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鵬
【摘 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老師上課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保證課堂教學運作的有效進行,這就是有效備課。而在江蘇的高考模式下,有效的備課對學生化學成績乃至高考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有效備課;教學目標;課時計劃
一、備好學期計劃,明確“兩個目標”、“兩個點”
兩個目標是指所教學科的總目標及所教教材的具體目標。這兩個目標是教師教學的宗旨。備課前一定要掌握并理解透徹,知識聯系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為備課做好指導。例如《化學1》,作為高一年級的起步必修課程,主要闡述了核心的化學概念和原理,揭示了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這就是本教材的具體目標。
兩個點就是本冊書的重點與難點,明確后可根據本班實際,在課時比重、時間分配上做到科學合理。對于難點部分教師要充分考慮運用哪些策略來化難為易,逐一突破,這樣為教學中落實重點,分散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化學1》的重點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質,難點是物質的量及氧化還原反應。
二、備好單元計劃
單元計劃是具體目標的呈現,明確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分配好課時比重。并研讀教參上各單元的編寫說明,為教案編寫奠定基礎。
三、備好課時計劃
教案編寫其實是教學目標落實的重要環節,是教師教情與學情的預設。在新課程下充分體現以人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教師備課要求有以下設想。
首先明確備課要做什么?即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預測。
其次是怎么做?——圍繞“三維”目標設計導入、新授、練習、板書和教后反思。
(一)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時安排等。
(二)學習提綱:要學哪些知識?怎樣去學?——采用哪些方法?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于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課的導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導入貴在自然,貴在貼切,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激起求知熱情,自主探究的積極性。
2.落實目標,體現教與學的方式——交流預習情況,提煉學習提綱
新授部分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體現目標的落實、難點的突破。預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備課前教師必須在了解學生(年齡特點、知識儲備)、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及編排特點)、把握目標(總目標、教材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教案編寫。例如在2011年的蘇州市評課選優比賽中,對于實驗與計算的融合這個課題,我根據高一新生的知識特點,在過濾實驗中融入了理論百分含量跟實際百分含量的計算及比較,通過學生自己得到的數據,引導他們分析實驗操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這樣學生通過自己切身體會,對實驗操作就會領悟得更深刻,對于計算的重要性也有進一步的認識。
3.練習鞏固,拓展延伸總結
(1)拓展延伸總結
(2)練習鞏固
練習鞏固是檢驗三維目標落實情況。在設計上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到接受慢的學生和拔尖的學生。練習設計時要有梯度,分為基礎題、能力拓展題、課后延伸題三類,使學生都能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完善認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有所發展。
(四)板書——重點突出、濃縮精華
板書展示的是一節課的精華,設計應科學合理、實用,使課堂教學的主線清楚地呈現出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學生容易記住。
原電池板書設計
1.原電池的概念
2.電極名稱
3.構成條件
4.原電池工作原理(課件展示微觀過程)
5.設計原電池:
6.鹽橋的作用: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理解掌握。
⑴補充電荷。 ⑵使裝置形成閉合回路。
(五)教學反思
教學實踐之后的反思,需要對教學目標以及根據這一目標選定教學策略作出的評價和判斷。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教師可追問自己如下問題: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教學中有哪些生成?師生互動設計是否合理?需要哪些改進和完善的策略。可見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其目的不僅是對過去教學進行察覺、質疑,更重要的是指導未來教學。
例如原電池教學反思:
1.實驗探究,體現自主研究性學習
本節課采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的發展特點。在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逐步突破由認識,形成新認識,這樣得出的結論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實驗探究是讓學生在具體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有利于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但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探索能力畢竟還處于初級階段,尚不成熟,這就決定了他們還不能成為完全獨立的探索主體,探索活動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啟發”,即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當學生的思考和探索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啟發,提示,點撥,以幫助學生順利地開展實驗探索活動,既不是灌輸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放手、放開。
2.精心準備,在磨練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由于本節課采取討論式和學生實驗探究的教學模式,課堂組織尤為重要。要求教師對學生有較準確的了解和把握,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時調整課堂的節奏,這樣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前要精心準備,多方聽取意見,不斷磨合,這樣才能上好一節課,同時也使我深刻體會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重在積極思考和平時的積累。
總之,備課形式不拘一格,不同教師備課不同,不同的學生所做預設不同。但所編備課要求符合教學規律,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和諧實教的原則,多給學生創造活動空間,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
(作者單位:江蘇省黃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