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動態
Hydroc Proc, 2014-06-03
Linde集團和BASF公司計劃合作開發用于線型丁烯和丁二烯的生產工藝。除抽提技術外,BASF公司開發了工藝技術和催化劑,而Linde集團為該工藝的整合、優化和商業化提供其專門技術。Linde集團工程部產品線石化裝置負責人Ernst Haidegger博士表示,他們致力于詳細制定一個提供以整個過程鏈的優化整合為特征的有效的工藝解決方案。該新方案將提供一種從丁烷通過丁烯到丁二烯的生產路線。目前,該行業主要依賴的丁二烯是石腦油裂解制乙烯的副產品,輕質裂解裝置原料導致聯產物數量降低。因此高級烯烴的生產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
據BASF公司稱,該新技術目前正在Ludwigshafen通過小型裝置和中試裝置運行進行驗證。他們相信:能為丁二烯生產提供一種新的領先的技術,有助于生產者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需求。
Hydroc Proc, 2014-06-12
Chevron Phillips化學公司宣稱世界上最大的1-己烯裝置試車和投產成功。該裝置生產能力為250 kt/a。Chevron Phillips公司致力于擴大業務并滿足全球對1-己烯單體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套新的裝置是利用Chevron Phillips化學公司專有的1-己烯技術,由具有超常產品純度的乙烯生產共聚單體級1-己烯。
Chevron Phillips化學公司CEO Pete Celle認為,投資擴大1-己烯生產,部分原因是德克薩斯州作為主要國際石化工業中心的增長和頁巖氣資源的開發提高了美國有競爭力的原料的供應。這項技術已經成功地在位于卡塔爾Mesaieed的卡塔爾化學公司的Q-Chem裝置和位于沙特阿拉伯Al Jubail的沙特聚合物公司的裝置上使用。這兩套裝置都屬于Chevron Phillips化學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的合資企業。
Chem Eng, 2014-05-01
新加坡A* STAR化學與工程科學研究所近期報道,在溫和的條件下,銅催化劑可將CO2轉化為有機物分子,為生產一種廉價的、無毒性碳源開辟了道路,這些碳源可用于合成塑料和藥物等產品。通常情況下,打破CO2的強化學鍵需要大量的能量。使用市售的催化劑,它由附著到1,3-雙-(2,6-二異丙基苯基)咪唑-2-亞基上的銅原子組成。涉及CO2反應的常用材料是含有金屬(如鋰或鎂)的高能材料,鋰或鎂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在反應過程中可以打破分子。含錫的活性較低的起始原料通常毒性較大,故考慮采用更環保的材料(如有機硼)。他們尋找具有C-C雙鍵鄰近含硼基團的分子。銅催化劑通過敲擊硼基團從分子上脫離并占據它的位置,讓CO2得到合適的位置,與該分子結合在一起。反應產物中含有碳碳雙鍵和羧基,它們是有機合成中高度靈活的結構單元。
在溫度為70 ℃和壓力為0.1 MPa的條件下,可獲得較高的收率。但反應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劑,這對于工業應用,面臨催化劑用量太高的問題。科學家們正試圖利用銅催化劑對CO2的高反應性,在溫和的條件下制備其他有價值的有機化合物。
石油化學新報(日),2014(4815):19
日本JX日礦日石能源公司以聚丙烯(PP)為原料開發出新型納米纖維無紡布。雖然PP納米纖維化量產非常困難,但該公司通過潛心研究克服了技術難題,產品性能比以往產品大幅提高。預計產品用途是文件夾和防毒面具等。由于其保溫性能優良,還可作為衣服的內襯使用。
新產品是采用了日本山梨大學開發的激光超拉伸法與JX能源公司的聚酯無紡布和聚烯烴無紡布的生產技術相結合,制備出極細纖維產品,可使熱熔加熱后的PP樹脂超長拉伸。纖維的平均直徑為300~500 nm,單位面積質量為7 g/m2。通過選擇不同的基材,可以制備出不同的納米纖維復合無紡布產品。
Plast Techonol, 2014-07-01
Teknor Apex 公司開發出一系列用于室內建筑產品的新型柔性聚氯乙烯(PVC)復合材料,相比標準的PVC,其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量可降低90%以上。它們還可幫助制造商滿足日益嚴格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并通過了FloorScore和UL Greenguard認證。這些化合物基于該公司開發的3種創新化學品:專為低VOC排放設計的添加劑配方;非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包括產生比傳統增塑劑更低VOC排放的新型增塑劑;來源于可再生植物副產物的生物基增塑劑,還包括具有低VOC排放的產品。
除了那些含生物基增塑劑的產品屬于BioVinyl品牌之外,其他新的復合材料則屬于其Apex產品系列。他們是針對公共機構和住宅室內建筑和裝飾產品(如辦公室隔墻、家具裝飾、窗戶和地板)的擠出、壓延、鍍膜和模塑應用。
中國石化燕山石化500 kt/a催化柴油加氫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產出合格產品,標志著“LCO加氫裂化生產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烴”技術順利出龍。
該裝置在原有1 M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的基礎上改造而成,采用催化裂化柴油加氫技術生產超低硫高辛烷值汽油調和組分。目前,該裝置已完成標定,進入穩定生產階段,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汽油高辛烷值組分和汽油收率,增加經濟效益。
(“技術動態”均由全國石油化工信息總站提供)
(本欄編輯 祖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