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偉
(陜西銀行學校,陜西 西安 710065)
《前廳服務》課程是國家示范性中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強,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并重的課程。這門課程的目標是為高星級酒店及餐飲服務行業,培養所具有高技能、高素質的前廳服務員和基層管理人才。
為企業培養人才就要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但由于學校教育的閉塞性,教師們對市場和企業缺乏深入了解,沒有做企業調查,對企業人才需求了解不夠,只是單方面培養人才。另外,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合作形式單一,在共同開發課程和共同進行教學上缺少實踐,因此在課程安排、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上與企業嚴重脫節,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借著示范專業建設的契機,在建設《前廳服務》精品課程中,我專業加強與行業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從前期市場調研到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再到課程整體設計以及教學實施,全程都有酒店企業參與共同完成。
《前廳服務》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目標目標是通過課堂理論教學和校內實訓,讓學生熟練掌握前廳預訂、接待、禮賓、結賬等各項服務操作技能、服務規程以及對客服務技巧;通過校內學習和酒店頂崗實習,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通過滲透式校企合作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形成踏實肯干、具有良好服務意識的酒店管理專業素養。
前廳部是酒店的重要職能部門,既擔負著酒店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信息溝通功能,又是酒店直接面對客戶的窗口,所以酒店對前廳部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最高。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我專業部老師多次到餐飲酒店企業中,采取問卷調查、面談采訪等多種形式,了解前廳部各個崗位的工作流程、崗位職責,與前廳部經理面談,深入了解酒店對員工基本技能、綜合素質的要求。通過對前廳部工作過程的分析,就可以按照酒店前廳部實際工作過程組織課程內容、設計課程順序。
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根據市場調研的結果,酒店對前廳部員工既要求業務技能熟練、外語能力強,還要求具備較強應變能力,能快速靈活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僅僅靠在課堂上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除了在校內設置仿真實訓室,我專業還全方位、多角度地與企業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3.2.1 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讓企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1)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與企業合作進行現場教學。把學生帶到酒店去“上課”,讓合作酒店的業務能手為學生模擬演示,現場指導教學。
2)企業為案例教學提供素材。為了訓練學生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我們經常采取“案例教學法”。課堂上使用的案例都是由合作酒店提供的,他們根據一線崗位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大量鮮活實用的服務案例,為重點課程的案例教學提供了教材。
3)企業參與共建精品課程網站,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合作酒店根據崗位要求,與我專業共同編撰了《前廳服務》課程的實訓指導書,對課程的整體設計、課程標準、教學單元設計、多媒體課件以及練習題庫也給出了指導意見,共同建成了精品課程網站,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
3.2.2 適應企業要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1)在教學中盡量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多采取啟發式、引導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課堂上采用“話題教學法”,引導學生關注餐飲酒店行業的發展動態。以行業最新發生的事件或政策法規為話題,讓學生在網絡上、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經過整理歸納和小組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并用各種方式如圖片、PPT、自制漫畫等展示出來,而且要在課堂上給大家講解。“話題教學法”主要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習如何查找資料,篩選資料,如何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觀點,并且演繹表達出來,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演講發言的能力,克服羞卻膽怯的性格弱點。
2)在企業調研中發現,所有酒店都對前廳服務人員外語能力有較高要求,尤其是一些高星級酒店,外籍客人的比例達到70%以上,員工能夠用英語提供服務是起碼的要求。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了在《飯店情景英語》課上學習英語之外,在《前廳服務》課上應嘗試雙語教學,對一些實操性強的工作任務,如客房預訂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服務場景設計中英文對照的“前廳服務情景對話”,而且要求用兩種語言進行情景表演。這種方法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服務流程的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學習運用語言,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3)前廳部是酒店的門面,前廳服務員每天要與客人面對面打交道,其儀容儀表、行為禮儀、服務意識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課堂上就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如何乘電梯等話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文明禮貌意識。
通過企業調研,根據典型任務分析崗位能力,從而進行課程設置,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完善了課程內容,與企業共同編寫的實訓指導書和典型案例使教學更貼近企業實際,真正做到為企業培養專業人才。
全方位、形式多樣的校企合作為《前廳服務》精品課程建設提供了企業實踐依據,彌補了學校教育中缺乏實踐的不足。通過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讓學校教育根據企業需求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手段,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教學與實踐、實訓與就業的“零距離”,為酒店行業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