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
批量集中采購作為一種新的采購模式,相對比那種“用著順手,用著方便,用著自由”的協議供貨來說,自然是遭到采購人的“嫌棄”。批量集中采購在執行中,遇到的外部阻力和內部困難可見一斑。但江蘇省財政廳的批量集中采購工作能夠在阻力與困難當中,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把批量采購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
2014年7月1日,《新理財》記者采訪了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宋義武。在一個小時的訪談中,便有了以下未盡的但頗具借鑒意義的文章。
“逼出來”的改革
《新理財》:江蘇省的批量集中采購制度是在什么背景下實施的?
宋義武:實際上江蘇省實施批量集中采購直接的原因還是源于社會各方面對我們政府采購的關注和某些方面的壓力。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推行了這項改革。
具體來講,在政府采購工作之前,是部門單位自行采購,但是政府采購改革了這種采購方式。政府采購通過一套比較科學、合理、規范的制度去采購,通過專家評審選擇最佳的供應商,這個改革牽扯到部門利益格局的調整。所以社會各方面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有一些抵觸情緒和誤解。與此同時,政府采購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就是政府采購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有的部門、單位甚至是經辦人員不能夠理解,甚至可能會小題大作,人為地擴大負面影響,造成政府采購工作的壓力。
其實出現這種現象是有原因的,一個是由于政府采購制度采取專家評選的方法,而專家評選運用比較多的是綜合評價法,要考慮品質和售后服務,價格只是其中一項。在這種情況下,可能買的商品不是它的最低價格;再一個政府采購制度中有協議供貨的方式。這種方式便捷、高效,但弊端是出現采購人和供應商之間的私下交易,造成高價格采購。所以協議供貨方式,容易出現政府采購價高于市場價的問題。
出現了這些弊端后,有人就會大肆炒作,輿論影響很不好。于是,在2012年省人大的一位副主任帶著省人大各個部門的一把手來到財政廳,開展人大代表重點提案督辦,其中就有如何提高政府采購的競爭力,提高政府采購的公信力,并提出要實現政府采購價低于市場價的提案。有些省轄市的紀委也參與了這項工作,還規定如果發現政府采購價高于市場價的情況,就要扣采購中心的獎金。這些壓力對財政系統的影響比較深,也就是在2012年的背景下,我們感到政府采購改革是到下決心的時候了。
另外,當時還有一個背景,就是財政部出臺了有關制度,在中央國家機關推行批量集中采購試點并初見成效。
綜合以上兩點,在2012年江蘇省財政廳下決心,在省級推行政府批量集中采購改革試點。
《新理財》:當時文件的起草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
宋義武:當時,起草批量集中采購文件可謂是幾易其稿,反復征求意見。在品目選擇上,我們從問題最突出的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和打印機三個品種入手。過去各家自己規定型號,現在要轉成批量集中采購。換言之,就要把五花八門的型號規范成幾個標準。因此,把計算機按工作需求做成A、B、C、D四種型號,另加一個X型號。這是在A、B、C、D四種型號都不能滿足單位需求的情況下,采購人可以選擇X型號,X型號就是個性化。
并且江蘇省財政廳把這個方案又報到國家政府采購中心征求意見,在那里又是經過幾次修改,最后我們出臺了《關于開展省級部門單位部分辦公設備批量集中采購試點工作的通知》。
沖出阻力
《新理財》:出臺了《通知》之后,又遇到了什么難題?
宋義武:事實上,完成試點工作以后,問題也隨之而來。在第一批試點工作結束后,就出現了7個部門拒收貨品的情況。遇到這種阻力,首先是要了解問題的原因,及時解決。但是如果采購人的理由不充分,就要求那些部門理解支持政府采購工作。并且,在這個基礎上對這些部門做一些思想工作,這樣避免出現大面積的矛盾。
到2013年以后,批量采購工作基本上比較順利了。我們現在有一個初步統計,從2012年底試點開始,到2014年的第2季度,省級部門共執行批量集中采購19批。
《新理財》:從各省市的批量采購的情況看,外部阻力是批量采購發展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而江蘇批量集中采購工作是如何克服這些阻力的?
宋義武:其實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在實踐探索中得到的。在批量集中采購當中,我們遇到的首個問題,就是采購人在個性化方面有看法。雖然我們有A、B、C、D四種類型供部門選擇,但是各個部門在電腦的需求上,差異化程度比較大。所以我們有針對性設計了X型號。
第二個就是在售后服務方面,一些部門覺得不方便。因為過去是各部門直接和供應商訂合同,里面包括售后服務的條款。而政府批量集中采購是由采購中心組織采購,并集中簽訂協議,但是售后服務是要由供貨商為采購人提供,這里面隔了一層,確實有些不方便。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把售后服務作為一個重要考核條件。如果供應商在售后服務的環節中不好,那么下一年的評比就要扣分。
第三個問題就是時效性。在批量集中采購中,比如計算機是兩個月采購一次,但有些特殊情況需要急用,怎么辦?于是,2013年江蘇省財政廳進行了改革,建立了“公物倉”管理制度和“預采購”方式。比如政府采購中心在采購電腦產品的時候,會多采購10%左右,進行預采購,并將預采購的產品存入公物倉。如果在兩批采購之間,部門急需電腦,就由公物倉直接供貨,解決了時效性的問題。
總之,在今年下半年江蘇省財政廳會不斷擴大集中采購的范圍,對部門做進一步的宣傳、培訓、引導工作,讓部門理解和支持政府采購。既然要推行這個改革,我們就要改善自身的服務,就一定要想部門所想、采購人所想。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僅僅為了博得好名聲做事情。在做好政府采購工作的基礎上,要解決改革過程中部門單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部門單位會從內心里面支持批量集中采購工作。
敢于擔當
《新理財》:批量集中采購如果將來能夠發展壯大,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
宋義武:重點是進一步從輿論宣傳方面多做工作,讓大家能夠理解批量集中采購。批量集中采購不是簡單地采購人的轉換,而是機制的轉換,是由過去部門單位自由選擇轉為一種制度選擇。
另外,在批量集中采購工作中既要講質量,又要講效益;既要考慮到共性,又要考慮到個性。要把這些關系融合好,如果單講某一方面可能就出問題了。
最后,希望財政部能夠出臺一個關于推進批量采購的文件。江蘇省有13個城市,雖然已經有7個城市推行批量集中采購制度,但還有6個城市沒做。這就說明目前的文件,在力度方面還不夠。如果財政部能夠出臺一個指導性意見和操作辦法,我們地方就能夠明確做法了。
《新理財》:政府采購到年底的時候,如何進行績效評價?
宋義武:江蘇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每年都要對江蘇政府采購中心進行績效考核,大概有五大類考核,執行政策、服務質量、人員素質、廉潔自律、投訴建議等。分數還要向社會公示,發征求意見表。同時,省財政廳對各個市縣也要進行考核,市縣政府采購工作也有一套考核體系。整個考核過程,我們要請省審計部門、省監察部門、廳內的紀檢監察部門一起組成考核小組來監督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