適得其反,會增加更大的審計風險。
對于原料藥的質量審計,每個審計官的關注點都有測重,可以說藥品生產涉及的每個環節和每份文件記錄都有可能是其關注的,但總體來說,以下幾個方面是關注度最高的,也是出現過缺陷最多的環節:
1.整個生產工藝和檢驗方法等與注冊資料的一致性,真實性。
一般來說,藥廠只有在相關出口國和同盟國藥監系統進行了原料藥注冊后才能進行銷售,藥廠的實際生產工藝、檢驗方法、標準等與注冊資料保持一致是保證藥品質量最基本條件,再加上前些年由于我國一些原料藥廠在這方面存在過較多問題,給歐美等國家留有不好影響,所以歐美審計官對這方面特別重視,是每次必審之項,另外就是藥廠的文件雖與注冊一致,但實際卻沒完全按所制定的文件執行,這類缺陷一旦發現,都會是非常嚴重的缺陷,會直接導致審計不通過或警告信。在他們心中,你可以任何方面做的不好,都有整改的措施和機會,但不誠實、做假的情況是很難給整改機會的。
2.產品的交叉污染
在整個生產環節的檢查,產品與其它產品間、產品本身及環境的交叉污染預防是非常被關注的,審計官一般會從廠房設施的專用和非專用、物料暴露區采取的保護預防措施,設備的清潔及驗證情況來檢查,是否藥廠有效的防止了潛在的交叉污染。
3.完善的質量管理系統
質量管理系統的職責分工、合理配制、人力資源的充沛、管理程序的完善是保證質量系統正常運轉的基礎,對以上幾個方面及變更、偏差、投訴的管理是檢查質量系統的關鍵。
4.質量檢驗系統
檢驗系統的是保證出廠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檢驗過程的每個環節,從取樣、分樣、檢驗、報告及其它穩定性、留樣、標準品、試劑及儀器的管理都是檢查的重點。也是很容易發現缺陷的環節。
審計時的應對也需要一些技巧,首先應安排好審計官的審計信息快速的傳遞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實時了解審計進展和審計關注點,提前準備好可能要看的現場和資料,當審計官要求時,可以第一時間提供給審計官,這樣會給審計官一個很好的影響,否則一個文件和一個現場審計官遲遲不能看到的話,會影響審計官的情緒甚至會懷疑藥廠在做假,會引起審計官特別的關注和深糾,這樣會很容易出現問題。為了做到這一點,審計現場一個專業的、有敏感性的記錄員或信息傳遞員就顯得非常的必要,這樣才能保證將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遞給相關部門。
相關人員在得到信息后應第一時間查看現場或文件,準備一下可能會問到的問題或答案,這樣在審計官問到時就可以很快的回答,回答問題的相關人員的審計前應專門接受過回答問題注意事項的培訓,比如表情要自然、語言要簡練、思路要清晰等,并且要有禮貌。即使遇到不知道的問題,也不要慌張,告訴審計官再確認一下或找相關人來回答,這樣審計官都是很理解的。
現在很多審計,不會在審計結束時就宣布審計結果,都是結合審計現場問題及最終廠家的整改回復后進行綜合評定是否通過審計,除非本次審計問題很小或沒有問題(零缺陷)才會當場宣布審計結果。所以整改回復的好壞也直接關系到審計結果,藥廠應非常重視。首先要完全理解審計官提出每一個缺陷的原因及其期望的結果,在這里,審計現場的記錄的好壞也顯得非常重要,決定著是否能情景再現,了解缺陷發生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據根本原因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和預防措施,在這里一定不能只針對該問題去整改,而要體現出公司整個系統的舉一反三全面的整改,每一個措施的計劃完成時間要結合實際,制定可行的時間,而不是越短越好。接下來就是收集所有的整改證據(記錄),目前,一些官方和大的客戶審計都是需要將整改證據一并提交給它們,所以一定要保證這些證據的目錄、內容、條理清晰好查閱,需要翻譯的,翻譯一定要經過專業的翻譯人員校對過,以保證在沒有藥廠人員解釋的情況下讓審閱資料的人能很容易理解,不產生歧義。一般來說,整改回復要做到一次性通過,否則可能會引起一個警告信或不通過,這樣風險是很大的。
總體來說,原料藥廠要在國外市場,尤其是歐美這些藥品質量要求和監管較嚴格的國家長期立于不敗之地,通過頻繁、要求越來越高的質量審計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日常工作按國內外藥品質量管理法規去執行外,在審計前后及整改過程中的策劃、準備也是至關重要的。
[1]趙治華:原料藥生產企業對客戶質量審計的自檢[J].醫藥質量,2004(8).
[2]李晶:制藥企業GMP文件編制探討[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