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基礎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高考提高語文分值的呼聲也一浪高過一浪。無疑,提高母語的地位將是大勢所趨,而占語文教學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學將承擔更為艱巨的重任。毋庸諱言,當前課改下的作文教學,仍裹足不前,真正是“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學生學習中“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的局面仍無大的改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課標教材編排上,對寫作教學開發不足,缺乏系統性。當前教師教學中,也是重閱讀輕寫作,缺乏系統的訓練,隨意性強,指導無序。學生學習中,由于生活面窄,閱歷淺,閱讀不足,寫作無興趣,一提筆就頭疼,無話可說,瞎編亂湊。筆者以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尤其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善于抓住一些作文契機,引導學生練習寫作,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是改變當前作文教學面貌的最基本的途徑。
一、何謂作文契機
何謂作文契機?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開宗明義指出:作文如同說話、唱歌、做出種種動作一樣,是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情緒顯示。這種情緒顯示的沖動就是作文契機。因為它是自然而然的,言由己處,隨心所欲,是人性的張揚,是生活積累、閱讀積累、情感積累的噴發,因而最容易打破文章四平八穩的框架,便于主體意識的抒發;達到為人真實與為文真實的和諧,更有利于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學生真正好的作文是在其充分認識、充分體驗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情動與中而辭發于外。中國文學史上流傳千古的佳文,有幾篇是狀元學士的應試文呢?因此,教師只有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緊緊地抓住作文契機,讓學生有話可說,不吐不快,有了表達的沖動,教師再因勢利導,才能把作文引向良性循環。
二、作文契機的特點
如何抓住作文契機,我們有必要先明確作文契機的幾個特點。實際上,作文契機可遇而難求,它不約而至而又稍縱即逝,大體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第一,時空的開放性。它可能是學校生活,可能是社會生活,可能是家庭生活,可能是個人純情感的抒發;它可能是長期的生活積淀,也可能是曇花一現式的生活浪花。
第二,內容的不確定性。大至天文宇宙、世事縱橫、飛短流長,小至思想花絮、風花雪月、鳥獸蟲魚,皆可入文。
第三,形式的多樣性。可以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也可以是幾乎沒什么限制的“放膽文”;可以是看圖作文、想象作文,也可以是改寫、續寫、縮寫、仿寫等等不一而足,靈活多樣。尤其是課外練筆訓練,因無多大限制,學生隨性而發,率性寫作,學生最有興趣,最能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規范訓練,學生就能盡快入渠。
三、作文契機的類別
如何抓住作文契機,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實踐,將作文契機大致劃分為以下四個類別,然后去盡力抓住作文契機。
第一,以教材范例為契機。教材選文,具有極高的典范性。學生緣理入文、緣情入文,自有所得,再在其基礎上進行寫作練習,就能把閱讀和寫作緊密聯系起來,以寫促讀,讀寫相長。如在教完《狼》一文后,要求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把它改編成一篇白話故事。學生悟讀了課文,了解了情節發展,把握了人物形象和主題啟示,思維和想象就容易激活了。有同學描寫了屠戶賣完肉后既高興又擔憂的心情,有的寫了狼的兇惡狡詐以及“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慘狀等等。這些想象都體現了作者的意愿,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不再是一作文就頭疼,一作文就當文抄公了。
第二,以學校生活為契機。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等同。作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如果把作文游離于生活之外,那么作文就失去了一只翅膀,感悟生活、思考生活、敘寫生活,能慰藉人的心靈,凈化人的心靈,能釋放生命的能量,能在孤獨中找回自我。如開學初,七年級新生參加了為期一周的軍訓,學生的紀律觀念、集體觀念、競爭意識、衛生意識、意志品質都有明顯的提升。筆者就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以《說說軍訓那些事兒》為題寫作,由于每個同學都全身心參與過,感受又千差萬別,因此,寫出了不少表現自我、獨抒性靈的佳作。
第三,以課外閱讀為契機。新課標為中小學生推薦了必讀書目,閱覽室、報刊亭、網絡媒體等,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這些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有益補充。一個學生不論課內閱讀學的多好,如果沒有課外閱讀的活水補給,再好的閱讀也是蹩腳的。寫作起來自然也就捉襟見肘,打不開思路。課外閱讀是一種積累,是寫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一種契機。因此,筆者還特意將每周的一節語文課作為名著閱讀課。由于筆者的大力推介、精評細點,學生的閱讀興趣倍增,主體意識被調動起來,學生往往有一種寫作的沖動,學校舉辦的作文競賽、市縣以及國家省級的征文大賽,筆者班學生報名參賽的激情都很高。有好多同學的習作在報刊發表或獲得國家省級大獎。
第四,以社會現象為契機。目前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期,隨著文化的多元化,各種社會現象鋪天蓋地而來,良莠不齊,偽善難分。如近幾年,隨著網絡的普及,網吧吸引了不少學生,學生在享受信息化帶來的好處的同時,有的也自覺不自覺地成了低級趣味的“俘虜”。針對這一中學生熱點現象,筆者讓學生首先口頭表述自己的見解,自由討論,各抒己見,然后形成了一致的意見:網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禁不起不良文化的誘惑,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再讓學生下筆成文。這樣,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總之,教師只有適時地抓住作文契機,才能極大地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才能把作文與閱讀、作文與生活、作文與做人緊密結合起來,才能走出“怕寫作文”的怪圈。
(陳曉峰 甘肅省莊浪縣永寧中學 7446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