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武鍇
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所有病因不明的高血壓,發病人數超過高血壓總患病數的95%。本病屬于進行性心血管綜合征,為誘發腦卒中及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壓力的增大及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其發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為降低由原發性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病死率,臨床上開始重點研究合理應用降壓藥物對血壓的有效控制。本院采用氨氯地平配伍厄貝沙坦治療90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12月于本院診斷為高血壓病的門診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經2次以上不同日測量坐位血壓≥160/100 mm Hg(單一收縮壓或舒張壓或兩者均升高),(2)非繼發性、惡性及急進性高血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4.3±6.7)歲;平均病程(13±7.6)年;高血壓分級Ⅰ級23例,Ⅱ級15例,Ⅲ級7例。對照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52.1±6.4)歲;平均病程(12±7.9)年;高血壓Ⅰ級22例,Ⅱ 16例;Ⅲ 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高血壓分級構成比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活絡喜),5 mg/次,1次/d;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配伍應用厄貝沙坦片(揚子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科蘇),150 mg/次,1次/d。藥物應用劑量可根據患者血壓變化情況適量增減。4周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對兩組血壓改變情況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以治療過程中血壓值及常規檢查項目作為治療效果檢測指標。于每日上午固定時間測量血壓,測量前保證患者穩定平靜,檢測3次后取平均值為當日血壓。降壓療效評定標準以衛生部1988年發布的《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高血壓療效評定標準為參考:(1)顯效:舒張壓降低10 mm Hg以上至正常,或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 Hg;(2)有效:舒張壓降低10 mm Hg以下至正常,或未降至正常但降低10~19 mm Hg,或者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收縮壓降低超過30 mm Hg。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壓下降情況比較 2個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相比治療前均有下降,觀察組血壓下降幅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mm 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 mm Hg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收縮壓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5) 172.8±22.6 133.7±11.5*# 98.4±12.3 71.5±8.1*#對照組(n=45) 173.5±21.9 148.2±16.3* 97.9±13.1 87.9±8.8*
2.2 兩組患者降壓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3.3%,對照組總有效率73.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6.48,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降壓療效比較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3例出現頭暈、頭痛、面部潮紅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2例類似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21,P>0.05)。均未給予處理,后自行緩解。肝腎功能、生化指標及心電圖改變兩組均未有異常。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其發病率、病殘率均較高,嚴重威脅國民身體健康[3-4]。有研究顯示,正常血壓基礎上收縮壓增加20 mm Hg,舒張壓增加10 mm Hg,則冠心病發病危險性可增加1倍,而收縮壓每增加10 mm Hg,腦血管病發生危險性則增加25%[5]。全國每年因高血壓致死的患者約超過100萬,高血壓中風成為我國致死致殘的最重要原因,因此積極有效地治療高血壓刻不容緩[6]。
氨氯地平為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其對血管平滑肌具有高度選擇性,且藥代動力學特性特殊,血漿半衰期相對較長[7]。而厄貝沙坦則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能夠非競爭性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受體[8],本藥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同外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結合,降低去甲腎上腺素釋放水平,交感活性降低達到降壓療效,其作用時間亦較長,特異性較高,但起效時間相對緩慢[9-11]。 本研究發現,兩種藥物聯合應用相比單純應用氨氯地平降壓效果更好,血壓下降幅度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聯合用藥組總有效率93.3%,單用氨氯地平組總有效率7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氨氯地平配伍厄貝沙坦能夠在拮抗鈣離子通道和抑制血管緊張素的共同作用下提高降壓效果。不良反應情況顯示,兩種治療方案在頭痛、頭暈、面色潮紅等不良反應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0.21,P>0.05),且肝腎功能、生化指標及心電圖均無影響。說明聯合用藥情況下并未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氨氯地平配伍厄貝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較好,且使用安全,穩定持久,故在考慮降壓藥物時可以將此作為首選治療方案。
[1]劉力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09 年基層版) [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30.
[2]殷運收.尼群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0,8(26):36.
[3]李彤明.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治療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5): 63-64.
[4]高藝青,徐艷婷,曾頌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及健康教育效果觀察和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12(12):101-102.
[5]鄧平,吳曉牧.高血壓腦出血病理生理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腦血管病雜志 (電子版),2010,4(4):19-26.
[6]蔣秋紅,章亮,戴文娟,等. 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預[J].海南醫學,2012, 23(5):122-125.
[7]馬春華,華琦,陳慧敏.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2):135-136.
[8]陸銘,蔡振榮.厄貝沙坦對高血壓左室肥厚的療效及心功能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7):10-12.
[9]紀鵬大.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122-123.
[10]胡西尼格爾·吐爾遜,左爾古麗.非洛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病5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4):57-59.
[11]宋江山.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原發性高血壓78例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