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淑園
摘 要:我國旅游市場傳統的觀光旅游逐漸喪失其市場壟斷地位,代表現代旅游價值取向的“農家樂”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寵。農家樂旅游的發展,對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作用。本文認為,中國特色的農家樂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特色農家樂 旅游 經濟
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鎮化建設的健康發展,多元式休假制度日漸成熟,旅游者消費觀念的不斷提升。我國旅游市場正經歷著結構性升級,傳統的觀光旅游逐漸喪失其市場壟斷地位,代表現代旅游價值取向的“農家樂”成為旅游市場的新寵。
一、農家樂概述
農家樂在國外稱為“鄉村旅游”,起始于19世紀的歐洲,當初只是上流社會貴族的休閑娛樂活動,普通民眾很少參與。到了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旅游大國西班牙把鄉村家庭進行了一定的裝修改造,用以留宿過往客人,同時把農場、莊園進行規劃建設,提供伐木種樹、挖藕、養蜂、騎馬、登山、漂流、垂釣等活動,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這種方式大受歡迎,從而開創了世界鄉村旅游的先河。目前鄉村旅游在全世界得到提倡和發展,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發展勢頭。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國城市化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閑暇時間日益增多,休閑旅游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喧囂的都市,人山人海,空氣污染,環境質量差,加上生活和工作壓力大,人們渴望回歸自然,舒展身心。于是出現了由中國提出并發展起來的這種鄉村旅游新形式——農家樂,目前已經成為我國鄉村旅游中最有特色的新型產業,并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
二、農家樂發展的原因
“農家樂”是以農家為基本單位,借助自身的區域、資源、環境優勢,利用自家庭院、菜園、花圃、果園、農田等農業景觀和當地的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條件,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娛樂、勞動、住宿、飲食等服務的經濟實體。農家樂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因為其固有的經營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政府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機遇
2006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提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個主要的要求。國家旅游局將2006年全國旅游主題定為“2006中國鄉村游”,宣傳口號定為“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使已有的鄉村旅游項目得到明顯的提升和完善。
2.農家樂的幾大特點
農家樂是中國農民創出的一種新型的鄉村旅游形式,滿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旅游消費的需求,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1)突出“農”為基本的經營理念。包括農業、農民、農村,其中農民是經營的主體,農家活動是主要內容,鄉村是大環境。只有充分利用“三農”資源,發展以“農”字為核心的農家樂,才能使其具有“農”味的鄉村旅游。
(2)依托 “家”為基本的經營單元。農家樂一般應以家庭為單位,利用自家的房屋、土地、產品、人員發展農家旅游。所以,農家樂應體現“家”的形態,家的融合,家的溫馨,家的氛圍。
(3)提供 “樂”為經營的根本目的。農家樂應為游客提供“樂”的產品,它不僅包括打牌、卡拉OK、唱歌等,還應包括采摘、垂釣、參與農事和節慶活動,還包括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的展示和欣賞,讓游客樂在其中。
(4)迎合大眾的心理為經營目標。隨著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城市霧霾嚴重,空氣質量差,緊張的工作之余,人們渴望鄉村大自然的清新空氣,而農家樂可以提供在城市里享受不到的愜意與放松,不需要背起行囊出遠門,說走就能走,輕松易實現。
三、農家樂的發展類型
由于我國各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不同,文化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形成的農家樂類型也是多種多樣,主要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農家園林型
該農家樂是以家庭園林、花卉、盆景、苗木生產為特色,吸引游客前來觀光、賞景、休閑,購花木,同時提供餐飲、娛樂項目。如杭州蕭山新街鎮苗木生產基地,總面積達1600余畝,花木品種繁多,配套設施齊全。
2.花果觀賞型
該農家樂是以花卉、果品生產為主,利用果樹開花結果季節,吸引游客前來觀花、采果、品果、購果。如杭州太子灣春天的郁金香,是許多人一年中最期待和守候的“油畫景色”,每逢郁金香盛開季節,舉辦郁金香展。
3.民俗風情型
該農家樂是以民俗風情和民族村寨為特色吸引游客。如浙江麗水景寧畬族自治縣,是“長三角”唯一的少數民族文化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逢年過節吃糍粑,結婚或出門做客是戴鳳冠,后腦盤發髻,頭頂置銀箔包的竹簡,能體會到“吃畬家飯菜、賞畬族風情、聽畬族山歌”的真正樂趣。
4.餐飲養生型
該農家樂主要利用農村的優勢,提供原汁原味的價廉物美的當地特色農副產品和餐飲,吸引游客前來品嘗農家菜肴,體驗餐飲文化,達到養生健身的目的。如安徽肥西縣農興鎮的“老母雞湯”,浙江諸暨金大地休閑農莊的野生龜等。
5.自然生態型
該農家樂一般遠離大中城市,自然生態良好,山好、水好、空氣好,是城市游客回歸自然、感受生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如浙江臨安的“山水氧吧”,一到夏天會有很多人慕名前去避暑。
