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
【摘 要】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一些職工對什么是工會不太了解。弄清這些問題,是工會教師需要認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重點解決好的問題。
【關鍵詞】工會教學;企業;建立工會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基層工會了解到,一些職工對什么是工會不太了解。在向一些服務業的職工了解有沒有加入工會時,他們也經常會問:“工會是干什么的?”“工會有什么作用?”甚至連一些公務員也會提出“當公務員的權益受到侵犯,工會怎么幫我們維護?”“我們每年都交會員費,工會都幫我們做了什么事?”這些問題,是職工對工會的期盼,也迫切要求工會干部認真研究,并給予職工滿意的答復,因為它是職工自覺入會的基礎,是工會得到職工認可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要從理論上和實踐上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一、提高工會干部責任心,是“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前提
工會干部是工會各項工作貫徹落實的實施者,是職工合法權益維護的執行者。“打鐵更需自身硬”,工會干部只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掌握應有的理論和知識,才能把職工的利益舉過頭頂,才能真正做到“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現在的問題是:一些工會干部覺得工會沒干頭,責任心不夠強;一些工會干部忙忙碌碌,工學矛盾大,無暇顧及培訓學習,工會知識貧乏,職責不明,程序不清,對職工提出的問題無法回答;鄉鎮工會和基層工會干部流動頻繁,工會業務生疏等等,都給工會自身建設帶來不利的影響。
因此教學上首先要解決工會干部責任心問題。責任心是工會干部做好工會工作的前提,唯有具備了責任心,工會工作才能打開局面,才能得到職工群眾的認同,職工群眾才能自覺踴躍加入工會。其次要解決教學內容和形式問題。當前工會干部培訓要圍繞“兩個普遍”為主要內容來開展培訓。形式上應采取互動教學、研討座談、經驗交流、實地考察相結合,不斷提升工會干部的理論水平。工會干部素質提高了,能力提升了,工會凝聚力就加強了,“組織起來,切實維權”就會落到實處。
二、爭取黨政部門的支持,是組建工會的有力保證
由于一些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對《工會法》不是很了解,對工會工作認識上存在誤區。《工會法》明確規定“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而要切實有效做好工會組建工作,離不開黨政的支持。因此教學上要強調加強宣傳工作,工會干部要積極主動向黨政匯報工會工作和組建情況,爭取黨政的支持。
三、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條件
非公企業經營者往往對工會不了解,教學中要求企業工會干部要積極主動通過各種渠道與經營者溝通信息,向他們宣傳《工會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要經常向他們宣傳保障職工的經濟利益和民主管理權利,對于緩和矛盾,減少摩擦,促進雙方的合作。使他們對工會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消除顧慮,從而自覺地支持工會的工作。
四、解決職工提出的“工會是干什么的?加入工會有什么好處?”是職工自覺入會的關鍵
職工是國家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是工會賴以生存的土壤。做好職工群眾工作,是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但是,一些職工還游離在工會大門之外,不知道什么是工會,工會是干什么的;不少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犯,不知道找工會幫助維權;有的工會組織沒有發揮作用,職工群眾認為工會沒有用,成為“空殼工會”、“牌子工會”,職工群眾失望。
因此工會只有加大組織、引導、服務和維權力度,才能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才能真正做到“職工群眾跟著工會走,工會帶領職工群眾跟黨走”,才能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所以,教學上首先要解決職工提出的“工會是干什么的?”這要從工會的性質、地位和職能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解釋;其次要解決職工提出的“我加入工會有什么好處?”,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有的工會干部光從政治高度來講,職工群眾聽不懂;有的工會干部自己都講不清,職工群眾很茫然。教學上可以編個順口溜,通俗易懂易記,暨有利于工會干部宣傳,又有利于職工群眾了解。“加入工會十五大好處”有一個順口溜,在與學員共享中,取得較好效果:
當您就業去勞動,工會指導簽合同;
當您工資被拖欠,工會幫您去討錢;
當您需要討權益,工會為您伸正義;
當您仲裁訴訟時,工會為您找律師;
當您技能要提高,工會培訓好又好;
當您需要學知識,工會書屋來實施;
當您失業找崗位,工會處處幫推薦;
當您工傷需保障,工會幫您去協商;
當您貧困遇難處,工會幫您來救助;
當您煩惱心情苦,工會聆聽好相處;
當您咨詢解迷霧,工會為您來服務;
當您子女上學難,工會助他上學堂;
當您需要找對象,工會幫您當紅娘;
當您過年要回去,工會買票去聯系;
當您需要去消費,工會會員有優惠。
五、講清“一二三四”工作法,是工會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礎
根據實際情況,“一二三四”工作法即:建立一支隊伍、實行兩個“雙亮”、落實三個“必報”、做到四個“加強”。
建立一支隊伍,即非公有制企業要有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工會干部隊伍;實行兩個“雙亮”,即“工會組織亮牌子示職責,工會主席亮身份許承諾”;落實三個“必報”,即工會主席變動必報、安全生產隱患必報、勞動爭議必報;做到四個“加強”,即上級工會以“六個有”為標準(有班子、有牌印、有場所、有經費、有制度、有活動),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以逐步加大上級工會對鄉鎮(街道)工會經費回撥力度為方向,促進加強基層工會工作;以加強縣級工會工作機制創新為重點,推進基層工會工作創新;以“雙進”活動(進園區、進企業、抓基層、打基礎)為途徑,加強上級工會指導力度,整體推進基層工會工作。
“一二三四”工作法是工會干部解決最基礎、最現實問題的基本方法,教學中不僅教師要講清楚,而且要進行課堂互動,讓學員聽得明白,想得清楚、記得牢固,掌握全面。
總而言之,要推動非公企業積極組建工會,職工群眾踴躍加入工會,必須提高工會干部責任心、解決職工群眾問題、發揮企業工會作用、掌握工會工作方法,從而達到“組織起來,切實維權”之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