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瑰
在不斷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人們對教師的課堂管理觀給予了高度重視。新課程改革中對課堂觀就進行了重新定位,這就要求教師進行課堂管理應該更新觀念,以便更好地促進課堂管理和課堂教學。但客觀而言,盡管課程改革過程中對教師的培訓投入很大,但就教師課堂管理觀的改善而言,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對課堂管理觀的內(nèi)涵、特征及作用作進一步的思考,有助于對其有更清晰的認識,從而為教師課堂管理觀的改善提供指引。
研究者魏雄廣認為,課堂管理觀是由教師的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而產(chǎn)生的對課堂管理的看法和態(tài)度?!?〕張育青認為,課堂管理觀是指由教師的質(zhì)量觀、教學觀和學生觀而產(chǎn)生的對課堂管理的看法和態(tài)度?!?〕結合以上學者對課堂管理觀的界定,本文對教師的課堂管理觀的理解是:教師在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課堂教育教學實踐與教育專業(yè)理論的學習中,基于對教師課堂管理、學生發(fā)展特征和教育教學活動規(guī)律的主觀性認識,而形成的有關課堂管理的個人看法。
首先,教師的課堂管理觀是具有歷史局限性的,體現(xiàn)了特定時期的歷史性和文化性。其次,教師的課堂管理觀是經(jīng)過嚴密思維加工后的理論成果,是從實際教學實踐中總結得出的經(jīng)驗及在日常生活中體悟到的一些樸素的觀點,這構成了教師的課堂管理觀的內(nèi)容。最后,教師的課堂管理觀是教師教育觀念重要的組成部分,實質(zhì)上折射出教師在課堂管理中所秉持的價值觀。
課堂管理觀作為教師對課堂管理的一種觀念具有深深的 “個人烙印”。觀點、觀念是個人的一種認識,這意味著教師所有的關于課堂管理的認識從本質(zhì)上來說都是 “他自己的獨特看法和見解”。發(fā)生認識論論證了認識是由主體與外部世界不斷相互作用逐步建構的結果,而教師就是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在實踐中加深對教育的理解與認識的?!?〕每位教師的課堂管理觀的具體內(nèi)容不盡相同,這反映了每位教師在建構自己對課堂管理的認識時,對同樣的客觀教育事實認知所選取的視角帶有很強的個人色彩;另外,教師頭腦中對同樣的課堂管理觀內(nèi)容的結構方式也不一樣。因而,無論是教師課堂管理觀念的內(nèi)容,還是其表現(xiàn)方式,都具有個體性。
教師的課堂管理觀一般表現(xiàn)為在課堂管理中外顯的語言、行為,即教師課堂管理觀與其課堂管理行為之間表現(xiàn)為一致性的關系。但是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管理中踐行的行為與頭腦中持有的課堂管理觀并不一致,有時甚至是矛盾的。研究者如張婷婷、黃敏及朱江濤等已經(jīng)提出了教師課堂管理觀和課堂管理行為存在差異的觀點。教師課堂管理觀能否表現(xiàn)為相應的行為受很多因素影響,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課堂中師生的行為是多樣化的,師生在課堂中發(fā)生的行為都有從事這一行為的需要和理由,每一種行為的產(chǎn)生都受到主體當時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況以及當時環(huán)境的影響?!?〕
“人在情境中”的理論認為,人不能被看作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研究一個人,一定要同時了解他所處的環(huán)境,即他的家庭、學校、朋友、工作場所等在社會中的狀態(tài)?!?〕因此應重視教師的課堂管理行為所折射的課堂管理觀與當時所處的具體情景之間的關系。這也提醒我們根據(jù)教師個別的課堂管理行為去判別教師的課堂管理理念可能會有一定的誤差,脫離具體的情景去談論教師的某種課堂管理觀將失去意義,也即是要求我們要將教師的某些課堂管理觀與具體的情景相結合來分析。
1.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其課堂管理行為
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其課堂管理行為,教師在課堂管理上的行為也是其課堂管理觀的外顯,而教師的課堂管理行為并不必然反映其課堂管理觀。現(xiàn)實中,教師的課堂管理行為與其課堂管理觀會出現(xiàn)脫節(jié)現(xiàn)象,其原因復雜多樣,但毋庸置疑的是教師課堂管理觀念在不同層面和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課堂管理行為。斯波戴克認為, “當教師從事教學活動時,他們要處理收集到的信息,他們會與已積累的教育觀念和價值聯(lián)系起來考慮這種信息的含義。因而,教師的行為和課堂決策是由他們的觀念支配的。”〔6〕
2.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其課堂管理效率
不同的教師會持有不同的課堂管理觀,而課堂管理觀的不同使教師采取不同的課堂管理方式,進而產(chǎn)生不同的課堂管理效果。有效的課堂管理不僅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而且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然而,一些教師不科學的課堂管理方式,不僅沒有促進課堂管理效果和課堂教學效率,還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失敗,導致其人生理想的破滅。當今,以人為本、強調(diào)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及關注課堂中師生間的關系等課堂管理觀已經(jīng)深入人心,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管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完美人生奠定了基礎。
3.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其認知
