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軍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是針對八年級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在學習了VB基礎知識,并能對邏輯和循環語句熟練應用的之后,對程序設計一次新的認識,在程序設計“思想”的一次提升并能從中能知道算法是程序的靈魂。
二、教材內容分析
“算法”是8年級第11章第5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對VB有一定了解,并能應用邏輯和循環語句編寫程序來解決簡單問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算法的優劣直接影響程序運行的速度(程序的質量),理解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學會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的算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性,并能夠用自然語言、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2)知道算法有優劣之分,能有意識的設計和篩選算法,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優化算法。
[創新與行為]
引導學生在設計算法時先模仿再改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用優化算法的思想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優化思維力。
教學方法:講解、演示、討論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算法在程序中的重要性,并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算法。
教學難點:抽象化實際問題,并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華羅庚的《統疇方法》大家學習過嗎?講的是燒水泡茶的事,泡茶需要做四項工作,洗水壺(2分鐘)、洗茶杯(3分鐘)、準備茶葉(1分鐘)、燒開水(10分鐘)。那你怎么泡茶?有幾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除此,我們日常生活中做飯,是不是也可以合理安排各個洗菜做飯的環節來節省時間?通常你會怎么做?(師生討論)
我們剛才討論了解決方問題的不同方法和步驟,如果我們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稱之為算法,那么同學們發現各個不同的算法效率也不盡相同。生活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尋找更好的算法。在計算機程序中,算法就更重要了,簡單點說,好的算法讓程序運行更快,不會“卡機”。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并感受不同方法所導致的效率。引出為何要進行算法研究并優化算法。]
2.新課
1)算法的重要性
找數字(猜數游戲)
這個游戲大家玩過嗎?老師寫下一個在1-100之間的整數,你猜一個數字,老師通過回答大還是小,最終確定你的數字是否和之前寫下的數字一致,猜的次數少者勝出。這是我們玩過的游戲,你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猜測的?說說你的想法。
順序查找,隨機查找,二分法查找(黃金分割點)……
思考:你覺得哪種算法比較好?為什么?
光纖的損壞查修,通常都是采用黃金分割點的方法來快速完成損壞點的確定。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應用。
[探研]1+2+3+……100=?(小高斯) 大家都能一口報出答案。小高斯就是采用了最優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1+3+5+……+2013=?你能想到什么更優算法?
(師生論論)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都說出了不同的算法,我們這種算法,都是用口頭語言的方式表述的,我們把這種算法描述方法稱之為“自然語言”。
[通過實例,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并能體會到算法優劣對解決問題效率上的影響,進而理解算法的重要性。]
2)如何描述算法
記得冬天,有一網友簽名:“期待下一場雪。”大家說說之前有沒有下過雪?(生討論)
請大家寫出“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大家寫的是否一致?為什么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用自然語言語言描述算法雖然通俗易懂,但有時并不嚴謹,在計算機上,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算法——流程圖。它能直觀、簡潔地描述問題,并且邏輯關系清晰。
[通過對自然語言描述問題時局限性和歧義性的感覺和體會,引出流程圖,并激發學生流程圖學習的興趣,以期待流程圖到底如何比自然語言更優越。]
流程圖就是用圖形符號來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它用規定的幾種符號來表示各個處理過程。(教材P115)
師生嘗試用流程圖來繪制“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過程略)
3)練習
用流程圖來描述順序“找數”,你還能用二分法來描述找數嗎?
