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2013年5月6日15 時,某自來水公司職工譚某在巡查管網中身感不適,在同事陪伴下到藥店購藥,并堅持上班。晚上19 點左右其下班回家,21 點左右突然在家中昏倒,經搶救無效于次日19 點死亡。譚某近親屬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要求認定為視同工傷死亡。
爭議焦點譚某在工作中發病,下班回家后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能否認定為視同工傷死亡。
用人單位認為,譚某不是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送醫院搶救,而是下班回家后上廁所倒地發病搶救無效死亡,不屬于視同工傷死亡的范疇。譚某近親屬認為,譚某在上班巡查管網工作中感到身體不適發病,下班回家后病情加重摔倒在衛生間,經撥打120 送醫院搶救無效在48 小時之內死亡,依照規定應當認定為視同工傷死亡。
認定結論譚某工作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以譚某在工作中突發疾病,經搶救在48 小時之內死亡為由,認定譚某死亡為視同工傷死亡。用人單位不服該認定決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審理維持了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認定決定。
案例評析《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和《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一條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應當認定為視同工傷。其主要立法精神原則上應具備三個要素:一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場所),履行自身職務的情況清楚;二是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突發疾病,相關發病情況證據充分;三是職工突發疾病導致直接死亡,或者經醫療機構搶救無效(含未經搶救個案)在48 小時之內死亡確切。三個方面客觀事實均成立的,職工突發疾病導致死亡可以認定為視同工傷死亡。
此案件,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核查認為,職工在工作中突發疾病導致死亡,情況較為復雜,有限的法規條文顯然不可能囊括無限的生活事實。因此,譚某工作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和川高法〔2009〕660號第二十一條規定精神,認定譚某死亡性質為視同工傷死亡符合法規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維持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行政決定是合適的。
案情簡介某公司職工文某2013年6月6日騎電動自行車上班,行至公司院內停放自行車時不慎摔倒,造成右臂骨折。文某向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要求認定為因工負傷。
爭議焦點文某上班在公司院內停放自行車時不慎摔倒造成右臂骨折,是否屬于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用人單位認為,文某在停車時不慎摔倒造成右臂骨折,屬于非工作直接原因所致,不應認定為因工負傷。文某認為,自已在院內停車時摔倒造成右臂骨折,是在工作場所內為上班履職而造成的傷害,應當認定為因工負傷。
認定結論文某工作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精神,認定文某受傷性質為工傷。公司不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文某的工傷認定決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人民法院審理維持了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工傷認定決定。
案例評析《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是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都應當認定為工傷。
此案件,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核查認為,職工此類受傷情形雖不屬于工作的直接原因,但其受傷原因都與用人單位存在不安全因素或與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因此,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文某受傷性質為工傷符合法規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維持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行政決定是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