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寄華(廣東省東莞市粵華學校 523127)
首先是直入主題法,在化學課程中,適合應用于沒有知識關聯的全新概念,比如核素、同位素、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這些新的概念性知識完全脫離了日常生活,是學生完全沒有生活實踐的理論,而且枯燥易錯。針對于這樣的知識,我和多數老師一樣采用的方法是直入主題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其次是類比導入法,在講解當中采用類比方式,容易降低理解難度。比如對于鹵族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理解學生容易混淆,多數學生不容易理解。我的做法是以硫酸為例:把硫酸的電子結構圖直接出示給大家,我把中間元素硫比作日常生活中的人,一個硫和四個氧是好朋友,硫酸中的氫也比作人,每個氫和一個氧是好朋友,硫得電子的能力強就比作日常生活中社交能力強的人,我的具體解釋是硫把四個氧牢牢地抓在自己的周圍,兩個氧由于硫的作用,就忽略了氫,所以,氫就容易脫離集體,那么氫一定是醋意十足,這個集體就酸性強,這樣同學們很快就能記住了,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出錯率也很低。
第三是音樂導入法,這種方法在化學課程中我用的不多,但是在元素周期表這一節這種方法發揮了它很大的優勢。我下載了一個元素周期表版本的流星花園的主題歌,就是說歌詞都是元素名稱,我是下課放的,結果學生由各自打鬧到馬上回到自己位置上去聽歌,而且對于歌詞有非常大的興趣,自然而然,學生就會讀元素周期表了,這樣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音樂導入法有它出奇制勝的效果。
第四是視頻導入法,這種方法我用的最多,因為它方便,時間控制的非常好,而且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鮮明。我講解堿金屬元素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對堿金屬和水反應有更深刻的認識,我下載了由鋰到銫和水反應的實驗現象,當我放到鈉的時候,同學們已經很興奮,當視頻看到銣和銫的時候學生們驚呼起來,實驗現象深深的印入了學生的腦海,他們再也不會忘掉一種遇到水具有毀滅性危害的金屬銫。所以,下面我安排的金屬性,非金屬性的比較學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第五是歸謬導入法,我上課時愿意給學生設置一些陷阱,讓學生根據曾經學習的知識自己得出錯誤的答案,我再質問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錯誤進而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入正課。比如在講解可逆反應的過程中,我會問學生可逆反應方程式中反應物濃度和產物濃度之間是否存在著一個簡單的代數關系,一般在學習化學方程式計算中會用物質的量做比例式的同學,通常在這個問題上會出錯,我設置這樣的導入的目的就是警醒這些學生不是所有的方程式中隨便可以應用化學計量系數之比都等于物質的量之比。這樣學生構成了認知沖突,更深刻的了解了化學方程式,而不是由于和之前的知識點有出入而導致半信半疑,或者雖然答題的時候寫正確答案的但是自己卻不認可。
第六是問題導入法,問題導入法也是我常用的方法,由于現在新課改的要求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我又擔心學生自己看不懂,所以,我采用階梯式的問題導入方式,每節課7-8個大問題,學生把問題弄明白了,之后講解的內容就相當于回憶舊知一樣簡單,即使沒有弄明白的同學,他對不會的問題也有了深刻的印象,當我在講解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抓不住重點,重點抓住了,解決了,學生的信心就來了,課堂的興致也上升了,因為他們獲得了學習理科的成就感。
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直接導入,激情導入,情景導入,視聽導入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教學一線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反復揣摩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還有學生的層次和學生接受問題的方式等等創造出亮點,學生自然會減少犯常識性知識性錯誤的可能。
[1]邵瑞珍主編·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杜偉宇,吳慶麟·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研究·課程·教材·教法,2005(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