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要:
玻璃材料作為室內設計中的重要藝術材料,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漫長的演變,隨著玻璃藝術和室內設計的相互交融,它對空間的改變和環境氛圍的營造越發重要。在室內設計多元化的今天,除了玻璃更多的材料被廣泛用于室內設計,未來的玻璃藝術設計應該更加人性化、和諧化、生態化。只有堅持人性化、生態觀的設計理念,才能走的更長久,將玻璃藝術呈現出繽紛色彩。
關鍵詞:璃玻藝術;應用;室內
一、玻璃藝術與建筑室內設計的互動發展
(一)玻璃藝術的定義
玻璃藝術是以玻璃為本體的一種藝術。經過對各種玻璃材料的切割,研磨,拋光實踐,烘烤和其他機械加工,可生產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玻璃。裝飾性指一部分用平板玻璃為坯體深加工的玻璃制品,比如印有圖案的隔斷、天花板、櫥窗、門窗等。
(二)玻璃與建筑、室內裝飾的互動發展
玻璃與室內設計互動演變的過程中,它經歷了從建筑材料到室內主要裝飾材料、到設計師賴以表現的藝術材料,從單純的室內裝飾視覺資源到獨特的室內空間環境設計重要元素的發展脈絡。
在西方玻璃藝術的發展過程里,在基督教成為封建統治的工具的“中世紀”時期,工藝美術沾染上了鮮明的宗教色彩,玻璃鑲嵌畫、彩繪玻璃等玻璃藝術與建筑的相結合促進了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的發展。后來本彩繪玻璃擴展到了其它公共建筑和民居,受到大家的青睞和流傳。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加利福尼亞的陶藝革新運動影響并導致了工作室玻璃的發展。我國直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才成立了玻璃藝術工作室,開創了現代玻璃藝術的創作和研究。
(三)玻璃藝術改變了建筑與室內視覺形態和環境
1851 年,英國園藝家的約瑟夫·派克斯頓用玻璃鋼框架設計的水晶宮成為英國“萬國博覽會”主場館之后,玻璃就給室內設計以及建筑注入了新鮮血液,整個水晶宮采用鑄鐵預制構件和玻璃建成,氣勢雄偉。玻璃逐漸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建筑師貝聿銘說:“設計時的光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光變換,形態學生氣了,空間顯得無能為力。對光的重視也就體現了他對玻璃材料的重視。他1988年在盧浮宮的拿破侖庭院內建造的玻璃金字塔,四個側面由六百七十三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高二十一米。從底下往上看可以反映巴黎不斷變化的天空,還能提供良好采光,情趣俏皮,這個創造性的設計被稱為“盧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
二、玻璃在不同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一)玻璃在公共室內空間中的設計應用
公共空間設計中使用玻璃材質較為頻繁,且在公共空間中對玻璃藝術的視覺效果要求更高。玻璃藝術應用越來越多元化,現代玻璃藝術在公共空間中體現的時代主流文化、審美觀念、思維方式,形成了一個文化藝術生活相交融的空間。
早期的彩色玻璃藝術在教堂空間廣泛應用,主要用大型空間中門窗的裝飾。為了擁有更大的采光面積,后來設計師逐漸將室內空間中地面、墻面、室內設計的材質以玻璃為主。玻璃耐磨堅固,能夠填補其他材料不足,還能烘托提升公共空間的氛圍。公共室內空間環境的開放、大眾性等特性決定了玻璃藝術的設計要與周圍環境相結合。這些集功能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玻璃藝術被置于各種公共場域中,融入我們的生活。如博物館、餐廳、酒店大堂或者會館,具體到玻璃制成的屏風、幕墻、玻地板、樓梯、家具等琳瑯滿目公共玻璃藝術作為玻璃藝術的一個重要的表現方式,其獨特的展示環境讓它的存在更具意義,對空間的研究深入到環境與社會當中。
為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現代玻璃藝術以各種表現手法呈現在現代公共室內設計和建筑構成設計中,為構建人類理想生活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扭轉了傳統玻璃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改變了社會大眾對玻璃藝術的認知觀,現代玻璃藝術設計的新觀念引領了大眾的審美。
(二)玻璃藝術在家居室內的設計應用
家居空間是人們居住、交流的地方,居室的物質和精神功能應為舒適方便、溫馨恬靜,并以符合住戶和使用者的意愿、適應試用特點和個性要求為依據。玻璃因為自身可塑性和裝飾性能夠很好的表現家居室內的風格。光影與玻璃的交錯使得玻璃藝術在室內設計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如室內陳設中的櫥窗、門、隔斷,也是玻璃裝置中特殊的表現形式,不僅在結構中很好地劃分了空間感,劃分出隱私空間,而且通過玻璃投進的天然之光與室內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居環境。而在玻璃家具因其特有的通透特性不僅有效的減少了空間環境所帶來的壓迫感,更重要的是玻璃對光線的阻擋與照耀緩解并豐富著人們視覺的感知,一定程度上舒緩了人們生理、心理的情緒。
三、玻璃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展望
在室內設計多元化的今天,除了玻璃更多的材料被廣泛用于室內設計,未來的玻璃藝術設計應該更加人性化、和諧化、生態化。我們應該朝著人文方向發展創新,要加強可再生資源的應用,要有環保意識。我們不應過分追求氣派、奢華的享受,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破壞。盡可能以節約自然資源為準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室內外生態環境,盡可能的做出符合大眾身心的綠色設計 ,設計其實就是空間、色彩、設計回歸本位。同時要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關注人們的生活質量、生存狀態、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而玻璃材料的選取,恰好遵循著設計的實用功能及可持續發展原則:造型簡單、材質低廉、時尚設計、經濟實惠等。凸顯了和諧、生態之美。同時也要注意玻璃的裝飾作用以及烘托氛圍情調的精神功能,注重因玻璃藝術而衍生的視覺環境的美學功能和心理效果。只有堅持人性化、生態觀的設計理念,才能夠走的更長久,將玻璃藝術呈現出繽紛色彩。
【參考文獻】
[1]孫珺.室內設計中玻璃藝術表現語言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陸震緯,來增祥.室內設計原理(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趙玥.公共空間設計中的玻璃藝術[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08)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