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新教學大綱對小學生語文寫話提出的要求是:“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寫下來。”根據這一要求,我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早期的嚴格的寫話訓練,有效地促進學生寫話能力的提高。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興趣培養
小學生具有愛玩、喜動、好奇和憑興趣做事的心理特征。教師應把學生這些特征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并以此為題材,使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作文,讓學生在玩中說話,在樂中寫話。如:教學《春天的手》一課,我設計了達樣一個環節,春天的手還撫摸過哪里?那里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們都有些什么新發現?學生們各抒已見,就在他們說得興奮時,我煞住話題,用同情的口吻說:“真遺撼,許多想說的小朋友沒有辦法在這里說。可是老師真想知道大家的見聞,怎么辦呢?”許多學生都想到了用寫的辦法記下來,讓老師慢慢看。于是,我肯定了學生的想法。我對學生提出了每天都寫寫當天的發現的要求,并教給他們日記格式,發給每人一個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寫下“每天都有新發現”。這樣,學生的寫話興趣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閱讀積累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只對動感強的事物或事情過程中動感強的點敏感,注重的過程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所以,在語言表達和積累方面,首先要增強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如反復讀文后,提出學生覺得哪一段或哪些句子寫得美,美在哪里,引發學生討論、思考;然后教師作出一些必要的提示和總結,讓學生再品讀。久而久之,學生便有了一定的語言審美能力。其次,我在指導課外閱讀時,首先加大閱讀量,以注上拼音的課外讀物為主,以《好兒童》、《小學生周報》等報刊為輔。每天我帶領學生認真閱讀,圈畫出好伺佳句,背誦富有童趣或富有哲理的小詩歌,表演童話小品等,變單一的、毫無目的看書為豐富多彩的語言積累進程。這些活動,既擴充了他們課外閱讀量,也為寫話訓練儲存了資源。
三、模仿寫話
“模仿”在學生初始的寫作階段是經常使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級語文教科書中所選課文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貼近兒童的生活。另外,教材中的語言敘述方式也很巧妙,我便讓孩子模仿串編,這樣不但學會了寫的技巧,還能培養寫的能力。如學習《我長大了一歲》,孩子們仿照書中句式編出了一首首兒歌。如:“小草,小草。看見我不要低頭,再也不惹你們了,我長大了一歲。”“爸爸,媽媽,不要操心,再也不惹你們生氣了,我長大了一歲。”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巧妙地利用書中的句式表達出來,學生在仿照中掌握了寫的方法。另外,低年級的仿寫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在學習課文時教會學生發現常見的文路構思,并有意識地依照這種思路來行文。
四、資源利用
我除了憑借教材寫話,還充分利用生活中蘊藏著的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寫話訓練。如每年都有很多節日,學生們很樂于把在節日中的見聞和感受寫下來,交流給小伙伴們。學生天生活潑好動,參加活動是每個學生最開心的事了。每天學習我都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角色表演、畫面比賽、自理活動等。活動搭建了學生鍛煉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活動之后,再把活動的經過寫下來。能在寫的過程中不斷回味活動的樂趣,也就覺得寫也很有意義,為寫提供了依據。一次,班里有一名學習不起眼的同學,他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張精致的賀卡,我便在班上展示了他的作品,大家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我立即提醒他:你把自己怎么制作的過程寫下來,把這個方法教給大家好嗎?他自信地拿起了筆,專心地寫著,最后,這次寫作成了他最好的“大作”。
五、創意表達
怎樣才算創意表達?我認為“寫自己所想”本身就是一種創意,對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要求不宜太高,只要將自已與別人不同的、有新奇的、有新意的或新發現、新感受、新想法寫下來就是創意表達。學生往往會在剛開始時局限于寫作對象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變”字入手。
首先,變文章的開頭、結尾。其次,變文章的立意。像同是寫媽媽的愛,有的同學寫媽媽冒雨送自己到醫院看病,而有的同學寫媽媽關心自己的學習……課文《媽媽的愛》就把媽媽的愛寫成清涼的風、滴滴的淚、責備的目光等,這立意就有所不同。這種“另辟蹊徑”的寫法就屬其中的一種。所以,我在授課時就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立意的多重角度,寫話前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表現同一種事物。如:我在班中組織了一次吹泡泡比賽,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吹泡泡時的表情、動作,泡泡的大小、色彩,圍觀者的神態,自己的感受及想法等,并鼓勵學生用日記、詩歌、故事等不同形式來體現這一游戲。
六、評價激勵
對學生寫話的評價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現有的寫話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寫話的熱情,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以求不斷提高寫話的水平。因此,除了在寫話本上寫出熱情洋溢的鼓勵話語外,我還動手編發了《快樂園》的班報班刊,讓他們從小就體驗著當小作家的驚喜和樂趣。具體做法是:平時孩子們寫完話,我總是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大聲朗讀他們的“杰作”,這在孩子心中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通過師生間、同學間的交流、互評,孩子們知道哪些是該吸取的優點,哪些是該避免的缺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每月底,我就把寫話中涌現出的好的習作挑選并打印出來,讓班上學生一人一張,成為《快樂園》班報。一學期結束,我會從《快樂園》班報中挑選出有特色的小作及學生日記本中的好文章,編輯成《快樂園》班刊。
總之,在低年級寫話訓練時,教師要以低年級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訓練,不能給他們壓力。我們不能在學生幼小的心靈埋下這樣一個陰影:“老師,寫話真難。”而要讓他們說“我會寫,我愛寫。”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城關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