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
【摘 要】民法中有兩個重要的體系--“民事法律事實”與“民事法律關系”, 而且民事法律事實屬于是民事法律關系的重要因素,直到今天,關于民事法律事實的類型區分在學術上都存在巨大分歧。文章回顧了我國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的情況并對其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
民法作為規范策略,旨在協調沖突,規范社會秩序。作為民法調整的社會現象,必須是能夠被描述和解釋的“民事法律事實”或者“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事實”與“民事法律關系”的不同在于:“民事法律關系”是靜態的,它有著固定的對應關系,而“民事法律事實”則是引起這種固定對應關系變動的情況。
一、民事法律事實
(一)概念。民事法律事實也稱事實,是在民事規范下,導致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化和消失的客觀現象。民事法律關系是在法律對社會各方面進行調整規范的結果,在邏輯上,一種法律關系由一個主項和一個謂相構成。主項是對某種法律必備事實的描述,謂相是對法律后果的描述。所以,法律要件的主要內容是法律事實,某項法律要件具備相應法律事實,變動民事法律關系產便產生相應的法律效果。
(二)類型。法律事實種類很多,在民法上一句事實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將民法事實分為事件及行為兩個大類。
和人的意志無關的事實叫做事件。事件是導致法律關系變動的自然現象,例如地震和自然死亡等。前者伴隨著房倒屋塌會出現所有權的消失,后者會隨之出現繼承關系。
行為是在人的意志作用下出現的法律事實。行為是法律范疇內最常見的法律事實。行為和人類意志有關,依據意志有無對外表達意思的作用,將行為區分為表意行為與非表意行為。
二、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現狀
民事法律事實作為法律事實的一種,同法律事實一樣,依據不同標準就能區分出不同的類型。民法學界現今討論民事法律事實,主要有標準是對違法和合法行為的區分認可與否、對違法行為和事實行為共同存在認可與否。
根據這種標準,學界中有簡略區分說、詳細區分說、折中說三種學說。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簡略區分說不認可違法和合法行為的區分,而詳細區分說和折中說認可;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把違法行為看做事實行為的一種,而詳細區分說則認為違法行為和事實行為共同存在。
三種學說間的不同,不代表三種學說是對立的。從兩方面來講,一方面,事實上以各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民事法來對應民事法律事實,并將之作最大程度的區分,在終極的意義上來講,三種學說是不會有任何不同的,它們都是在民事法背景下表現法律事實的具體形態。三種學說雖然作出了不同的類型區分,但三種學說所進行總結的對象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不管是簡略區分說還是詳細區分說,抑或折中說,它們都不會特意去提及各種不同類型的法律事實,只有一些民事法中的術語會被涉及到。三種學說所區分出的不同類型,全部是根據學術標準對民事法律事實進行的歸納總結,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以及折中說的不同正源于學術界歸納總結過程中采納的學術標準不同,而這種歸納總結的結論一般都不會在民事法中出現。
三、民事法律事實區分方法研究
對民事法律事實進行區分的所有方法之間是統一對立的關系。一方面,在特定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制背景下,通過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或者是折中說,對特定民事法律事實進行類型區分在終極意義上都是一樣的。得到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民事立法確認的不同形態的法律事實。
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的差異是,在不同的學術標準下對民事法律范疇內民事法律事實進行分類歸納 、抽象及概況的過程中的差異。從這個層面上說,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的對立統一,導致了已經在民事立法中被確認的民事法律事實,基于不同的學術見解,會在一個相對比較抽象及概況的學術層面上被歸入不同的類別、冠以不同的名稱。比較具有典型特征的是侵權行為,在詳細區分說中被歸為違法行為,在簡略區分說中被歸為事實行為,而在折中說中被歸為違法行為和事實行為。然而不管用何種學說去歸納描述侵權行為,都不會直接影響到對其行為規則的設計和適用。甚至在多數情況下,三種不同學說對于侵權這種行為規則的制度設計和適用會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
四、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研究結論
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等學說自身是否有邏輯上的自洽或者是學術解釋力,決定因素是每個學說對其自身學術概念的界定。學術概念是一種具有一定開放性的語言結構,在界定學術概念的時候,應在使用者主觀意識下進行界定,所以從理論上說,上面說的三種學說都可以利用調整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方式,滿足邏輯上的自洽及學術上的解釋力。所以有時候會出現這種現象:同為“事實行為”,但是在詳細區分說及簡略區分說中對應的內涵及外延卻不同。
由此可見,只能以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的學術目的及意圖為基礎,對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進行學術評價。
五、結語
民法學的問題分為民法問題以及純粹民法學問題。在民法學界,關注或討論的很多問題,屬于不直接關系到民法規則設計和適用因素的純粹民法學理論問題。它包括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及解釋選擇等問題。民事法律事實類型區分是純粹民法學問題的范疇,在此研究領域存在這詳細區分說、簡略區分說和折中說的對立統一。假設以上三種學說都具有邏輯自洽并富有解釋力的情況下,簡略區分說更好的滿足了在民法學界里對民事法律事實施行類型區分的主要學術目的,因為更具有可取性。
參考文獻
[1] 王軼.論民事法律事實的類型區分[J].中國法學,2013, 01(15):71-79.
[2] 邢艷芬.再論民事法律事實[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2006,04(26):69-70.
[3] 羅時貴,袁彩虹.芻議民事法律事實的推定規則——兼評南京彭宇案[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8,03(19):35-36.
[4] 趙勇峰,馬瑞娟.對民事法律事實體系的再思考[J].學術交流,2005,10(27):37-39.
[5] 關江霞.民事法律事實探析[J].重慶行政,2003,05(29): 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