課內練習:任意輸入二個數,判斷較大的數,并用VB完成程序。
擴展練習:嘗試用流程圖來技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過程。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流程圖,培養學生用流程圖算法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總結
知道算法的重要性,并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在課前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通過經典的“泡茶”案例和猜數游戲,學生對算法在程序質量上的影響,理解的相對較好,加上師生對生活中做飯等類似的常見案例的討論與分析,更有助于學生對優化算法思想的認識和理解。談不上一節課就能培養學生對解決解決問題靈活采取優化的能力,至少應當有此意識,并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竭盡所能的朝這方面努力,盡可能地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流程圖一塊,練習的還不到位,時間和量都是有所欠缺的,不過本節內容有2課時,在下一課時盡可能安排多一些的練習,鞏固和加強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邊城中學)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是針對八年級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在學習了VB基礎知識,并能對邏輯和循環語句熟練應用的之后,對程序設計一次新的認識,在程序設計“思想”的一次提升并能從中能知道算法是程序的靈魂。
二、教材內容分析
“算法”是8年級第11章第5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對VB有一定了解,并能應用邏輯和循環語句編寫程序來解決簡單問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算法的優劣直接影響程序運行的速度(程序的質量),理解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學會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的算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性,并能夠用自然語言、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2)知道算法有優劣之分,能有意識的設計和篩選算法,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優化算法。
[創新與行為]
引導學生在設計算法時先模仿再改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用優化算法的思想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優化思維力。
教學方法:講解、演示、討論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算法在程序中的重要性,并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算法。
教學難點:抽象化實際問題,并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華羅庚的《統疇方法》大家學習過嗎?講的是燒水泡茶的事,泡茶需要做四項工作,洗水壺(2分鐘)、洗茶杯(3分鐘)、準備茶葉(1分鐘)、燒開水(10分鐘)。那你怎么泡茶?有幾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除此,我們日常生活中做飯,是不是也可以合理安排各個洗菜做飯的環節來節省時間?通常你會怎么做?(師生討論)
我們剛才討論了解決方問題的不同方法和步驟,如果我們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稱之為算法,那么同學們發現各個不同的算法效率也不盡相同。生活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尋找更好的算法。在計算機程序中,算法就更重要了,簡單點說,好的算法讓程序運行更快,不會“卡機”。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并感受不同方法所導致的效率。引出為何要進行算法研究并優化算法。]
2.新課
1)算法的重要性
找數字(猜數游戲)
這個游戲大家玩過嗎?老師寫下一個在1-100之間的整數,你猜一個數字,老師通過回答大還是小,最終確定你的數字是否和之前寫下的數字一致,猜的次數少者勝出。這是我們玩過的游戲,你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猜測的?說說你的想法。
順序查找,隨機查找,二分法查找(黃金分割點)……
思考:你覺得哪種算法比較好?為什么?
光纖的損壞查修,通常都是采用黃金分割點的方法來快速完成損壞點的確定。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應用。
[探研]1+2+3+……100=?(小高斯) 大家都能一口報出答案。小高斯就是采用了最優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1+3+5+……+2013=?你能想到什么更優算法?
(師生論論)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都說出了不同的算法,我們這種算法,都是用口頭語言的方式表述的,我們把這種算法描述方法稱之為“自然語言”。
[通過實例,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并能體會到算法優劣對解決問題效率上的影響,進而理解算法的重要性。]
2)如何描述算法
記得冬天,有一網友簽名:“期待下一場雪。”大家說說之前有沒有下過雪?(生討論)
請大家寫出“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大家寫的是否一致?為什么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用自然語言語言描述算法雖然通俗易懂,但有時并不嚴謹,在計算機上,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算法——流程圖。它能直觀、簡潔地描述問題,并且邏輯關系清晰。
[通過對自然語言描述問題時局限性和歧義性的感覺和體會,引出流程圖,并激發學生流程圖學習的興趣,以期待流程圖到底如何比自然語言更優越。]
流程圖就是用圖形符號來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它用規定的幾種符號來表示各個處理過程。(教材P115)
師生嘗試用流程圖來繪制“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過程略)
3)練習
用流程圖來描述順序“找數”,你還能用二分法來描述找數嗎?
