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中石化勝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000)
前言;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油氣田地工程就開始發展得越來越快,從最開始的設備簡陋、效率低、工序復雜到現在的設備的完善、高效率和簡單的機器操作。那傳統的手工工藝已成為了歷史,機器化的生產不僅僅是節省了投資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對提高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創造了條件,所以,綜上所述,地面系統的簡化和優化是我們下一個攻克的難題。
1.現在我國的石油已處于瀕臨階段,油田的建設和對石油的開發采取同樣也是一大難題,油田探明儲量品位低,不僅僅增加了地面工程建設的難度,也對石油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我國現今許多油田地處偏遠,環境惡劣,建設費用高,投資大,收益小,這對地面工程建設有著很大的影響。
2.投資壓力
由于一般的地方儲量品位差,難以形成規模生產,而在偏遠地區,地勢險惡,交通不便,沒有依附條件,使得投資力度比一般地區要大很多,必須需要認真研究合理控制投資增長、采取有效的節約成本又能大力發展地面建設的方法。
3.環境保護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時代的變遷,我們同樣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注重精神生活,所以,在發展地面建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在國務院頒布的對資源和環境保護法中明確指出了對土地資源、水資源保護的要求愈來愈高,同時,國家在對在油田建設中的環境保護的投資也比過去大了很多。
對于現今的油田發展的前景來看,對于油田地面建設的簡化和優化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我們需要做的不單單是學習以及加強管理,更為重要的是要有創新,科技創新才會帶動技術的發展。
1.招賢納士,對地面科技研發投入大大加大,集中優勢解決重大科技難題。
2.提高工作效率擴展,進一步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3.對于基礎工作的要求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促進地面工程的正常穩定持續。
4.節約成本,在保持所有工作程序能正常進行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開發一體化在我國開始越來越受到各大媒體和各大公司的熱捧,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這一方來看,這不僅穩固了公司的發展,也對經濟帶來了很大的增長。但是同時,也給地面建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地下建設是地面建設的基礎,所以,在發展的同時,公司更應該注重地下地下的統一協調,為相互的發展創造條件;其二是對各自的條件和設備進行統一的優化,優化的力度不宜太大,在保證無需大力的資金下,能得到最有性價比的效益。除了地面和地下的優化外,同時還要對其他設施設備的優化,如對井的打造,水質的優化等等
都可以達到優化建設規模的要求,從而節約了成本。
對于老油田的建設及其改造,不僅僅是需要對地面和地下的工作優化整頓,也需要對油田的預測估算。如,地下需要做好堵水措施、減少產水量。大慶油田在多年以前采取的地面地下相結合的方法,不但節約成本,也提高生產效益。
產能建設合理化,其根本是在于地下地上的綜合優化的力度,只有達到對產量的預測,才能使工作正常運行。同時,也對設備的規格也需要要求,其一是質量,質量取決于工作時間,時間上的保證才能讓效益提高;其二是規格大小,做到物盡其用,不僅節省原料,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的效益。不要造成浪費,使得長期的低效率工作。
現今,新開發的油田大多處于偏遠地區,一些油田在建設中,仍然采取的是小而全的模式,有的區塊比較小,在設備方面卻十分齊全,建設采取磚混結構,使得投資量大,收益卻不明顯。
邊遠油氣田的開發,是一個不小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小到影響到個人集體的生活,大到代表一個國家的GDP生產總值,所以,在建設和開發方面,一定要摒棄之前的錯誤的方法或措施,在能提前高效益的前提下,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完善的管理是一個集體成功最重要的根基,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在建設和完善管理方面,一定需要下大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建立精致管理體系,精制管理最根本的是建立完善的數和量的概念,進而建立對于在數據上的統計有效的方法。
在市場的運行下,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開發油田這一方凈提高,按照原模式的發展,不能達到效益模式,所以,在我看來,轉變生產模式是解決當前的問題最重要的決策。但是改變生產模式也處于探索階段,不能保證效益。大慶在近年來開發建設中,將改革生產機制和改進生產方式相結合,不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生產效益。
發展生產技術,簡化工作的程序,各項技術逐步完善,力爭在十一五期間,我國油田建設有一個質的飛躍,達到一個高效益水平、高效益的生產模式。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前國際的先進水平。
(1)綜合整體,不斷調整,修改檢查并完善不足之處;
(2)做好數據收集的優化,探討技術性的難點;
(3)完善地下水利用模式,保護環境以及提高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4)采取新型工藝技術,降低投資和成本費用;
(5)加強對腐蝕的檢查和研究,減少對生產的影響;
(6)對安全的保障,切實做好健康、安全、環保等各項措施;
打破原有的模式,降低能耗,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要找到最主要的影響來源,抓住最主要的矛盾。結合自身油田的的特點,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達到最經濟又最有效益的目的。
[1]劉飛軍等,油氣田地面工程的優化[J]石油規劃設計,2005.
[2]李慶忙.李秋忙,油氣田地面工程技術進展及發展方向.石油規劃設計,2012,23(6):1~4.
[3]李秋忙;李慶.油氣田地面工程標準化設計歷程回顧及成果[J]石油規劃設計,2012,23(3):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