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婚姻法在每個人的婚姻生活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對婚姻雙方的關系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近年,新婚姻法制度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強烈的反應,文章主要研究新婚姻法的相關條文對社會各界中形成的影響來使大家更清楚明白的了解婚姻法的相關條文規定。
【關鍵詞】婚姻法;經濟學;改革
201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臺了關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這一解釋一出臺,社會輿論立刻對這這一解釋和新加入的規定等做出了激烈的反應。該司法解釋中與房產分割部分有關的內容尤其引人關注,在《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中,首次明確提出離婚案件中如果夫妻其中一方在婚前通過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婚后其中一方父母出資給子女購買的不動產并且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其中一方的個人財產。就是這條規定客觀體現了新時代孕育出的現代婚姻觀,并且會在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推動和促進婚姻觀念改變。
一、《婚姻法》中關于夫妻財產制度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在的婚姻關系中出現很多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新狀況,本著解決問題,調節婚姻關系的目的,201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出臺了關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這一解釋一出臺,社會輿論立刻對這這一解釋和新加入的規定等做出了激烈的反應。其中,最吸引大眾眼球的就是該解釋中的關于房產分配的內容,其對不動產分配的明文規定如下:不動產為婚姻雙方中的一方父母為婚后的子女購買并登記為子女所有等,離婚后,不動產歸登記一方所有;婚姻雙方中的一方在婚前以按揭的形式購買并登記為其名字的,離婚后,房產歸登記方所有。從這一條規定中,我們不難看出,新時代下的中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婚姻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一變化將會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著下一代人的婚姻觀念。
二、經濟學視角下婚姻法的最新解釋對傳統婚姻觀念影響
(一)夫妻財產制度。為了明確婚姻雙方共有財產與個人財產的界限,進一步保護個人財產,就夫妻間的財產在新頒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中也做出的明文規定,規定如下:(1)為切實維護婚姻雙方的權益,尊重其意愿,規定:雙方協商簽訂的財產分配協議在沒有達成離婚的結果時是沒有法律效力的;(2)為保護個人財產,任何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在婚后出現的增值部分仍為個人所有;(3)為保護婚姻雙方的及其父母的利益,尊重父母為子女買房的愿望,規定:婚姻雙方中一方的父母為其子女所買并登記為其子女的姓名的,這一財產貴其中一方個人所有;(4)在當前房價持續升高的大環境下,為了保護不動產購買者的權益,規定:不動產為婚姻雙方中的一方在婚前按揭購買并登記為個人所有的,不動產的財產所有權歸個人所有。這些規定都是婚姻法中第一次明確提出的,其中關于不動產分配的規定也在社會輿論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二)新婚姻法中財產劃分。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婚姻法改革的最初目的,但是人們在離婚現象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卻越來越偏離了其主體而關注自己的權利,忽視了義務。為此便有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出臺,2011年7月4日,該解釋經過第1525次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通過后公布于眾,解釋一經公布,社會各界一片嘩然,議論紛紛。其中大家對關于由父母出資給子女購買不動產到底歸誰所有的第七條和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反應最為強烈,其規定是由婚姻雙方中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為個人所有,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按出資比例由雙方共有。這一規定有力的打擊了不法分子的非法思想和行為,在保護不動產購買者權益方面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并且很好的協調了夫妻雙方的權益,從根本上打破了以前的利益關系。新司法解釋中關于不動產的規定:婚前由一方購買的或者是有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除有特殊規定或特殊情況,改不動產不歸婚姻雙方共有,僅為其中一方的個人財產,這一規定使婚姻關系中的女方改變了自己曾經將關注點放在男方有沒有房子上面,在重新給自己找到位置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眼界范圍。
以前的婚姻法規定中,夫妻雙方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后的財產,在結婚以后都屬于夫妻雙方共同擁有,這個給很多不法分子想借助婚姻關系獲取財產留下了可乘之機。當前新規定解釋的出臺,從根本上杜絕了這一現象的發生,也使婚姻法更適合當前的婚姻情況。所以,新規定之下,夫妻雙方如果想使自己也對房屋等不動產擁有合法的權益,那么在購置不動產時,雙方就要履行同樣的義務,使得在房價日趨升高的今天,夫妻共同買房成為一種潮流。
三、結語
將契約精神與婚姻法相結合是2011年的新法規解釋中最值得大家推崇的一點,在調節和穩定夫妻關系、減少家庭糾紛、合理分配離婚后的財產、保護婚姻雙方的財產權和人身權方面,契約精神都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婚姻關系和婚姻糾紛等都與契約精神有著很緊密的關系。倡導婚姻雙方的自由平等、互幫互助、忠于對方,使婚姻雙方在婚姻面前能保持理性的頭腦來對待糾紛和矛盾,降低離婚的幾率等是《婚姻法》出臺以及修訂和解釋等的最終目的。從國家的這一舉動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了保證人民的合法權益,使人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國家正在努力的建立健全當前的司法制度。而且,家庭和婚姻的和諧幸福是當前社會和諧的基礎,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立的一個重要步驟。
參考文獻
[1] 龔海,廖雯穎.姻法新解引“戰爭”[N].齊魯晚報,2010.
[2] 羅筠寒.從“新婚姻法”看我國婚姻觀的新變化[J].經營管理者,2011(23).
[3] 段倩.新婚姻法解釋下女性維權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2).
[4] 薛峰.婚姻司法中婦女權益保障的特點——從訴訟卷宗考察婚姻司法六十年[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0(4).
[5] 張瑞麗,李寶軍,左云峰.淺析新婚姻法之忠實義務[J].法制與社會,2011(36).
作者簡介:錢鏡伊(1984- ),女,山東威海人,漢族,研究生碩士學位,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