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東北大學 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4)
威廉·莫里斯與中國唐朝植物紋樣的對比研究
劉莎
(東北大學 藝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4)
植物紋樣作為藝術設計的重要組成要素。本文著重表現威廉.莫里斯在植物紋飾設計方面與我國唐朝的植物紋樣設計作品的異同,主要從歷史背景、紋樣的造型樣式、顏色等來敘述。在今后的設計中結合威廉.莫里斯在植物紋樣設計與唐朝植物紋樣作品中特點,在此基礎上創新,賦予紋樣設計新的內涵。
植物;紋樣;花卉
(一)威廉·莫里斯的設計思想
威廉·莫里斯提出設計民主,并強調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是為人民服務的,設計工作必須是集體活動。反對機械化批量生產,認為手工制品更藝術化。在產品裝飾上,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古典主義復興的設計,提倡藝術與技術結合。
(二)威廉·莫里斯植物紋樣設計的特點
1.師法自然。在紋樣設計中,莫里斯設計的樣式達到與自然平衡。莫里斯的設計紋樣與植物形態相協調。莫里斯的圖案結構很有特色,植物的枝蔓、枝干等為平面圖形,細節比較豐富,花鳥比較寫實,形象逼真。
2.紋飾設計的統一完整性。莫里斯接受歐洲中世紀以及東方藝術的影響,提倡浪漫、自然、華美的風格,主張以二度空間的形式,采用線條勾勒花紋和平涂的色彩結合的表現手法。作品結構嚴謹,并極具裝飾趣味,體現生命與秩序的和諧統一。
(三)威廉莫里斯植物紋樣圖案的造型
1.菱形結構線。莫里斯表現在圖案中的幾何形結構線,用枝條和花葉的纏繞形成的幾何形去組織圖案整體的結構,給人的視覺效果是飽滿、整齊、緊湊、無限延展感。
2.傾斜結構線。莫里斯認為由枝條構成的斜線也是設計的基本結構。他在構圖中采用對角的設計,對斜線結構的強調,形成了他圖案設計中傾斜風格時期。
(一)唐朝植物紋樣分類
1.寶相花紋。寶相花是在自然界的牡丹花等的花苞、花朵以及葉片形狀的基礎上,經過加工設計組成的植物紋樣。又叫做“寶仙花”。
2.卷草紋。卷草,又稱“唐草”,是唐朝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裝飾紋樣之一。這種由多種植物所組合構成,以蜿蜒、波浪的形態,有節奏的裝飾構成,表現出生命活力的意境。
(二)唐朝植物紋樣的特征
1.唐朝植物紋樣的造型。大唐民族文化多元,這種文化氛圍表現在造型藝術上就是崇尚健康、渾圓的審美風格,以線或紋樣的節奏和層次營造畫面的美感。
2.唐朝植物紋樣的構圖。紋樣的構圖端莊穩重,可分為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中心式對稱圖形,向外層層發散,一種是相對較自由的結構,但整體結構具有規律性。
3.唐朝植物紋樣的色彩。唐朝的植物紋樣附著于各種物質之上,運用對比色、補色、多色以達到絢麗濃郁的效果,又常在色彩中加飾金銀,以求輝煌。
(一)兩者的相同點
1.植物紋樣與自然平衡。威廉·莫里斯植物紋樣和唐朝植物紋樣所體現出的原則是源于自然,融于自然,人與自然和睦共處,從自然中獲得審美情趣與心理平衡。
2.植物紋樣題材。兩者的植物紋樣題材多以花卉、植物蔓藤為主,表現其飽滿充實的完美形態。
(二)兩者的不同點
1.時代背景不同。莫里斯設計的裝飾紋樣都采用自然元素作為裝飾動機,使人們在感官上遠離了大工業時代的喧囂,暫時回歸了自然質樸的生活狀態。唐朝是文化交流活躍、經濟繁榮的時期,人們在審美領域逐漸擺脫宗教意識和神化思想的束縛,在裝飾紋樣藝術上唐朝紋樣表現為造型完美、形象豐滿、線條柔和,著重于自然寫實與精神刻化,從而獲得思想上的解放。
2.紋樣顏色的不同。莫里斯植物紋樣設計通過色彩的明度、純度及色相的對比產生一種視覺效果。具有層次感。色彩的變化能夠烘托主題。唐代植物紋樣的色彩幾乎不受技術的限制,織物多采用復色。常用金色、白、橘黃、深棕、寶藍及墨綠色線等色彩。
3.紋樣作品的真實性。威廉·莫里斯的植物紋樣設計寫實、逼真。唐朝的植物紋樣會結合象征性的動植物而創造,內容真實而又有幻想,具體而又抽象。
(一)古典植物紋樣和現代設計的結合
傳統的植物紋樣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元素與符號。在現代設計中,我們應選用唐代植物紋樣和威廉·莫里斯的植物紋樣設計作為創作單元,來挖掘與現代設計產品、圖形相適應的關鍵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意,以此達到古典與現代的融合。
(二)自然主義對當代設計的啟示
如今工業化的發展,使得人們越來越偏離自然,那么那種回歸自然的心理就越來越迫切,人們的內心崇尚自然。在設計中加入自然風格,也會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保持一種生態的平衡性。
結合我國唐朝時期的植物紋樣和威廉·莫里斯所創作的植物紋樣作品,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研究歷史文化,具有文化價值。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繼承,以緩解和解決現代設計中面臨的一些問題,激發了我們的創作熱情。
J05
A
1005-5312(2014)17-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