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霓 谷文
棚戶區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又是重大的發展工程。據統計,河北省共有各類棚戶區(包括城市棚戶區、中央下放煤礦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國有林業棚戶區(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五大類)137.3萬戶。雖然起步較晚,但能在幾年內做出這樣的成效,實屬不易。
在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在一個有力的、明確的、高等級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財政做好“后勤”工作,擁有完整的督導績效理念,是河北省棚戶區改造工作能夠順利至今的重要原因。
明確組織政策
一個項目,或者說一件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一個執行力極強的領導班子。以河北省為例,省政府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省政府主管領導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省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監察、民政、農業、林業、審計、人民銀行等部門的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各市、縣(市、區)也建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落實工作責任,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支持政策,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從政策方面來說,幾年來河北省政府先后出臺了十幾個涉及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文件,不斷完善對棚改的資金保障、土地供應、稅費優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依照現實情況,河北省政府對全面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和縣城擴容提質要求,堅持政府組織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重點推進資源枯竭型城市及獨立工礦棚戶區、三線企業集中地區的棚戶區改造。
不僅如此,河北省政府還自己給自己立下了一道“軍令狀”: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棚戶區改造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完成國有工礦棚戶區、國有林業棚戶區(危舊房)、國有墾區危房改造,城鎮面貌明顯改觀,居民住房條件有效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從時間和任務的比例來看,能下如此決心,實屬難能可貴。
財政的“后勤工作”
眾所周知,棚戶區改造這一項目涉及到巨大的資金流。因此,如何更好地支持棚戶區改造,是各級財政都在面臨的難題。河北省財政為了給棚戶區改造工作做好“后勤”,想出了一系列既“開源”又“節流”的方法。
一是確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設“5+1”籌資模式。“5”是指保障性住房的五個籌資渠道,即中央及省級專項補助資金、按宗提取土地出讓總收入的5%、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余額、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融資平臺籌資。“1”是指市縣政府落實兜底責任,市縣財政除在公共預算中安排補助資金外,可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公用事業附加、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按規定安排一定資金用于符合條件的棚戶區改造項目;還可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中適當安排部分資金用于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內出讓土地的凈收益余額,按規定統籌用于棚戶區改造。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貸款條件的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提供貸款,有條件的地區可對改造項目給予貸款貼息。
三是納入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試點地區,可對符合住房公積金貸款條件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四是支持企業采取共建的方式改造國有工礦棚戶區,企業負責籌集改造資金,棚戶區居民合理承擔安置住房建設資金。
五是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和承擔棚戶區改造項目的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權或中期飄雨籌集社會資金,專項用于棚戶區改造項目。
除此之外,河北省財政還在落實稅費減免上做出了客觀的努力。市、縣政府嚴格按照國務院規定,落實棚戶區改造涉及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切實降低棚戶區改造成本。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所涉及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按照相關標準的下線收費或給予減免。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建設及通過收購籌集安置房源的,執行經濟適用住房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棚戶區改造中的安置住房建設用地,實行劃撥方式供應的,除依法支付征地補償和拆遷補償費用外,免繳土地出讓收入。對棚戶區改造涉及的營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契稅等,嚴格按規定實行減免優惠政策。將企業用于符合條件的棚戶區改造支出的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由國有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新建安置小區有線電視和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排水、通訊、道路等市政公用設施,由各相關單位出資配套建設,并適當減免入網費、管網增容等經營性收費。
責盡則實
俗話說事不預則不立,而責不盡則不實。雖然擁有了明確的組織方式和政策制度,但不將責任落到實處,執行情況就必然大打折扣。基于此,河北省對于棚戶區改造工作實行了目標責任制管理。
河北省政府對各設區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下達的年度責任目標納入對各市政府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綜合考核評價內容,棚戶區改造是其中的重要考核內容。各市也相應把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部門和縣(市、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有省有關部門定期進行調度和通報,每年年底進行檢查考核。考核結果,納入對各市、縣(市、區)政府績效考核、領導班子年度考核范圍,并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未完成責任目標的地方,取消其各類評先資格,同時追究有關責任人。
除了明確事權,在財政資金的使用方面,河北省財政也對其開展資金績效評價。2013年財政部將包括河北省在內的五個省份納入了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績效評價工作試點。按照財政部印發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2012-2015)》和相關工作部署,河北省也全面啟動了此項工作,并首先確定了石家莊、唐山、辛集、唐山豐南區四個試點地區。同時,省財政廳會同住建廳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財政資金績效評價試點管理辦法》,今年在試點地區率先開展,今后幾年逐步推開。
其中,對城市棚戶區改造的績效評價,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實施重點評價:一是棚改目標任務的確定是否夠科學合理;二是資金籌集是否足額到位,資金分配是科學合理,資金使用是否規范高效;三是項目開工、竣工及分配入住的情況;四是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及地理區位等情況。
省級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分配中央、省級相關補助資金和下達省級安居工程專項獎勵資金的重要參考和分配因素,以此督促各地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提高項目管理水平,促進工程順利推進。
幾年來,河北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下聯動、通力合作,推動了全省棚戶區改造的順利進行。盡管如此,棚戶區改造工作依然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因此下一步,為進一步加快棚戶區改造的工作進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河北充分利用國家對棚改的金融支持政策,積極爭取省國開行的貸款支持,為全省棚戶區改造籌集更加充足的建設資金。
(本文作者王鶴霓供職于河北省財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