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鶯
【摘 要】學案教學在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學案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起到了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學案教學中,學案如何編制,學案如何實施等,都是我們老師應該研究和探討的方面,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與老師們一起探討。
【關鍵詞】學案的編制;學案的實施;學案教學的體會
學案是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中介,借助學案改進現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模式,改善學生對教師教授內容的預期水平和注意狀況,以使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預習和復習等調節活動適應教師的課程的學習和教師的講課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能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在最近幾年的生物教學中,我校推廣和實施了學案教學,下面結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的編寫和教學,淺談一些我在學案教學中的體會。
一、學案的編制
學案的組成應相對固定,同時應根據每一課時的具體需要靈活地編寫,我們對高中生物的學案設計和編寫一般有如下的要求:
1.明確學生學習目標
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等,并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對應,突出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有明確的目標。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學習的目標:⑴說明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比較各方式的異同,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讀圖表數據的能力,⑶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研究物質跨膜運輸的意義。
2.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結構包括教材體系、單元知識結構和課時知識體系等。平時的新授課主要是課時知識體系的編排,編排要體現教師的授課意圖。對于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填空、表格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完成,從結構和細節上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學生看書做答的過程,也就是對所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對于重點內容要設計思考題,供學生在預習時思考,上課時老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
知識結構的給出有利于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明確意識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提供相關知識介紹和實踐應用情況的介紹,促進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促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本身的價值,并能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通過如下表格比較的方法,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預習的形式,讓學生完成表格,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3.指導學習方法和策略
學案中所介紹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所學內容設計的。一般包括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運用等。通過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了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例如: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指導學生對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異同進行比較,然后根據事例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提供適當的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檢驗,主要包括課堂活動(練習),課后討論(思考或練習)等,訓練題的設計,要體現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練習有的在課上完成,有的是課下作業。題不求多而求精,以鞏固所學,培養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進一步明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目的。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練習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例題形式出現的,用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部分是要求課堂當場完成的,用于檢驗學習效果的一般是填空選擇等形式,要求和難度都比較切合教材;還有是課后訓練的,用于鞏固和提高的,用于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學案的實施
1.課前預習階段
課前預習階段是學案教學法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能充分體現學案的導學功能,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節。教師在講課的前一天把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預習。通過預習,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要學的內容,教師的授課意圖,教師要提的問題,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聽課的重點等。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可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2.課堂教學階段
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學案進行學與練。對于一些基礎知識,可以教師提問學生,也可以學生問教師。對于一些重點難點知識,一般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小組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充分利用圖、表及其它聲像材料及時進行誘導、點撥、歸納。教師在討論中提出的點撥、誘導性問題,要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設疑要科學、嚴密、有趣,要結合學生生物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的實際,經過努力可以得到解決,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一般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誘導式,開放式,技能式等。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討論與問題探討相結合的方法,來開展教學的。
學案中的課堂練習題應盡量在課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及時給出解答,這一方面讓學生有及時而適當的訓練,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課后的教學、指導提供信息;同時,練習中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的解決,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
3.課后鞏固深化階段
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預習時有疑問而課堂上未能完成的問題,對學案進行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同時教師要適時將學案收起,仔細審閱。對學案上反映出的個性問題及課堂上未解決的共性問題及時安排指導和講解。做到教學一步一個腳印,以收到實效。
三、學案教學的體會
1、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學案教學使學生更加明確教師的授課意圖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學會了學習。學案教學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灌、學生裝的弊端。不僅能充分體現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導地位,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課堂給學生,還激情給教師。
2、學案教學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提高課堂利用率,減少學生走思分神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要時而聽,時而讀,時而寫,時而記,時而思,時而答,可謂多種感官齊參與。同時學案教學也便于學生記筆記,便于學生查閱和復習,這等于給學生了一份生物學習活動提綱。學生透過學案,就可以清晰地回憶上課時的情景。
通過學案教學使教育者開始將關注目光由成績轉向學習的主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發展其能力,培養其思維,傳授其技能,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
總之,一個好的學案應該起到激起動機,激發想象;緊扣大綱,開闊眼界;重視學法,培養能力的作用;應具備面向全體,層次多樣;結構合理,操作容易的特點。學案應圍繞著新課標和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融入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靈活而人性地編寫,要以教案為依據,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汾湖高級中學)endprint
