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壬長
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有效途徑,更是讓學生主動探索的切入口。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問題的質量,讓問題走進課堂,并讓學生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一、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分析
1.不敢問
從學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們存在自卑緊張的心理。許多學生怕提不出“好問題”而被老師看輕或被同學取笑,因此他們寧可把問題放在頭腦里,也不愿將它提出來。
2.無疑可問
傳統的教學,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習慣于教師給出現成的結論或答案。同時,學生的練習和測試也通常是建立在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原則上,這種封閉式教學的結果必然使學生從不懷疑教師給出的結論。
3.不知怎樣問
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或缺乏思維能力,碰到問題不知怎樣提出來,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問題。
4.沒有機會問
課堂上大多數的教與學行為均由教師或部分優生包辦代替,其他學生得不到發言的機會。
5.提問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消退
剛入小學的一、二年級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只要老師給他們一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大多數的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問。到了三、四年級,學生主動提問的品質慢慢退化,他們很少向老師提問、很少質疑問難。到五六年級,學生似乎變得少年老成,很少有學生勇敢地在課堂上提問。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發展
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常常會問自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為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會啟動思維,搜尋頭腦中的原有知識,對其重新分析、理解,從而對知識的掌握更為深刻。此外,解決問題的欲望還會促使他們去查閱資料,請教別人,這就使他們的知識得以擴充。
2.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學習一般人認為比較枯燥乏味,但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進行積極思考,并充分鍛煉了自己能力,展示了自己的才華。
3.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富有挑戰性的過程中,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成為知識的積極探求者。他們由此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他們的個性品質會得到鍛煉,主體性逐步形成和發展。
4.培養問題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因為問題是科學發現的前提,不能發現問題,就談不上創新,可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于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強調問題意識不僅能促使學生不斷發現問題.還能促使學生去解決問題,直至有新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多種能力尤其是創造能力會得以發展。
三、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時,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
在初始階段,以鼓勵學生“敢于”提問為主,逐漸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能力,提問能力的培養有一個從“敢問”到“善問”“會問”的過程。例如,有這樣的一道練習題:一塊方形鐵板,長30厘米,寬20厘米(圖略)從鐵板的四個角切掉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這個盒子的容積最大是多少毫升?列式:(30-5×2)×(20-5×2)×5=2000(立方厘米)=2000毫升,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分析、比較、討論。接著引導學生提出方法性的數學問題:“怎樣才能使容器的容積最大?”進而誘導學生大膽想象,終于發現切掉4個小正方形費材料,而且制成盒子的容積不是最大的。
2.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基礎知識,才有可能對新知識產生好奇、渴望,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和前提。基本技能的訓練既是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一條有效途徑。如,在“小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中,我別具匠心地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剛上課,我給學生講一個“驕傲0”的故事:同學們,在我們的數學王國里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咱們一起去看看,自從數字0在1的幫助下戰勝數字9后,整天趾高氣揚,目中無人。一會兒站到3的后面(30),一會兒又結集伙伴站到67的后面(出示6700)瞧,我的作用可大了。小數點實在看不下去了,決定治治這個狂妄自大的家伙,他調皮的往3和67的后面一站(出示3.0和67.00)。數字0頓時傻眼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們想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要正確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必須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藝術水平,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認真仔細地備好每一堂課。
總之,只有在不斷創設問題情境中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江口旱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