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靜+周小稚
近幾年,英語高考改革的頻率越來越快,幅度也越來越大,今年題型又有了新變化,把單項選擇改為單詞填空,又不同于完形填空,在這一題中,一部分所填單詞已給出,一部分單詞則需要學生根據上下文文意填出適當單詞。而高考題型的不斷變化,也進一步促使英語教學的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為適應高考改革的需求,英語教學也不再如原有的高中教程過分注重對語言知識的系統講解、過分強調記憶的功能和機械的訓練,缺乏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培養,在如今的背景下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通過語言學習,重點發展學生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力以及思維與表達的能力,那么,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我們應如何通過日常英語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呢,最好的途徑就是閱讀。
閱讀在歷年的英語高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近幾年英語高考的不斷改革,更增大了學生的閱讀量。縱觀近幾年的英語高考試題,不難發現,單一考查英語語法知識點的題越來越少,而更側重于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綜合能力的運用,閱讀理解題把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的題越來越少,而需要根據文意解答的題的數量在逐漸增多(比如根據上下文猜測詞意,總結文章中心內容,給文章擬適當標題等類型的題等等),題型及考查方向的變化也促使教學方式的進一步變化。
就學生閱讀這一塊而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在學生學習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細節理解題易丟分
造成這一失誤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學生耐性不夠,不能夠沉穩地讀完整篇文章,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僅僅只看幾個單詞就選出答案。
二、無法正確把握文章主題
造成這一失誤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單詞詞匯量不夠,且對大多數單詞的理解比較單一,不能正確和靈活的運用單詞本身和其合成、轉化、派生詞。
三、邏輯思維不嚴謹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強,獨立學習能力差,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思維,學習方法死板不夠靈活。
閱讀理解是對學生語言知識綜合性運用的一種檢驗,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也始終堅持“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這一主題,考試所選文章也越來越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現實,那么,針對上述提到的幾個問題,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如何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呢?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對自己所喜歡的事物的這種渴望,會促使人進一步去了解去探索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學習也是如此,學生有了興趣,才有想去學習的欲望,學生有了興趣,才有想去一探究竟的欲望,要讓學生學好英語這一比較難的科目,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上它,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這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結合學生實際去設計安排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步,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去吸引他們,比如電影,音樂,讓學生在有意或無意注意中學到知識并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不要太刻意去強調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喜歡上這一門課,因為喜歡,就會有進步。
2.注重教學環節設計,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加強教學教材的運用,把每一單元中的Reading部分當作閱讀理解來練習,在講授過程中,教授學生相應做題技巧,訓練學生閱讀技能的熟練度及運用,如何在提升學生閱讀速度的同時提升做題的正確率是至關重要的一點,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得首先明確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兩類題目:細節和全文,能夠在題干部分看見文章信息的為細節題,若看不到題目,類似于“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text?”或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text?”這類的題目,則為考查全文內容的題,在講授過程中,應隨時提醒學生謹記一點:無論是考察細節還是全文,要做的第一步都應是先找到原文中與題目相對應的句子,然后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最后找到文章中出現此關鍵詞的句子,再聯系上下文綜合理解,得出答案;而對于考查全文內容的題目,則應側重于去文章中找到以下三類句子:位于轉折詞后的句子,位于表示舉例詞之前的句子和表動作或事情正在進行的句子,在綜合理解這些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再結合文章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最后得出答案。
3.給予學生更多空間,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上過度依賴于老師,一旦脫離老師的指導,就無法獨立完成整個學習過程,而在新課改大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由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習的主導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角色的這一轉變,讓學生從帶著耳朵聽,拿著筆抄筆記的時代轉向需要自己動腦思考,動手動口的時代,而很多學生并不能很快的適應這一角色的轉變,從而導致在學習中跟不上節奏,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如何來解決角色轉變帶來的負面作用,就要求作為教學引導者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耐性和多變的教學方法,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消除角色轉變帶來的不適應。
總而言之,為適應新的要求,新的時代,我們有必要采取新的多變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活動和授課開始之前,就得在教學設計,備課上多鉆研,多下功夫,多設置與日常生活情境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英語學習氛圍,在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在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這一過程中,通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學生閱讀能力的加強,不僅僅能增強學生對此門學科的興趣,,還能幫學生增強語感以及對整體文章文意的抱握度,提升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的速率與正確率,從而提升學生整體英語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