教師的課堂管理活動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認知活動,而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就像一個過濾器,當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管理活動時,他們會將收集到的信息和自身的課堂管理觀聯(lián)系起來去思考、解釋和處理信息。帕賈斯 (Pa-jares)認為,教師的教育觀念廣泛地影響著其認知加工過程,它不僅影響著注意選擇、信息檢索、貯存、提取等信息加工過程,而且還通過影響其情緒情感來間接地影響認知過程?!?〕課堂管理觀從屬于教師教育觀念,在一定層面上折射出教師的教育觀念,因此,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必然影響教師的認知及認知加工過程。
1.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學生的課堂態(tài)度
教師受課堂管理觀影響而表現(xiàn)出來的課堂管理行為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影響學生上課學習的情緒狀態(tài),也即是影響學生的課堂態(tài)度。一方面,教師以嚴格的課堂紀律、批評否定等課堂管理方式進行課堂管理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有效的課堂紀律、適時恰當?shù)呐u否定是維持良好課堂秩序和提高課堂管理效率的保障。另一方面,在課堂管理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個性、興趣、特長等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標準,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感受到被關注和被重視,進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信心。
2.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學生的課堂行為
20世紀60年代對課堂管理的研究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管理中的參與性,在管理理念上達成了排斥嚴格的穩(wěn)定性和只強調(diào)課堂中秩序的共識,這就要求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在課堂管理活動中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德雷克斯邏輯后果模式強調(diào)要盡可能的利用行為本身所產(chǎn)生的邏輯后果使學生從經(jīng)驗中體驗行為與后果之間的關系,進而養(yǎng)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良好態(tài)度?!?〕根據(jù)這一觀點,教師在課堂管理理念中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并強調(diào)師生彼此尊重,將會有助于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行為負責,有利于減少其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3.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影響學生的自我定位
在反思總結傳統(tǒng)課堂管理中以教師為中心、注重學生成績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學生為本的課堂管理觀,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盡可能的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揮其潛能的平臺和空間,而不是把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和未來發(fā)展的唯一標準和尺度。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八種智力同等重要,且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離校后是否表現(xiàn)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擁有除語言智能和邏輯—數(shù)學智能之外的智能。〔9〕此理論促使教師更新課堂管理觀、改進課堂管理行為,進而帶動學生更好的投入學習,參與課堂,更清楚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堂上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為自己的將來定位。
注釋:
〔1〕魏雄廣.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的現(xiàn)狀分析與研究 〔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3.
〔2〕張育青.高中教師課堂管理觀念和管理方式的現(xiàn)狀分析與研究 〔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2:1.
〔3〕易凌云,龐麗娟.教師教育觀念:內(nèi)涵、結構與特征的思考 〔J〕.教師教育研究,2004 (5):10.
〔4〕蔡青春.小學教師課堂管理行為 〔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6.
〔5〕王斌.個案工作 〔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76.
〔6〕高瀟怡,龐麗娟.論教師教育觀念的作用 〔J〕.教育科學, 2003 (4): 26, 25.
〔7〕郭正環(huán).高中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問題及對策研究 〔J〕.文教資料,2011(13):135.
〔8〕劉家訪.有效課堂管理行為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7.
〔9〕呂瑛.高中英語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研究 〔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