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至關重要,然而,我國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較為嚴重的問題,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的發展,也一定程度的制約我國經濟進步,筆者將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對策來強化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
關鍵詞: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對策探究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與我國企業改革的深入,我國各大中小企業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如何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不斷的擴大經營,賺取利潤是每個企業的目標,而對財務風險管理的控制應當引起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的重視,盡量的避免財務管理上的弊端,消除企業的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企業更加健康、持續的發展。
一、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治理機制。企業的治理機制是風險管理的基礎,然而我國很多企業普遍存在治理機制不健全的現狀,使得財務管理存在潛在的風險,例如一些企業表面上是現代公司治理,實際上卻是家族企業,內部人員的管理缺乏規范性,這使得企業規模無法繼續擴大,不僅影響經營收益,更對社會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缺乏完善的治理機制使得企業投資得不到應有的保障,也就是籌資被以各種形式轉移,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另外,治理機制的欠缺使得企業決策者的權力與義務得不到相應的實現,一些決策上的失誤使得企業財務管理面臨風險。
2.缺少財務風險意識。我國很多企業的管理者與決策者并沒有真正的意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財務風險意識的淡薄,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與此同時,由于我國很多企業還是有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思想,很多特殊的資源很難進行風險評估,因此需要企業管理者有效的識別管理中的風險,從而最大限度的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
3.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將使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的產生。中國企業大部分生產經營資金的來源為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從國有企業財務結構來看,普遍存在著資產負債率較高、銀行貸款過多的問題,一旦市場銷售縮減,很難靠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維持資金運轉。從企業負債結構來看,長期負債較少,短期負債過多,企業對銀行的依賴很大。企業過分依賴銀行,當出現支付危機時,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財務風險,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資成本加大。可見,中國企業資本結構存在比較大的問題。
4.財務風險管理組織不完善。企業要想更好的運行財務管理工作,就應該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組織,最好設立專門的機構來統一管理、約束生產,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企業都缺少專門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加之綜合素質高的管理人才的短缺及風險管理技術的落后,使得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當發生財務風險時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應對,而風險管理技術的方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相差較大,定量的分析方法很少,不能夠使用多變的社會環境,創造力與適應能力都較差。
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對策
1.創建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最近幾年,隨著我國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涌現,使得各個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進行完善與改進,只有創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才能夠確保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實際上,財務風險管理系統的組成部分有很多,最好實行責任制度來約束企業中每個成員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從而提供工作的效率。其中,對財務信息的管理是財務風險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財務信息能夠客觀、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為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理論依據,因此,財務信息的風險管理要求統一化、標準化,做好事先的防范措施,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協調配合,從而創建適合企業發展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2.培養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企業的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管理人員不能夠盲目的投資,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最佳的投資方案與籌資策略,因此,注重培養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包括如何合理利用資金、如何合理進行投資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價值,將項目成本減到最低,從而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可見,企業只有通過合理與有效的投資,才能使企業獲得效益,才能使企業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通過這些可有效的增強企業管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使企業獲得利潤的機會更多,出現財務風險的幾率降低。
3.建立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一旦企業發生的財務管理上的風險,就需要相應的風險處理機制,這種抵抗風險的能力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增強,例如參與社保保險或者將風險轉移至其他承擔方,這需要企業風險轉移機制的健全,另外,企業與企業之間最好能夠建立多種經營模式,這樣不僅有利于投資的多元化發展,更有助于財務風險的轉移。管理人員在選擇理財方法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發生的風險狀況,盡可能的規避財務風險,健全風險轉移機制,同時,風險基金的設立是必不可少的,企業只有充足的增補資金才能夠化險為夷,提升抗風險的能力,在利益的分配方面應當公平、公開,防范財務風險。
4.注重財務風險的事后控制。任何企業的運營都離不開財務管理活動,而財務管理風險的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企業不能只進行風險的處理,還不能忽視對風險的預防工作,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態勢不可控制,實際上,我國很多企業存在財務風險的事后控制缺失現象。所以,企業管理應當實行預防為主、防止結合的戰略方針,將財務風險扼殺在萌芽期,同時根據市場經濟情況及時調整財務管理體系,不斷的總結以往的經驗教訓,充分借鑒成功企業的管理經驗,最后要強調的就是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與時效性,這是財務風險防范的依據與指導。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我國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對策,企業只有加強對財務風險管理的控制,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同時,提高經營生產效率,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戰略擴大生產,處理好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將管理者與決策者的權力與義務統一,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4):23-54.
[2]朱然.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J].經濟師,2011,(4):28-37.
[3]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財務管理(中級)[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7):17-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