【摘 要】學案教學在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學案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起到了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學案教學中,學案如何編制,學案如何實施等,都是我們老師應該研究和探討的方面,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與老師們一起探討。
【關鍵詞】學案的編制;學案的實施;學案教學的體會
學案是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中介,借助學案改進現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模式,改善學生對教師教授內容的預期水平和注意狀況,以使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預習和復習等調節活動適應教師的課程的學習和教師的講課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能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在最近幾年的生物教學中,我校推廣和實施了學案教學,下面結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的編寫和教學,淺談一些我在學案教學中的體會。
一、學案的編制
學案的組成應相對固定,同時應根據每一課時的具體需要靈活地編寫,我們對高中生物的學案設計和編寫一般有如下的要求:
1.明確學生學習目標
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等,并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對應,突出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有明確的目標。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學習的目標:⑴說明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比較各方式的異同,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讀圖表數據的能力,⑶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研究物質跨膜運輸的意義。
2.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結構包括教材體系、單元知識結構和課時知識體系等。平時的新授課主要是課時知識體系的編排,編排要體現教師的授課意圖。對于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填空、表格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完成,從結構和細節上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學生看書做答的過程,也就是對所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對于重點內容要設計思考題,供學生在預習時思考,上課時老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
知識結構的給出有利于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明確意識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提供相關知識介紹和實踐應用情況的介紹,促進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促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本身的價值,并能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通過如下表格比較的方法,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預習的形式,讓學生完成表格,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3.指導學習方法和策略
學案中所介紹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所學內容設計的。一般包括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運用等。通過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了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例如: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指導學生對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異同進行比較,然后根據事例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提供適當的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檢驗,主要包括課堂活動(練習),課后討論(思考或練習)等,訓練題的設計,要體現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練習有的在課上完成,有的是課下作業。題不求多而求精,以鞏固所學,培養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進一步明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目的。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練習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例題形式出現的,用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部分是要求課堂當場完成的,用于檢驗學習效果的一般是填空選擇等形式,要求和難度都比較切合教材;還有是課后訓練的,用于鞏固和提高的,用于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學案的實施
1.課前預習階段
課前預習階段是學案教學法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能充分體現學案的導學功能,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節。教師在講課的前一天把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預習。通過預習,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要學的內容,教師的授課意圖,教師要提的問題,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聽課的重點等。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可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2.課堂教學階段
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學案進行學與練。對于一些基礎知識,可以教師提問學生,也可以學生問教師。對于一些重點難點知識,一般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小組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充分利用圖、表及其它聲像材料及時進行誘導、點撥、歸納。教師在討論中提出的點撥、誘導性問題,要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設疑要科學、嚴密、有趣,要結合學生生物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的實際,經過努力可以得到解決,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一般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誘導式,開放式,技能式等。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討論與問題探討相結合的方法,來開展教學的。
學案中的課堂練習題應盡量在課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及時給出解答,這一方面讓學生有及時而適當的訓練,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課后的教學、指導提供信息;同時,練習中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的解決,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
3.課后鞏固深化階段
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預習時有疑問而課堂上未能完成的問題,對學案進行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同時教師要適時將學案收起,仔細審閱。對學案上反映出的個性問題及課堂上未解決的共性問題及時安排指導和講解。做到教學一步一個腳印,以收到實效。
三、學案教學的體會
1、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學案教學使學生更加明確教師的授課意圖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學會了學習。學案教學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灌、學生裝的弊端。不僅能充分體現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導地位,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課堂給學生,還激情給教師。
2、學案教學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提高課堂利用率,減少學生走思分神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要時而聽,時而讀,時而寫,時而記,時而思,時而答,可謂多種感官齊參與。同時學案教學也便于學生記筆記,便于學生查閱和復習,這等于給學生了一份生物學習活動提綱。學生透過學案,就可以清晰地回憶上課時的情景。
通過學案教學使教育者開始將關注目光由成績轉向學習的主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發展其能力,培養其思維,傳授其技能,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
總之,一個好的學案應該起到激起動機,激發想象;緊扣大綱,開闊眼界;重視學法,培養能力的作用;應具備面向全體,層次多樣;結構合理,操作容易的特點。學案應圍繞著新課標和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融入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靈活而人性地編寫,要以教案為依據,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汾湖高級中學)endprint
