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索性學習。而合作學習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可以有效地培養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因此,作為教師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順應素質教育改革方向,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引導學生在合作性學習中增長知識與才干,提高學習效率。那么高中思想政治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有那些途徑呢?
一、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有效合作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指導者。而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對象高中學生,相較于初中學生來說,邏輯思維能力已基本趨向成熟,對于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看法和思考,不會跟著別人人云亦云。而思想政治教學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道德觀的重要陣地。因此,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在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把教學內容從外化到內化,真正在內心深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不是接受教師灌輸的過程,而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已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通過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合作,而建構起新的知識結構的過程。所以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陳舊的教學模式,結合教材內容,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在上課一開始就要讓學生明確的了解本堂課所需搞清的問題,讓學生清楚地明了在自主合作學習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從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然后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座位和學習基礎,根據自愿和教師分配相結合的方式,分成四人或六人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學習所要解決的學習問題。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各組間巡回,觀察同學們的學習過程,及時發現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即通過適當的介入,了解到各個小組學生對于學習目標是否明確?了解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否積極和有效?如果發現學生對于學習目標不夠明確,那么,教師就應作耐心的講解,讓學生的合作學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如果發現有些小組的合作過程不夠融洽,即有個別學生不積極參與,只是充當“旁觀者”,那么,教師就應該坐在他們中間,通過活躍氣氛等有效的方式,讓原本沉默無語的學生,也能夠以輕松的心態投入合作學習,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搶答等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以保證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二、創建合作學習情境,促進有效合作學習
高中學生因為對事物有了一定的辯別能力,并且自主意識也不斷增強。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比較討厭思想政治教學以干巴巴的說教和以居高臨下的態度給他們講大道理的形式出現。而所以說以情動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以“隨風潛入夜”的形式,有的放矢創設教學情境,“潤物細無聲”的讓學生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學到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思想教育和熏陶。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時事述評”這一環節時,可以通過精心策劃,打破學習小組分組的以往做法,而是向同學們分別敘述幾個不同的觀點,讓支持某一觀點的同學們自由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進行交流與討論,然后,再組織不同的學習小組之間進行正反觀點交流的PK,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同學們在進行集中討論的基礎上,提高更多的想法和觀點,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提升分組學習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相互合作,并通過全體同學的積極參與,使得教學目標得以順利達成,并有效提升全體同學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實踐證明: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創建合作學習的良好的教學情境,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開展有效的分組合作學習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這句話雖然不是太準確,但也一定程度地證明了適當的正面評價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適當的夸獎與正當的評價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情緒,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比如,不同的學生總是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同學反應能力好一些,有的同學反應能力差一些;有的同學思維能力強一些,有的同學思維能力弱一些;有的同學做事速度快捷一些,有的同學做事速度緩慢一些,有的同學相對外向,樂于參與集體活動,有的同學性格相對內向,不善于與同學們交流,對于上述情況,教師應因人制宜,從同學們的差異化特性出發,構建科學而合理的評價機制,以提高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對于同學們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巡視時,可以通過一系列動作語言,神態語言等等表達出教師對于學生的肯定和表揚,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小小的物質禮物,作為激勵性的標志,使得教師的贊許不僅看得見,摸得著,還具備一定的紀念意義。此外,為了促進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教師還可以發動同學們定期評選出“最佳小組長”和“最佳合作小組”等,以促進各個學習小組不斷改進合作學習水準,激勵同學們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為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提供保證。總之,教師在帶領同學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為了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要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從而在促進了同學們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提升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作為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途徑,合作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景教學,建立合理而科學的教學評價機制,從而優化課堂結構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得教學任務得以圓滿地完成。當然,合作學習的途徑不止以上幾種,還有很多,本文掛一漏萬,我們將繼續努力開拓進取,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更多的合作教學途徑,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金洲.《合作學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
[3]馬蘭.《合作學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賈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