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聰
摘 要:通信工程是電子信息化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信息化強國,因此職業教育類院校培養通信工程人才很有必要。本文簡單闡述了通信工程專業與職業教育課程在融合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通信工程 融合 問題
隨著當今科技時代的迅猛發展,信息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并成為了現代社會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因此,作為國內重要戰略性、先導性的支柱產業,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使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信息產業正在朝著合理化、科學化邁進,從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到技術設備的開發和完善,將產業結構的發展推向知識化、智力化、技術密集化。
在當代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通信工程作為一個基礎學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工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通信領域的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在職業教育類院校中的普及和推廣有很大的實用性和必要性,但在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應用性的融合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師資隊伍情況
從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看, 雖然教師的學歷水平有明顯提高,本科及其以上學歷的教師所占比例在不斷增大,但從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來看,教師隊伍的素質和結構仍較難滿足其需求。從現有的教師管理體制來看還存在制度不健全、特色不突出的問題,如對于教師的業務素質評定標準沒有充分體現時代特點和引導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教師培養體系滯后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步伐等等。這些都嚴重地阻礙了通信行業專業知識與職業教育并軌的進程。
二、教學模式差異
近幾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逐漸成為學校建設和發展的焦點,改進方式也從重規模到重質量,從重硬件到重軟件,學校的教學模式也從倡導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過渡,但在過渡的過程中仍存在目標不明確、方向不清晰的問題。職業教育與經濟建設緊密相連,必須要做到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構建學生成才并健康發展的培養模式。
三、實踐教學方面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實踐教學效果占職業教育教學效果的很大比例。只有處理好實踐與整體教學的關系,才能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才。實踐教育的良性發展不僅僅要求具備必要的硬件設備,更要注重在訓練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吸收知識并提高動手能力。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由于受資金或客觀狀況的限制,與現代通信技術相適應的實習實訓基地難以發展,同時缺少IT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參與,因此出現了學校教育與企業需求的斷層。
四、教材建設落后
教材是實現教育學的主要媒體。由于職業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適合時代需要的職業人才,因此,很多職業院校將開發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教材作為重要改革環節。近幾年,通信技術專業的教材建設有了極大的發展,教材中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特色方面都體現了現代通信技術和生產的發展水平,但在考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還存在較大缺口。筆者強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是從事生產、服務、技術、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應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和關鍵能力。
五、全面素質與職業能力培養欠缺
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勞動者的素質決定著綜合國力的強弱。從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來看,雖然職業院校已清楚認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性,也為了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開設了很多綜合素質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與實踐的聯系仍不夠緊密。
六、教學內容單一
職業教育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決定了其教學內容的設計結構和組織方向。目前職業教育針對這一理念所開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仍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和單一地強調系統性、完整性,而忽略了給學生留有探索空間。目前某種程度的統一教學現象,也使教學實施過程中對學生能力目標的詮釋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導致學生在校期間看似學習了很多本專業知識但到職業實踐中發現很少或根本用不上。
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是筆者在研究通信工程專業與職業教育類學院融合上發現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抓住以上幾點突出的問題進行定向改革和政策研究是很有意義的,希望能夠得到職業教育學者的關注,以便更好地在職業教育同類院校中建設通信技術人才培養教育體系,為我國成為信息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秦皇島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