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銘
氫氣的來源和儲備安全仍是制約氫燃料電池發展的瓶頸。
近期,以日韓車企為代表的國際主流車企紛紛布局氫燃料電池車。多家汽車廠商宣布將推出利用氫燃料電池驅動的環保型汽車。6月11日,韓國現代在北美開售氫燃料電池版的途勝SUV;本田公司將于2015年率先在日本和美國兩地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豐田公司的氫燃料汽車也計劃在2015年推出。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迎來商業化進程。
2014年6月,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儲能與新能源汽車專業論壇在北京召開。會上,多位與會專家看好氫燃料電池車的發展。國際氫能學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在論壇上稱,2015年將是燃料電池汽車元年。
“預計2050年全球氫氣市場將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永明在論壇上表示。他認為應建立燃料電池國家發展規劃,鼓勵車企進行燃料電池車的開發;引導車企走出去或引進來參與國際燃料電池車聯盟。
迎來發展良機
從歐美到國內,氫燃料電池概念股無一例外地被爆炒。美股氫燃料電池板塊已成為牛股集中營。2014年2月至3月,美股燃料電池三大巨頭——普拉格能源、巴拉德動力系統、燃料電池能源股價暴漲。一個月分別累計上漲177%、165%和150%。國內A股市場上, 中炬高新、南都電源、長城電工、新大洲A、安凱客車、八菱科技等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也均大幅上揚。
分析人士預計,2014年將有更多氫燃料電池企業跨越盈利門檻,該行業正在加速商業化進程,氫燃料電池企業的發展有望在2015年至2017年爆發。
據了解,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制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沒有燃燒過程,直接以電化學反應方式將燃料和氧化劑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高效發電裝置。不同于一般電池,只要能保障燃料的供給,燃料電池將會持續發電。
氫能源的提煉成本跟汽油大致相當,但是氫的燃燒效率比石油高一倍,與傳統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車能量轉化效率高達40%-60%,是內燃機的1.5至2倍。
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王鶴齡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氫燃料電池應用在汽車上,排放的是純凈的水,具有無污染、無噪音、高效率的優點,是真正意義上‘零排放的清潔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滿燃料的續航能力可達到500到600公里,百公里能耗相當于3.3升汽油,而加滿氫燃料的過程僅需3分鐘。氫燃料電池汽車對比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更廉價、更方便、更環保。”
有業內人士表示,各大車企之間的開發競爭日趨激烈有助于量產技術的革新和制造成本的降低,進而有利于大幅削減用于氫氧反應催化劑的白金使用量,從而降低燃料電池車成本。位于北京的中聯富士經濟咨詢有限公司統計顯示,燃料電池車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14年至2025年期間有望飆升。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美國能源部于5月中旬宣布,已經與汽車制造商、天然氣供應商、氫和燃料電池行業企業聯手,建立一個名為“H2USA”的計劃,旨在降低燃料電池技術成本,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美國能源部稱,已經與韓國現代汽車、德國奔馳汽車、日本日產汽車和豐田汽車達成協議,準備推出首批氫動力汽車。
在歐洲,荷蘭、丹麥、瑞典、法國、英國與德國六國已經達成共同開發推廣氫能源汽車的協議,各國將一同建設一個歐洲氫氣設施網絡,并協調能源傳輸。
英國政府提出,將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其計劃2030年之前英國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達到160萬輛,并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場占有率達到30%-50%。
蕪湖計劃建示范基地
國內業界也對國產氫燃料電池充滿期待。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張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氫燃料汽車在技術上不難突破,這也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汽車廠商在研發自己的氫燃料電池車,但是國內車企在這一技術上已落后于國外。
王鶴齡認為,我國車企在燃料電池技術上的落后,源于研發模式的不合理,我國采用了機構、高校負責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的模式,沒有鼓勵企業參與研發,企業積極性不高,導致市場化研發缺位。
王鶴齡介紹,安徽省蕪湖市汽車產業發展基礎雄厚,蕪湖以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示范運營城市為轉型重點,組織成立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項目領導小組。奇瑞公司已研發出采用氫燃料電池系統和大容量動力蓄電池混合動力的燃料電池車。
2010年,科技部認定了蕪湖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近年來,蕪湖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等科技計劃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
目前奇瑞汽車公司已掌握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開發、生產等技術,建立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實現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系統在整車上的跨平臺擴展和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都已完成試制。
據了解,奇瑞已有多款新能源車型在北京奧運、大連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期間成功示范運營。奇瑞這款燃料電池轎車產品型號為SQR7000,其動力系統架構采用氫燃料電池系統和大容量動力蓄電池,既能以純燃料電池電動模式行駛,又能以燃料電池-鋰蓄電池混合模式行駛,是目前國內相當成熟和先進的燃料轎車整車技術方案。
蕪湖市正在推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知識、技術、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集聚,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完善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成本技術等存在瓶頸
在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運行示范,帶動氫的制備、儲運和加注技術發展,使我國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而在消費層面,如果消費者購買氫燃料電池汽車,最高可以得到25萬元的補貼。
記者了解到,上汽集團于八年前就開始投入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至今已陸續投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目前上汽專門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團隊超過100人,并計劃于2015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不過,多家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退出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究。車企退出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究的原因也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即燃料電池堆的成本和使用壽命問題。此外氫氣的來源和儲備安全仍是制約氫燃料電池發展的瓶頸。
王鶴齡指出,開發氫燃料電池的相關核心技術,并降低生產成本,是推動這項產業發展的焦點。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示范運營,只有在政府統一引導下,充分發揮政府各部門的服務監管職能,與企業聯手,制定并實施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商業模式,才能夠加速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示范運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