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珍
【摘 要】通過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的能力,形成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鍥而不舍,頑強探索的良好作風,同時還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
【關鍵詞】化學分組實驗;實驗操作的示范性;實驗探究
“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征,它是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之上的,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最直觀、最重要的手段。如何上好化學分組實驗,這是每個化學教師不可避免的課題。因此,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需要做過細的工作,尤其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操作的示范性
教師平時課堂演示實驗操作的示范,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做到:
1.操作正確、規范。正確和規范的操作是演示實驗成功的基礎,也是提高演示效果的前提,同時還直接影響到對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在教師示范操作中,指出實驗步驟的要領,使學生心中有數,操作有序,才能做好分組實驗。
2.對現象和結果的解釋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演示時,對出現的意料之外的現象或結果要做科學的分析或解釋,一時無法解釋的,不要忙于做出結論。對于沒有成功的演示應在以后補做。
3.注意實驗的方法和技巧。教師精湛的實驗操作技藝,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并給學生美的感受,為實驗的成功打下基礎。
4.教師要多設計一些正面的、反面的和側面的不當操作,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什么是科學的,什么是不科學的,什么是欠科學的,從而使學生明白一個實驗應該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不宜怎么做。
二、加強實驗前的預習指導,精心籌備實驗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熟悉實驗內容,弄懂實驗原理,明確實驗目的,記牢實驗步驟,掌握要領及注意事項,做到胸有成竹。
2.檢查實驗器材,消除隱患。對學生實驗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故障,要心中有數,以便能決解實驗中突發的事件。
3.分好實驗小組,小組要盡可能分得小,力求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做實驗。不要一個人做實驗,其他同學觀看。
4.嚴格檢查實驗報告中的準備部分是否完成。比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張實驗報告單,把重點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前預習時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填的需做實驗才能完成。
5.提高分組實驗教學有效性,要注意學生的實驗心理。教師得在心理上貼近學生,知道學生在做實驗時怕什么,喜歡什么,對實驗課還有什么要求等,心理問題得到解決,就會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三、加強巡視,注意引導,提倡探究
學生在進實驗室前的要求是:①能回答實驗前教師的各種問題;②實驗過程中不許互相詢問,保持安靜;③實驗臺上的藥品、試劑瓶、儀器等要擺放整齊;④實驗中,同組同學要互相協作,各小組互相監督;⑤實驗結束后,立即清點儀器補充好試劑藥品,愛護實驗室的一切器材和設備;⑥注意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藥品,不能隨意亂放亂倒,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生實驗時,不規范的操作時常出現。常見的有:取完藥品后試劑瓶塞不及時蓋好;酒精燈燈帽“躺”在實驗桌上;用過的火柴亂扔在地上或水槽中;使用膠頭滴管取液時,取多了擠回原瓶中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教師切忌坐鎮指揮,而應巡視引導,及時規范操作。教師要督促學生輪流實驗,使每個學生都能熟練地完成實驗。對于動手能力較弱的小組,應該多關心并給予指導看到不良的實驗習慣,一定要及時指正。這樣,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就能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形成規范的操作技能。
分組實驗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在學生實驗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的動手、動腦、觀察、思考進行實驗的全程性探究,實現實驗目的。例如,在實驗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中,在燒杯中點燃一支蠟燭,然后向燒杯中傾倒二氧化碳,觀察能力弱的學生描述為:蠟燭火焰熄滅,觀察能力強的學生描述為蠟燭火焰由大變小,最后熄滅,所以在進行現象觀察時,教師要悉心指導,及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細微的現象,對于觀察到的現象和測得的數據要及時如實記錄,不能僅憑書本知識而不顧實驗事實猜想現象。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實驗同步進行,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解答,探究熱情自然會高昂起來。
四、認真總結,及時反饋
實驗后,教師要作好小結,要求學生認真寫好實驗報告,既可補足未能解決的問題,又能全面鞏固和發展實驗的成果。對實驗過程有所側重地進行小結,應以學生是否能自覺地、熟練地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作為小結的主要內容。同時予以表揚和批評,使學生取得經驗教訓,明確努力方向。
五、細評價,多賞識
對學生分組實驗的評價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實驗報告的評價,評價學生整理資料、解釋結果、推理和分類的能力。2.實驗等級量表,在做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記錄方法對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表現作評價。3.自我評價報告,用核定表形式寫自我評價報告或感想,適用于評價學生情感,如態度、興趣等。4.相互評價,在小組范圍內,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適合于學生反思能力。在學生評價過程中,教師要以賞識的眼光挖掘、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不同差異的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茁壯成長,是師與生心靈溝通的主要方式。
總之,學生實驗比教師單一的上課和實驗演示要困難得多。它既有教學內容,又有實驗組織的內容,更有繁重的雜活,但它畢竟又是學知識和能力培養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陣地,理應責無旁貸地認真做好。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