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省教育廳“五嚴”規定出臺后,學生在校時間明顯減少。面對這樣的教育形勢,作為一名高三化學教師,本人從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幾點“簡約高效”的復習方法,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故加以整理,與各位同仁分享。
【關鍵詞】高三化學;作業前置;巧妙設計;生動高效
引 言:
自從省教育廳“五嚴”規定出臺后,全省各地的中學校園里安靜了許多。加之江蘇省新的高考方案(08方案)的實施,“小學科”的課時逐年減少,但是我們的教學任務不減。如何不打折扣地完成高三復習任務,是我們抱怨之后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歷經近幾屆高三復習,本人對新的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化學復習有所感悟,現加以整理,以期拋磚引玉。
一、復習課的模式發生根本性改變
若干年的高中教學,聽了很多高三復習課,常常是一個模式:(1)統一印制的學案,全都是空格,沒有重點地讓學生逐一填寫;(2)課堂上老師再逐一地程序化地幫學生校對;(3)講幾道并不典型的“典型例題”;(4)課后練習;(5)練習批改;(6)練習評講。除此以外,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大多無精打采,因為這樣的“平鋪直敘”式的課堂實在是“索然寡味”。而且因為學生的時間已經完全被教師控制,學生對于自己作業中的錯誤已經不會主動去訂正,如果老師不作評講,他們的錯誤將永遠保留在試卷上……“五嚴規定”之前的高三總是八月初就開學了,而現在都是9月1日;以前的高三化學是每周(含周六和晚自習)將近8課時,而現在只有3課時;以前的高三……而現在……既然很多條件都在發生著變化,那么為什么我們的課堂不能作些改變?雖然學生在校的時間少了,但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少,既然學生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多了,那么就應該把原本課內老師帶著他們完成的任務交給他們自己去完成。所以近幾年高三復習中,我對自己的復習課模式作了大膽嘗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1)學生自我復習基本知識;(2)學生在自我復習的基礎上完成對應練習(即作業前置);(3)教師認真批改前置作業;(4)學生討論訂正作業中的錯誤;(5)教師對本單元內容作重點提煉,列舉典型題,評講作業中學生無法自我解決的錯題。新舊復習課模式對比,有以下幾點不同:(1)學生行動在先,教師行動在后;(2)學生由被動變成了主動,學習中自己思考的比重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增加;(3)學生要做的事多了,教師做的事少了;(4)教師的教學突出了重點,課堂有了亮點和高潮;(5)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更愛學習化學,教師對高三的課堂由“怕”變成了“盼”。
二、成立學科小組,挖掘學生內部資源
1.學科小組成立的目的。學生中有很多優秀資源可以利用。以前學生的作業錯了不去訂正,因為學生的大多數時間均在學校、均由教師支配,學生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進而漸漸失去了“思維”這一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成立化學學科小組,以“互相討論”以及“一對一”的形式來學習,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形式,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在有限的教學時數里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2.具體做法:(1)學科小組由化學學科較為優秀的同學組成,平均分配在N個自然小組里,每天所有同學將作業交到課代表處,課代表只將小組成員的作業(占班級的一半人數)送給老師以最快的速度批改。(2)小組成員互相討論錯題,然后分別批改自己的學習伙伴的作業,并負責“一對一”講解。(3)小組成員互相討論后仍無法解決的問題,由課代表反饋給老師,課堂上重點講解。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約課堂教學時間。(4)各小組成員對自己的學習伙伴負責,既幫助了同學又鞏固、提高了自己,實為“雙贏”之舉。
近幾屆高三,我都采用這樣的方式組織復習,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教學效果明顯。在目前的高考體制下,只有開動腦筋,努力提高學習效率,改以前的“教師承包制”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可以收獲甚至超過過去“拼時間、耗體力”所收到的教學效果,實為“簡約、智慧、高效”之舉。
三、巧用比方,便于記憶,活躍氣氛,學而不累
除了以上教學模式上的改變以外,在平時的課堂上還要多花一些心思,將知識巧妙歸納,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既便于記憶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生學而不累。
在講解粗銅的電解精煉時,當銅完全失去電子進入溶液之后,金、銀等貴重金屬沉入底部,形成陽極泥,此時我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給學生以形象的記憶。在分析同體積、同pH的鹽酸和醋酸的有關問題時,我這樣講解:“pH同,表示兩者‘展示出來的氫離子濃度相同,但醋酸‘很吝嗇,它家的‘倉庫里還藏著很多尚未電離的醋酸分子……”這樣一講,形象生動,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新授課時“小題大做”,復習課時“游刃有余”
這兩屆高三實踐下來,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現在的復習課上得有趣、不乏味。雖然現在每周只有三節課,但是,我感覺到現在的復習進度不比以前慢,課堂氣氛以及復習效果甚至比以前更好。對此我有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在新課教學時,一定不能盲目地趕進度,而應該遵循教學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組織教學,給學生以深刻的第一印象。新授課時“有記憶”,高三復習時才能“找回記憶”。通過幾輪教學實踐,我更加堅信新課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小題大做”,才能做到復習課時的“游刃有余”。
以上是本人在近幾屆的高三教學中的一些實踐“新”得,在“減時不減量”“減負不減效”的高考形勢下,整理出來與各位同仁分享,相信只要我們用心經營,新形勢下的高三化學課堂將更加高效、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盧家楣.《以情優教》.上海人民出版社
[2]劉宏武.《新課程的教學藝術指導》.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3]劉宏武.《新課程的教學方法選擇》.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4]L·A·巴洛赫著.曾守錘.吳華清譯.《合作課堂—讓學習充滿活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實驗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