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社辦發〔2014〕146號
各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當前經濟穩增長的十六條措施的通知》(川辦發[2014]34號)精神,現就做好促進當前經濟穩增長社會保險有關工作通知如下,請遵照執行。
各市(州)在確保社會保險待遇不降低并按時足額支付、保證社會保險制度平穩運行、完成社會保險費收入預算及征繳計劃的前提下,允許生產經營嚴重困難企業申請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費,累計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 個月。
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經縣(區、市)級以上相關主管部門認定生產經營嚴重困難;
2.已采取穩定就業崗位措施,裁員數量低于10%;
3.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且在申請緩繳的上一年度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應提供以下材料:
1.縣(區、市)級以上相關主管部門認定為生產經營嚴重困難企業的證明;
2.穩定就業崗位的具體措施;
3.上一年度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憑據;
4.緩繳、補繳申請表。
1.在市(州)級及以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參保的企業向參保地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人社局”)申報。
2.參保地縣(區、市)人社局會同財政局在5 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在縣(區、市)參保企業申報材料的初審工作,并將初審符合條件的企業報送市(州)人社局、財政局進行復審。
3.市(州)人社局會同財政局在5 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在市(州)本級參保企業的審核和縣(區、市)報送企業的復審工作。其中,符合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費緩繳條件的企業,由市(州)人社局會同財政局出具緩繳批復;符合養老保險費緩繳條件的企業,市(州)人社局會同財政局報送省人社廳、財政廳審批,省人社廳會同財政廳在5 個工作日內對符合條件企業出具緩繳批復。
4.在省本級參保的企業向省本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由省本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初審符合條件的企業,報省人社廳,省人社廳會同省財政廳在5 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企業出具緩繳批復。
5.緩繳養老保險費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由省人社廳會同財政廳進行深入核查。
工傷保險基金結余多的市(州)在確保參保人員工傷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保證工傷保險制度平穩運行、完成工傷保險費收入預算及征繳計劃的前提下,可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降低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率。統籌地區要完善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和費率浮動辦法。工傷保險費率按照統籌地區制定的費率浮動辦法,對符合下浮條件的企業,按規定進行下浮。
生育保險基金結余多的統籌地區,在保證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可適度降低用人單位繳納生育保險費率,切實減輕用人單位負擔。
市(州)降低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率的實施方案由市(州)人社局會同市(州)財政局報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并報省人社廳、財政廳備案。
1.經核準緩繳社會保險費的企業,應與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緩繳及補繳社會保險費的協議,緩繳起始時間為人社部門、財政部門批復時間。
2.企業經核準緩繳社會保險費期間,應繼續按規定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企業和職工繳費年限連續計算。
3.緩繳社會保險費期間不征收滯納金、不計利息,參保人員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在緩繳期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可辦理退休及領取養老金手續。
4.市(州)人社局和財政局在每月10日前將上月批復的緩繳工傷、醫療、失業、生育保險費的情況報省人社廳、財政廳備案。
本通知有效期至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