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紅
關注學生全面發展一直是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但是學生在學校學習中面臨很多困惑與障礙:如學習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習自主性缺失、缺少話語權等。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亦是如此。
一、面向需求的高中生成長型博客
鏡頭一:學生從枯燥的數理化課堂轉換到電腦教室,猶如劉姥姥走進了大觀園——紛繁復雜、五彩繽紛,坐下來的頭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玩游戲或上網聊天。
鏡頭二:老師在布置學習任務,于是一部分學生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瀏覽,一部分學生感到滿頭霧水,甚至有一部分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偏離了學習目標。
鏡頭三: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馬上在小組內討論起來,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只有少數“積極分子”在參與課堂討論與發言,為合作而合作,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
能不能有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既能讓師生以面對面方式學習,又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時空的約束;既關注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掌握,又能引導學生在成長中思想觀念和道德素養的變化?正是課堂的需求,高中生成長型博客應運而生。
二、高中生成長型博客的應用優勢
高中生成長型博客是借助博客網絡環境,呈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成就或持續進步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其它相關記錄,形成基于博客環境下學生成長經歷的過程,這是形式上的變化;其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文化傳遞,達到智慧分享、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這是內容上的變化。
(一)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課堂上如果教師,就技術教技術,久而久之,學生只會模仿而不懂不愿創造。成長型博客為學生創建一個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不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而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
在教學《制作網頁》時,筆者在成長型博客上創設了幾個專題,如“美麗的校園”,“寵物世界”,把制作網頁的教學資源分類上傳上去。漂亮動感的頁面頓時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這時筆者抓住時機引入新課,引導學生在“學習幫助”欄目中自主學習操作步驟,這些對學生都比較容易,學生們個個看的很認真,接著筆者展示成長型博客上布置的任務: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主題,自主學習成長博客上的資源,制作網頁,并上傳到成長博客上去。一節課下來,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筆者就讓學生利用成長型博客展示自己的作品時,我看到他們臉上激動自豪的表情,那些五花八門、富有個性的作品,如“上海世博”,“低碳生活”,“未來能源”,不斷給我驚喜,讓我情不自禁地贊嘆他們的創造力。
其實,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渴望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成長型博客教學使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充滿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從而讓學生體會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
(二)拓展交流協作的有效載體
在新課改過程中,筆者看到“鋪天蓋地”學生小組協作學習的課堂案例。然而,很多小組交流與協作都流于表面,僅僅是幾個好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大多數學生都處于“沉默”狀態。
而成長型博客完美的支持了小組教學。在教學《表格信息加工》時,筆者在成長型博客上設置多個不同的議題,小組選擇感興趣的議題,把它做成一個Excel文件。有的小組學生幫家長比較了幾種理財產品近期的變化趨勢圖;有的小組運用了Excel的分類匯總,統計了自己的零花錢,并學會統籌開支;還有的小組運用了Excel的圖表功能設計數學函數的拋物線和物理上的一些運動軌跡,鞏固了其他學科的知識等。在整個學習中,我發現學生們的興趣很高,當學生們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可以將自己的問題發布到成長型博客的求助欄目,供同組或其他同學共同討論和研究,教師和同學經過思考和分析可以采用跟帖或者在自己的成長博客中發表文章來回答問題,當學生們完成學習任務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時,他們臉上露出來的是興奮,是自豪。
成長型博客為學生交流協作提供了新渠道,學生可以在成長型博客上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交流的內容除了學習內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困惑等,交流的內容豐富了,結果也深刻了。
(三)注重學生網品的教育
學生今后將適應知識的膨脹和復雜的環境,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如何檢索、判斷、選擇和處理網絡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學習《網絡應用中的安全》時,筆者在成長型博客上展示了計算機病毒的實例。筆者讓學生將搜集到的資料放到自己成長型博客上去,與同學共享、思考。
一個學生這樣寫道:
今天老師上課說的熊貓燒香事件,剛在網上一搜。原來制造者李俊才中專學歷呢,網絡奇才,可惜啊!網上說他因為找不到工作,所以制造病毒來發泄!有能力的人也找不到工作嗎?大家說,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考個好大學重要啊?
回復1:能力重要,沒能力不是廢物啦!
回復2:有這么一位高手,一下子讓一個世界大國鬧得滿城風雨,實在是高明啊!可惜這位李某人沒有把它用在為國的這一方面!值得反思,更是值得的告誡啊!
回復3:成績固然重要,能力也需要培養,兩者沒有絕對沖突。
透過這段不算流暢的文字,筆者體會到學生的迷惘。在這里他表達網絡不道德行為的譴責,通過反思自己,閱讀有關的報道,抒發自己的疑問。
教師利用成長型博客平臺過濾掉不健康的信息,發布一些精心準備、學生感興趣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思考中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能動的認識世界、積極地思考人生,使他們的心靈求真、向善、愛美,從而達到技術與文化的相互交融。
蘇州市副市長朱永新說:“現在的教育是只見分數不見人,不教人做人!”要“見人”,就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高中生成長型博客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學生交流協作、發展學生興趣特長、提高學生網絡道德素養,從而達到了學生最優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