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愛紅
【摘 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賴于一定意義上的情感支撐,教育教學當不例外。情感教學意義上的課堂教學話題思考研究者頗多,其結果可以說是百花盛開。本文作者從教初中物理,對這門比較抽象而又深奧的學科課程教學如何賴于情感有其比較獨到的思考,對我們廣大一線教師有其啟迪意義。
【關鍵詞】物理課堂;情感滲透;策略思考
一、教師情感投入需求關注學生學習的互助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課程,知識比較深奧、抽象,比較多的需要學生通過親歷自身的實踐才能得以感受、感悟。物理的實踐又往往需要力避單槍匹馬的孤立操作,相互之間的合作操作對獲取知識、技能都顯得比較有意義。但平時的物理教學實踐則讓我們形成這樣的感覺:初中學生進行物理實踐的合作互助其本身還未曾明確合作所具有的深刻意義,在合作上表現出兩方面的傾向,要么就是根本不去理睬,要么就是去表面上應付。從這個意義上說就十分需要我們以自己的情感去引領,以情去換取學生相互之間互助的欲望。但必須解決一個偏向性的問題,那就是不能談起合作就是簡單意義上的替換。我們可以將學生去合理搭配,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取長補短;我們也完全可以在師生之間交流互動時,教師本身要故意去壓低嗓門兒,佯裝吞吞吐吐,留給學生去解決老師還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發展水平、興趣愛好總是有所不同的,對物理現象總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上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正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流與合作學習的契機,我們也不得不去承認,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時還完全會出現“青出于藍而藍于青”的看似不太正常的現象,初中學生中也偶爾會在物理現象、物理問題上能夠發表我們老師所未曾發現的見解,給我們老師以深刻意義上的啟迪,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只有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去尋找實例,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了,相互之間則可毫無保留地介紹各自的收獲,每個小組長把自己小組收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信息甚至成功的實驗表演,推薦給全班同學,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
二、教師情感投入需求關注學生學習的探究
物理教育教學實踐比較具有實在意義的告訴我們:學生學習物理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只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去探究物理現象、探求物理知識,才能使物理課堂教學成為一個個學生主體性活動得以豐富性的展開與整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和技能,又可以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培養出初步的探究能力。作為我們物理老師所要做的應當很簡單,但一定要是相當熱情的,那就是以豐富而又良好的情感為學生提供探究的可能和時空。一些日常信息是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會中的有趣事例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和學習的激情,而濃厚的興趣能激勵人不斷的進行探索,從而產生探究的動力。平時的教學我們如果去借鑒“生活世界”的信息,讓學生體驗探究細致入微的生活,走出課堂,走近生活,學生會對生活中的物理興趣盎然的。如學習《大氣壓強》,讓學生聯系自己所親歷過的打吊針的情形思索新的發現。(1)輸液瓶口插了兩根管子。(2)藥瓶要吊在高處輸液,瓶如果掛得太低,或輸液瓶里沒有了藥液,血會倒流(3)藥瓶中的藥液是勻速滴注的,速度可以調的。(4)心臟有毛病的人液速過快會使心臟承受不了。學生的這些發現對于物理科學已不是什么新鮮的內容,但對我們初中學生而言卻是感到新鮮而又愉快的,因為他們畢竟是自己發現的。雖然他們還不夠知曉其中的道理,但他們是在極力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發現的。作為學生的發現應當是探究的開始,沒有發現有怎談得上探究。對學生的發現我們需要的是熱情鼓勵或引誘,對學生的發現必須作高度的評價。
三、教師情感投入需求關注學生學習的創造
物理課程教學,物理課堂的教學作為我們必須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尤其必須關注的是初中學生在具體學習活動中創造性與主動性人格的培養。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創新和創造,必須賴于一定的氛圍,這氛圍應當是學習時的氛圍和平時教師與學生的親近度。首先,我們的課堂教學都在新教育理念下實施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形式的一種教學活動,小組的組成必須是異質型的,力求成員在性別、成績、能力、背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合作學習是以教學動態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資源的一種教學活動,教師也要和學生保持互動。教育教學實踐比較有意義地告訴我們:教師在學生進行互動時,不做旁觀者,也做積極的參與者;不做固定的參與者,去做流動的參與者;不做發號施令的參與者,去做積極傾聽的參與者。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的探究才是真實而有意義的。教育教學的實踐同時也這樣比較有意義地告訴我們:學生的發現和創造對少部分學生而言還不是外顯的,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學生,他們對物理現象不是沒有發現,而是其沒有膽量去暴露自己的發現。作為教師對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懷有特殊的情感,尤其必須與這些學生去個別性的合作,這樣的合作可以比較容易地發現他們的創新和創造。
【參考文獻】
[1]梁旭.中學物理教學藝術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2002
[3]王旭飛.研究性學習導航.東北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先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