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首磊
眾所周知,初中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對于生物學科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目前很多一線初中生物教師對于實驗教學并不是非常重視,他們僅僅把生物實驗當作得出結論的一個重要手段,卻并未對生物實驗教學投以足夠的重視,沒有讓學生有效的從生物實驗中獲得成就感,沒有讓初中生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得到很好的情感體驗……那么,究竟如何有效進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課前準備,規范操作步驟
對于每一次生物實驗,教師在之前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對實驗教學進行精心的預設。要思考和考慮到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問題。有備才可能無患。在具體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放任他們自由去做實驗。尤其是對一些難度較大的生物實驗,我們教師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加以引導,嚴格規范他們的實驗操作步驟,便于實驗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取得理想的實驗結果。
【案例】:組織學生對“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蛋自質的鑒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還原”實驗進行操作的時候,這些實驗操作相關簡單,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試劑配置就可以。但是,在實驗之前,教師仍然需要對實驗所需要的材料進行認真的檢查,以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除此之外,在具體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在黑板上寫下詳細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步驟完成。在這里最為重要的是,為了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步驟,教師在實驗之前必須要做演示實驗,讓學生明晰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如果沒有做好上述幾個方面,很容易會讓我們的生物實驗教學陷入尷尬的境地。
不僅是課堂生物實驗如此,對于課外生物實驗也一定要嚴格要求同學們規范自己的實驗操作步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快速的取得理想的實驗結果。才能真正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改進課本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初中生物教材中設計了很多實驗,但是我們有可能發現部分生物實驗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并未起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提高生物實驗的效果,我們不妨適時的對教材中的生物實驗進行改進,讓實驗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易行。
【案例】:在組織學生對《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進行操作的時候,我發現鼠婦太難以控制,鼠婦對于振動、聲響以及光等都可能產生反應。為了有效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我經過反復的研究,決定采用蚯蚓來代替鼠婦,因為與鼠婦相較而言蚯蚓更容易控制,并且蚯蚓對光的反應也十分敏感。如果采用蚯蚓代替鼠婦的話,大約1分鐘左右就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效果。經過這樣的實驗改進,同學們進行實驗的時候也更容易操作,取得的實驗效果也更加明顯。對于初次接觸生物實驗的初中生來說,這樣的實驗也更有利于激發他們完成實驗的自信心,增強了他們成功的體驗。對于激發初中生的生物實驗學習興趣也是非常有利的。
教材中的很多實驗我們教師并不一定要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完成。為了提高實驗效果,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進也未嘗不可。正所謂教無定法,教師不能陷入教材的固定模式當中。要勇于創新、勇于實踐。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設計生物實驗,優化學生體驗
初中生物教材中雖然安排了很多生物實驗,但是具體到我們的生物課堂教學,這些實驗還是遠遠不夠的。為了增強學生的生物知識體驗,鞏固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我們適當的還需要設計一些生物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掌握相關的生物學知識。
【案例】:執教《人的生殖》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自己用廢布做了幾個包裹,里面讓學生裝了大約7、8斤重的書,然后把這些包裹綁在學生腹部,讓他們輪番體驗這種感受。綁上這些包裹之后,我要求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走路、掃地、系鞋帶等等。同學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行動的不方便。由此他們也體驗到了孕婦的不容易。在讓同學們談感受的時候,李華同學說:“我現在才知道我媽媽懷我的時候有多么不容易,以后我一定要加倍對我媽媽好!”王剛同學說:“以后我在公交車上看到孕婦的時候一定加快給她們讓座,他們真的是太辛苦了!”……聽到學生的種種表達,也讓我感覺到非常欣慰,看來這次實驗的效果達到了理想的狀態。
由上述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設計生物實驗對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多么重要。它可以幫助初中生更好的學習和體驗相關的生物學知識,這一點光靠教師講述是很難達到的。因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開動腦筋,設計出一些符合教學主旨的生物實驗,優化學生的知識體驗。
四、結語
生物實驗教學是我們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們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要對生物實驗教學投以高度的重視:做好課前準備,規范操作步驟;改進課本實驗,增強實驗效果;設計生物實驗,優化學生體驗。相信只要做好上述幾個方面,我們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效率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西靖西縣龍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