課內練習:任意輸入二個數,判斷較大的數,并用VB完成程序。
擴展練習:嘗試用流程圖來技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過程。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流程圖,培養學生用流程圖算法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總結
知道算法的重要性,并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在課前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通過經典的“泡茶”案例和猜數游戲,學生對算法在程序質量上的影響,理解的相對較好,加上師生對生活中做飯等類似的常見案例的討論與分析,更有助于學生對優化算法思想的認識和理解。談不上一節課就能培養學生對解決解決問題靈活采取優化的能力,至少應當有此意識,并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竭盡所能的朝這方面努力,盡可能地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流程圖一塊,練習的還不到位,時間和量都是有所欠缺的,不過本節內容有2課時,在下一課時盡可能安排多一些的練習,鞏固和加強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邊城中學)
一、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是針對八年級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在學習了VB基礎知識,并能對邏輯和循環語句熟練應用的之后,對程序設計一次新的認識,在程序設計“思想”的一次提升并能從中能知道算法是程序的靈魂。
二、教材內容分析
“算法”是8年級第11章第5節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對VB有一定了解,并能應用邏輯和循環語句編寫程序來解決簡單問題。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算法的優劣直接影響程序運行的速度(程序的質量),理解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學會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的算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性,并能夠用自然語言、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2)知道算法有優劣之分,能有意識的設計和篩選算法,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了解算法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算法是程序的靈魂”,并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有意識地優化算法。
[創新與行為]
引導學生在設計算法時先模仿再改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用優化算法的思想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良好的優化思維力。
教學方法:講解、演示、討論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算法在程序中的重要性,并能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算法。
教學難點:抽象化實際問題,并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華羅庚的《統疇方法》大家學習過嗎?講的是燒水泡茶的事,泡茶需要做四項工作,洗水壺(2分鐘)、洗茶杯(3分鐘)、準備茶葉(1分鐘)、燒開水(10分鐘)。那你怎么泡茶?有幾種方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除此,我們日常生活中做飯,是不是也可以合理安排各個洗菜做飯的環節來節省時間?通常你會怎么做?(師生討論)
我們剛才討論了解決方問題的不同方法和步驟,如果我們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稱之為算法,那么同學們發現各個不同的算法效率也不盡相同。生活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尋找更好的算法。在計算機程序中,算法就更重要了,簡單點說,好的算法讓程序運行更快,不會“卡機”。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并感受不同方法所導致的效率。引出為何要進行算法研究并優化算法。]
2.新課
1)算法的重要性
找數字(猜數游戲)
這個游戲大家玩過嗎?老師寫下一個在1-100之間的整數,你猜一個數字,老師通過回答大還是小,最終確定你的數字是否和之前寫下的數字一致,猜的次數少者勝出。這是我們玩過的游戲,你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猜測的?說說你的想法。
順序查找,隨機查找,二分法查找(黃金分割點)……
思考:你覺得哪種算法比較好?為什么?
光纖的損壞查修,通常都是采用黃金分割點的方法來快速完成損壞點的確定。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應用。
[探研]1+2+3+……100=?(小高斯) 大家都能一口報出答案。小高斯就是采用了最優的算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1+3+5+……+2013=?你能想到什么更優算法?
(師生論論)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都說出了不同的算法,我們這種算法,都是用口頭語言的方式表述的,我們把這種算法描述方法稱之為“自然語言”。
[通過實例,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并能體會到算法優劣對解決問題效率上的影響,進而理解算法的重要性。]
2)如何描述算法
記得冬天,有一網友簽名:“期待下一場雪。”大家說說之前有沒有下過雪?(生討論)
請大家寫出“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大家寫的是否一致?為什么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用自然語言語言描述算法雖然通俗易懂,但有時并不嚴謹,在計算機上,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算法——流程圖。它能直觀、簡潔地描述問題,并且邏輯關系清晰。
[通過對自然語言描述問題時局限性和歧義性的感覺和體會,引出流程圖,并激發學生流程圖學習的興趣,以期待流程圖到底如何比自然語言更優越。]
流程圖就是用圖形符號來描述解決問題的過程。它用規定的幾種符號來表示各個處理過程。(教材P115)
師生嘗試用流程圖來繪制“將a加b除以a減b的值賦給x變量。”(過程略)
3)練習
用流程圖來描述順序“找數”,你還能用二分法來描述找數嗎?
課內練習:任意輸入二個數,判斷較大的數,并用VB完成程序。
擴展練習:嘗試用流程圖來技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過程。
[通過學生自主設計流程圖,培養學生用流程圖算法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總結
知道算法的重要性,并能用流程圖來描述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在課前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通過經典的“泡茶”案例和猜數游戲,學生對算法在程序質量上的影響,理解的相對較好,加上師生對生活中做飯等類似的常見案例的討論與分析,更有助于學生對優化算法思想的認識和理解。談不上一節課就能培養學生對解決解決問題靈活采取優化的能力,至少應當有此意識,并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竭盡所能的朝這方面努力,盡可能地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流程圖一塊,練習的還不到位,時間和量都是有所欠缺的,不過本節內容有2課時,在下一課時盡可能安排多一些的練習,鞏固和加強用流程圖來描述算法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句容市邊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