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亮
摘 要:招生對處在欠發達地區、面向市場辦學、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技工學校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學校要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必須要有可持續的生源。招生政策應因地制宜,因時而變。
關鍵詞:技工學校 招生工作 形勢探析
筆者學校作為一所技工學校,地處欠發達的湖南邵陽市郊。學校執行面向市場辦學、自主招生政策。因管理體制因素,相對于中職學校,技校上無對口支援院校,下無穩定生源基地,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一、目前技校招生工作面臨的形勢
雖然近幾年學校都圓滿地完成了招生任務目標,似乎一切進展都很順利,但目前還存在以下值得警惕的現象。
1.招生區域狹窄
盡管招生對象在理論上可以不受區域限制,相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技工學校生源實際上主要來自所處地區。以筆者學校為例,歷年來外地生源占比不超過10%;而且在邵陽所屬區域中,生源分布也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市區、新邵、邵陽縣、洞口等地。筆者學校學生來源相對固定,且與其他學校生源高度重合,有限的資源必然加劇各校之間的招生戰。突破招生地域影響,提高外地生源數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在初中學生群體中知名度不高
相對而言,各類民辦學校給班主任招生勞務費用普遍較高,普通中學也有招生獎勵費用,各學校都在爭搶有限的生源。因公辦技校招生勞務費用在同類學校中相對較低,故對中學畢業班班主任吸引力不大,特別是鄉鎮中學,在目前鄉村教師待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招生勞務費用對他們來講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在偏遠的鄉鎮中學,甚至在部分縣城中學,由邵陽市教育局統一編印下發的初中升學指南根本就發放不到學生手中,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怎樣由班主任說了算。因教師三年才輪到一次畢業班班主任資格,受利益驅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愿意向學生宣傳介紹公辦技校。這些學生與班主任老師幾年的朝夕相處,對班主任老師的話深信不疑。學生在選擇就讀學校時,班主任老師的話對他們來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說一不二的。
3.受學歷和技能傳統觀念的影響
傳統的重學歷、輕技能觀念,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在農村根深蒂固,上技校被認為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子女成績再差,只要他愿意上高中,家長都要想方設法去滿足,這樣民辦和非重點高中很輕易地搶走了一部分生源,政府所要求的初中畢業生實現普高與中職升學五五分流的政策,事實上大打折扣。而現在農村的初中畢業生以留守兒童占多數,他們一般由祖父母撫養大,在家嬌生慣養,吃不了苦,依賴思想嚴重。爺爺奶奶也擔心他們外出學習生活不習慣。這部分學生一旦升入當地重點高中無望,寧愿就近在縣城找所差學校混日子,也不愿離開家鄉去接受可能更好的技能訓練。將來對他們來說似乎是很遙遠的事。
4.厭學情緒盛行
由于近幾年“民工荒”現象的出現,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大多數廠家提高了非技術工人的待遇,一些家長出現急功近利思想。認為讀不讀書都是一個樣,與其讓子女去上技校花錢、耽誤時間,還不如早點去沿海打工掙錢,減輕家里的負擔。尤其是女孩,覺得女孩遲早要嫁人,讓她早點去打工掙錢還能為家里做點貢獻。加之網絡游戲的風靡、近乎失控的網吧管理,使得大批中學生無心學習,整天沉溺在虛幻的世界里而迷失了自我,即使不去打工,也不想接受學校的束縛。
5.與中職學校的差距在縮小
隨著政府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各縣中職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逐步提升,對學生的吸引力逐漸增強。加之屬于教育部門管轄的先天有利因素,各地在招生政策上要求優先保證本地中職校的生源,技校要進校宣傳難度很大,經常只能打擦邊球,要搶在當地年度政策沒有出臺之前進行。
6.潛規則盛行,招生亂象叢生
在現有中職學校招生市場上,各類學校各自為政,自律性較差。一些學校為打好招生仗,不惜手段,使出各種招數,甚至搞栽贓陷害。明明是自己的學生出了事,卻張冠李戴到其他學校頭上來,混淆視聽;有些人干脆假借筆者學校的名義,肆意進行自我詆毀。這樣引起部分不明真相的家長的不滿,失去對學校的信任。在同一地域內,同學校招生人員之間也經常發生利益沖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甚至給后續招生留下了較嚴重的后遺癥。
7.同類學校生源爭奪加劇
因生源減少,邵陽周邊地區學校也在盡力擴大在邵陽的招生范圍,如永州的藍天職業學校等。市區學校也不甘落后,如邵陽市高級技工學校,從2011年秋季搬遷至原八五三一廠址辦學開始,辦學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也成為了生源的有力競爭者。其他學校也在奮起追趕,使出渾身解數,硬件不行軟件來補。如邵陽工業學校、計算機學校,他們的招生投入力度相對而言更大。
二、學校招生政策改革
在越來越激烈的生源爭奪戰中,我們要實現學校做大做強,保持可持續發展,唯有不斷改革,才能突破前進中的障礙,真正實現讓學生“招得來,留得住,出得去”,形成良性互動。按照打造“四先”新平臺的要求(辦學理念業內領先、辦學規模區域領先、辦學質量業內領先、辦學效益區域領先),要同步建設好學院的硬件與軟件環境,借助國家示范中職學校建設,把特色專業建成學校的品牌。大力實施人才培養戰略,讓“三力”(盡力改善辦學條件、著力提高辦學質量、努力辦學生滿意的學校)戰略真正深入人心。在處理好上述問題的同時,招生政策還須與時俱進,目前需考慮推進以下工作。
1.進一步擴大學院的影響力
結合邵陽地區當前農村仍以傳統農耕文化為主和基本普及家用電器的實際情況,生活在農村的主要是老年人、婦女和留守兒童,可利用假期組織師生有針對性地定期開展送技術、送溫暖、送知識等“三下鄉”活動,借助筆者學校的專業特長做些便民、利民之舉。傳統的新聞媒體無論是平面廣告,還是電視廣告在鄉下的影響力并沒有我們預期的那樣大,反而會因為廣告太多,疲勞效應明顯。我們必須創新宣傳手段,以農村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讓他們記住學校,效果可能更好。甚至可以考慮以幫扶形式,與某些鄉鎮學校建成對口支援聯系單位。
2.提前做足準備
在縣里有關初中畢業生政策沒有出臺之前,最好在初三上學期就要深入各中學調查摸底,摸清有意向的對象后,經常保持聯系,但不能頻繁造訪,那樣容易讓學生和家長產生反感。如能在同年級的學生中找到一兩個可靠的幫手,讓他去做工作,效果會好些,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現在的初中生喜歡結伴去上學,家長也樂見其成。
3.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
下鄉招生時,除了攜帶招生辦印制的宣傳資料外,還需要準備一些當地已在校就讀學生的照片,手機或數碼相機里保存一段校園主要景點視頻。讓受訪學生和家長最真實地感受學院氛圍,這樣勝過一千句蒼白無力的說詞。
當然,盡心盡力地做好在校學生的后續服務工作,讓他們去影響帶動周圍的人,樹立學校在當地人心中的良好形象,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招生宣傳方式。
(作者單位: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