【摘 要】學案教學在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學案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起到了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橋梁作用。在學案教學中,學案如何編制,學案如何實施等,都是我們老師應該研究和探討的方面,本文主要從這幾個方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與老師們一起探討。
【關鍵詞】學案的編制;學案的實施;學案教學的體會
學案是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和學習材料,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之間的中介,借助學案改進現行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改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模式,改善學生對教師教授內容的預期水平和注意狀況,以使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預習和復習等調節活動適應教師的課程的學習和教師的講課內容,引導學生正確地確立學習目標和和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能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在最近幾年的生物教學中,我校推廣和實施了學案教學,下面結合《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的編寫和教學,淺談一些我在學案教學中的體會。
一、學案的編制
學案的組成應相對固定,同時應根據每一課時的具體需要靈活地編寫,我們對高中生物的學案設計和編寫一般有如下的要求:
1.明確學生學習目標
學案應該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意目標,能力目標等,并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對應,突出學習重點和難點,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有明確的目標。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學習的目標:⑴說明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比較各方式的異同,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讀圖表數據的能力,⑶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研究物質跨膜運輸的意義。
2.梳理知識結構體系
知識結構包括教材體系、單元知識結構和課時知識體系等。平時的新授課主要是課時知識體系的編排,編排要體現教師的授課意圖。對于重要的知識點,可以填空、表格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完成,從結構和細節上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學生看書做答的過程,也就是對所學知識的發現過程。對于重點內容要設計思考題,供學生在預習時思考,上課時老師再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
知識結構的給出有利于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所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明確意識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提供相關知識介紹和實踐應用情況的介紹,促進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促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本身的價值,并能使學生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通過如下表格比較的方法,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預習的形式,讓學生完成表格,另一方面也突出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3.指導學習方法和策略
學案中所介紹的學習方法主要是針對所學內容設計的。一般包括記憶方法、理解角度、理論運用等。通過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促進了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例如: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指導學生對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的異同進行比較,然后根據事例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4.提供適當的技能訓練
技能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檢驗,主要包括課堂活動(練習),課后討論(思考或練習)等,訓練題的設計,要體現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礎知識的檢驗,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些練習有的在課上完成,有的是課下作業。題不求多而求精,以鞏固所學,培養能力,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進一步明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目的。如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學案中,練習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例題形式出現的,用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部分是要求課堂當場完成的,用于檢驗學習效果的一般是填空選擇等形式,要求和難度都比較切合教材;還有是課后訓練的,用于鞏固和提高的,用于拓展學生的視野。
二、學案的實施
1.課前預習階段
課前預習階段是學案教學法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能充分體現學案的導學功能,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節。教師在講課的前一天把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預習。通過預習,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要學的內容,教師的授課意圖,教師要提的問題,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聽課的重點等。學生帶著問題上課,可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2.課堂教學階段
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學案進行學與練。對于一些基礎知識,可以教師提問學生,也可以學生問教師。對于一些重點難點知識,一般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小組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充分利用圖、表及其它聲像材料及時進行誘導、點撥、歸納。教師在討論中提出的點撥、誘導性問題,要利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維,設疑要科學、嚴密、有趣,要結合學生生物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的實際,經過努力可以得到解決,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一般來說,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誘導式,開放式,技能式等。在《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教學中,主要采用了討論與問題探討相結合的方法,來開展教學的。
學案中的課堂練習題應盡量在課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及時給出解答,這一方面讓學生有及時而適當的訓練,既鞏固所學,又使學生學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讓教師獲得直接的反饋信息,為課后的教學、指導提供信息;同時,練習中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問題的解決,又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對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
3.課后鞏固深化階段
課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預習時有疑問而課堂上未能完成的問題,對學案進行及時的消化、整理、補充和歸納。同時教師要適時將學案收起,仔細審閱。對學案上反映出的個性問題及課堂上未解決的共性問題及時安排指導和講解。做到教學一步一個腳印,以收到實效。
三、學案教學的體會
1、在生物教學中,運用學案教學使學生更加明確教師的授課意圖和教學方法,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學會了學習。學案教學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灌、學生裝的弊端。不僅能充分體現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導地位,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課堂給學生,還激情給教師。
2、學案教學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提高課堂利用率,減少學生走思分神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要時而聽,時而讀,時而寫,時而記,時而思,時而答,可謂多種感官齊參與。同時學案教學也便于學生記筆記,便于學生查閱和復習,這等于給學生了一份生物學習活動提綱。學生透過學案,就可以清晰地回憶上課時的情景。
通過學案教學使教育者開始將關注目光由成績轉向學習的主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發展其能力,培養其思維,傳授其技能,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
總之,一個好的學案應該起到激起動機,激發想象;緊扣大綱,開闊眼界;重視學法,培養能力的作用;應具備面向全體,層次多樣;結構合理,操作容易的特點。學案應圍繞著新課標和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融入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靈活而人性地編寫,要以教案為依據,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益,實現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汾湖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