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莉
【摘 要】為了有效彌補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的不足,我們以幼兒繪本教學設計研究為基點,以現代教學設計中的四個基本教學設計環節為指導,制訂了繪本教學設計流程圖,并對流程的運作也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通過近一年的實踐研究,證明我們的繪本教學設計研究是卓有成效的,它不僅轉變了教師的繪本教學設計理念,增進了教師對繪本教學的了解,有效的提高了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同時,還在繪本教學設計的研究過程中促進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提高了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為最終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繪本;教師教學設計能力
一、引言
近年來,幼兒園關于早期閱讀教學的選材中,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讀物,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和孩子們的喜愛,大家紛紛嘗試著從不同的方面入手,開展有關繪本的集體閱讀教學探索,繪本閱讀也由此成為幼兒園閱讀關注的熱點。我園從2011年起,也嘗試著開展繪本教學的研究。為此,我們試圖以繪本教學的教學設計為抓手,為教師進行幼兒繪本教學設計提供支持,幫助教師形成“以學定教”的新教學設計觀,掌握科學的繪本教學設計方法與程序,提升繪本教學質量,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二、繪本教學活動設計流程
在現代教育活動設計理念下,完整的教學設計需要解決好四個基本問題,一是起點——現在在哪里?二是目標——要去哪里?三是途徑方法——如何去那里?四是課后反思——是否到達那里了?這是一個完整的集體教學設計的四個環節,更是四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邏輯序列,而且每一序列又由許多要素構成,而我們的繪本教學設計也是圍繞這四個設計環節來具體展開的。因此,圍繞四個教學設計環節,我們構建了繪本教學設計流程。
(一)現在在哪里?——從幼兒需求出發,分析、選擇繪本
我們認為,適宜集體閱讀的圖畫書一定要與大多數幼兒生活經驗相聯系,這樣才能較容易的引發幼兒間的共鳴,使之產生了解讀本,與人分享、交流的興趣,在活動中體驗閱讀的愉悅感。其次我們選擇的繪本一定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因此,我們在選擇書的時候注重三個途徑。
三途徑即:調查、推薦、篩選。教研組制訂調查和推薦表,分三個層面對幼兒喜歡的繪本進行推薦,教研組根據三個層面的推薦來確定教學用書。
(二)要去哪里?——以幼兒發展為本,設計教育目標
為此,和孩子們一起選擇好繪本后,我們就要精心制定教育目標。在目標的制定中,我們要求教師心中要明確:活動目標是否正確體現早期閱讀的概念?活動目標是否充分挖掘了繪本的教育價值?是否符合不同年齡兒童的發展需要? 在具體的目標制訂過程中,我們遵循兩個維度、體現三個年齡層次。
1.遵循兩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培養培養幼兒初步的自主閱讀能力,即培養幼兒前閱讀、前識字和前書寫的能力。
第二個維度是:通過閱讀發展幼兒的認知、情感和社會性。
2.體現三個層次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各年齡段幼兒發展水平差異,我們在制定繪本閱讀教育目標時,體現出各年齡層次的早期閱讀目標。小班年齡階段早期閱讀目標以興趣和習慣培養為重點。中班年齡階段早期閱讀目標以興趣培養和方法習得為重點。大班年齡階段早期閱讀目標以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為重點。
(三)如何去那里?——圍繞教育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選擇好內容、確定活動目標以后,接下來就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學過程設計。根據繪本教學的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們首先制訂了繪本教學環節設計流程,使老師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有據可依。
環節一:導入設計——第一步:接觸繪本
這個環節主要通過“看封面、了解作者、扉頁欣賞、猜想圖書(書上還會有誰會問問題?)來激發幼兒想去閱讀這本書的興趣。在這個導入環節的設計中,教師還把這個活動的重點“?”提了出來,為整個活動的開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同時,這位教師還把“欣賞扉頁”作為這個環節設計的重點,在幫助孩子了解圖書結構的同時,對幼兒的閱讀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環節二:基本部分設計——第二步:引導閱讀
在“引導閱讀”這個環節的設計中,我們重點引導幼兒多樣化表現:①語言參與——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②動作參與——模仿動作; ③游戲表演——對話、動作、表情。
環節三:結束部分設計——第三步:延續擴展
在這個環節的設計中,教師首先引導幼兒回味“小動物們都問了哪些問題”,幫助幼兒鞏固活動的重點問題。接著教師又通過追問的設計:“對于小動物們的提問,媽媽們為什么都沒有回答吶?”與孩子來共同交流。最后,以“我也來問問題”這個環節把圖書中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想聯系,激發幼兒已有的只是經驗。最后教師通過小結幫助幼兒理解圖書的所要表達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個也就是我們在流程中提到的“升華”部分。
(四)我們到那里了嗎?——反思過程,調整設計方案
教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繪本教學設計就結束了。課后的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鑒之路。為此,我們也把教師的課堂反思作為教師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的繪本教學反思中我們要求教師從教學目標、過程設計、教學效果幾個方面入手:
三、取得的成效
(一)增進了教師對繪本教學的了解
以往,繪本對于大多數老師來說是個陌生的東西,它對于孩子的意義許多人知之甚少。但是,在繪本教學設計研究的一系列過程中,使教師對繪本有了親密的接觸,增進了教師對繪本教學的了解。使教師明白了:繪本教學的設計目的,不僅僅讓兒童學會閱讀,更讓兒童學會觀察、想像、推理的;不僅僅體現語言的價值,更是美術的欣賞;不僅僅是對畫面的認知,更是引發兒童情感的共鳴、呼應,激發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兒童憑借各自對繪本的理解,對事物的認識以及生活體驗和想像,做出種種猜想推測,使孩子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二)提高了教師繪本教學設計水平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從教學設計的方法、策略和專業引領等幾個層次對教師進行引領,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的同時有效提高了教師教學的執教能力。
(三)促進了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1.促進了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我們設計的繪本教學活動,把繪本教學看成是一種共同進行的游戲活動,而不是一種教育行為,使幼兒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看書愿望。
2.為幼兒提供了創造性運用語言的機會。
在繪本教學活動設計中,我們鼓勵幼兒對讀本中的每一頁進行大膽地猜測,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預期”和“假設”。我們在繪本教學活動設計中還十分注重幼兒拓展想象活動,如開展一些仿編句子,創編故事活動。
【參考文獻】
[1]周建平.《生態式教學管理與教學管理制度變革》,《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
[2]王德清.《構建課堂教學管理學理論體系的思考》,《課程.教材.教法》,2005.4
[3]張春生,蔡丹英.《建構主意視野中的教學過程》,《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3.3
[4](美)斯考隆.《教師備課指南——有效教學設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2
(作者單位:浙江省蕭山區瓜瀝鎮坎山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