四、農家樂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我國農家樂作為一項新型產業,受政策扶持力度、經營業主素質及投入能力的制約,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很多。主要是有如下幾個方面。
1.政策扶持力度滯后
存在行業管理和規劃引導不到位的情況,業主融資貸款困難,社會負擔較重。缺乏統一的組織領導、經營標準和合理的收費價格,以及有效的管理和服務。
2.基建相對滯后,影響環境生態endprint
農家樂大都選在山區或是溪邊等生態環境的地方,容量有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環衛條件差,安全缺乏保障,影響開發和旅游質量。
3.產品品位不高
目前農家樂總體上檔次不高,多數處于提供旅客的吃飽、睡覺階段,在“吃好、睡好、樂好”上沒下功夫,特色不夠鮮明。
4.服務員素質參差不齊,文化素質欠缺
農家樂一般都是以家庭式經營為主,從業人員缺少專業系統培訓教育,服務意識和技能差,影響經營導致餐飲住宿等不規范,不能讓旅客產生回到“家”的感覺。
五、農家樂的經濟效益
我國農家樂旅游的發展,對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作用。
一是農家樂是充分利用農業、農民、農村“三農”資源,有助于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副產品的價值。同時農家樂旅游業發展,還帶動了農村的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變,形成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是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民致富。農家樂的發展,為農產品的直接銷售找到了市場,實現了農業增產增收。有的農民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參與農家樂服務活動,亦農亦游,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挖掘和保護了鄉村民俗文化。鄉村文化是農家樂發展的靈魂,也是吸引游客最具鄉土味的資源。農家樂旅游業的發展,使當地農民更加注重對當地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護,使幾千年鄉村保存的古老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四是促進了農村環境的變化。為了吸引游客,當地政府更加注重對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整治。通過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更重要的是提高農民的生態環境意識,促進可持續發展。
六、農家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對策
農家樂旅游是中國制造,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新型鄉村旅游形式,它的出現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農民對農業和農村旅游價值的新認識和新觀點,對中國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堅定方向,打響“農家樂”鄉村旅游品牌。我們要愛護這個品牌,豐富這個品牌,發展這個品牌。堅定“農家樂”這個品牌意識,不能因為當前一些農家樂發展中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而動搖“農家樂”這個鄉村旅游的品牌和發展方向。
第二,積極引導統籌規劃,讓其走上規范經營、有序發展的道路。政府應幫助制定“農家樂”發展規劃,積極引導,政策支持,改變農戶分散經營、單打獨斗的狀態,而應在農家的基礎上,實行統一領導,聯合經營,設計適合游客需要的旅游產品,完善農家基礎設施,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制定規范管理和發展措施,為發展農家樂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搞好培訓,加強經營管理。農家樂作為一項新興產業,主體是農民,必須提高農民的業務素質,加強對他們的業務經營培訓,讓他們學習一些基本的旅游服務和管理知識,提高他們從事農家樂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抓好管理,制定農家樂旅游的地方行業標準;對符合行業標準的農家樂辦理相關證照,合法經營;制定農家樂質量評定標準,按照標準進行質量評定,規范市場秩序。
第四,注重宣傳,擴大影響。一是建立農家樂網站,在網上促銷;二是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促銷;三是制作宣傳標語牌、辦宣傳欄等方式宣傳促銷;四是舉辦農家樂主題論壇;五是借助名人效應開展促銷;六是可以采取多種優惠措施吸引廣大青少年,可以開辟成為青少年農村社會實踐基地。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農業歷史悠久,農業人口眾多,農業資源豐富,農村文化濃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家樂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農家樂在中國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從長遠來看,如果再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中國的“農家樂”這種鄉村旅游形式將會從中國走向世界,將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級“農家樂”。
參考文獻:
[1]郭煥成.我國農家樂發展現狀、趨勢與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1.
[2]郭煥成.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態勢與前景[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9.
[3]甄先堯.中國農家樂[M].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諸暨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