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戚文雯 陳嬌
【摘 要】新修《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以來,消費者反悔權就備受關注,關于反悔權的一般理論學說國外已經研究得很深入全面了,文章首先分析我國反悔權特征及立法目的;其次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產品質量法》相似權利進行辨析,具體深入探討消費者反悔權存在的必要性和獨立性;最后,闡釋消費者反悔權的權利屬性。
【關鍵詞】消費者反悔權;獨立性;權利屬性
消費者反悔權制度旨在用法律手段克服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不公平,實現合同實質正義,救濟相對弱勢的消費者,使其有冷靜思考自己真實意思的時間,在獲得充分信息而不受賣家干擾的基礎上決定是否訂立合同。
一、消費者反悔權與相關權利的辨析
(一)消費者反悔權與合同法中相關權利的辨析
1. 消費者反悔權與《合同法》第54條的法定撤銷權。反悔權與撤銷權的區別主要在權利適用范圍、存在目的、法律后果、行使期限等方面。在符合法定情形時,撤銷權適用于全部有名合同;撤銷權是對締約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的糾正,目的在于保障合同自由;其行使后果是權利人一般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等。反悔權產生于合同已經履行完畢之后,該權利的行使期間不存在中止或中斷情形;反悔權行使后消費者享有取回交易金額權利和承擔退回商品的義務,不管是否給經營者帶來損失,損失多大,除因消費者過錯而導致商品損毀的情況外,都不需要賠償經營者的損失。
2. 消費者反悔權與《合同法》第 94條的法定解除權。解除權產生于合同訂立后尚未履行或還沒有完全履行以前;其對象是已生效的契約,與合同執行中的錯誤有關,與締約過程中是否存在瑕疵無關;其行使應依法定或約定;合同解除會產生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可要求賠償損失等法律后果;解除權適用于全部有名合同;解除權存在之目的是使非違約方從目的無法實現的合同中解脫出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針對的是履行障礙的情況。而反悔權的對象是反悔權行使主體在締約時的意思表示;反悔權是一項法定權利,不得以約定附加任何條件或期限,只要消費者認為有受到交易之不公平對待,在法定的反悔期間內就享有反悔權而不致遭受喪失危險。
消費者反悔權與《合同法》第268、410條規定的任意解除權也不同。一是存在目的,定作人的任意解除權是為了使其從不經濟的合同中解脫;委托合同中解除權的設定是為了降低委托合同當事人的舉證成本,不致帶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二是法律后果,定作人行使任意解除權對承攬人造成損失的以及委托合同中當事人解除合同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的,均應承擔賠償責任。
(二)消費者反悔權與消費者保護法中相關權利的辨析
1. 消費者反悔權與自主選擇權。反悔權的本質是消費者實施消費行為后在規定期限內享有某種程度上的“自主選擇權”,但二者存在本質區別。自主選擇權側重于合同訂立時消費者充分選擇的權利,不受任何人的支配或強制;而反悔權側重于消費合同已經實施完畢后仍可退貨的權利。如果說反悔權是選擇權的延伸即購買商品之后仍具有選擇權的,必會給經濟秩序帶來混亂。
自主選擇權是在交易前、交易中自主選擇交易的方式、主體、內容等,作出承諾后即終止,其行使的法律結果是和經營者建立交易與否;而反悔權的行使發生在履行合同義務之后,其法律結果是消除已經建立的交易。
2. 消費者反悔權與知悉真情權。反悔權促使經營者充分提供真實、有效的商品信息,否則將隨時面臨消費者的退貨風險,不但增加了交易成本,也不利于經營者自身的信譽發展。對商品真實信息的了解是消費者決定購買與否的關鍵要素,通過比較鑒別才能作出選擇,不知情則無從選擇,如果基于不知情而做出錯誤的選擇又不能反悔,自主選擇權就得不到保障。故知悉真情權是自主選擇權的前提基礎,而自主選擇權是消費者滿足其消費需要的根本保證。知悉真情權和自主選擇權為消費者后悔權的設立提供了現實價值基礎。
(三)消費者反悔權與產品質量法中退貨權的辨析
消費者反悔權與《產品質量法》規定退貨權均為由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對消費者作出的傾斜保護。主要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退貨權適用前提: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售出后發生故障或存在缺陷;依照法定程序經法定機構認定產品不合格的;采用欺詐形式銷售商品等。第二,《產品質量法》中沒有明確規定退貨權的行使期間,收貨方只要仍有權要求對方負違約責任即可。第三,消費者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只針對18 種產品享有退貨的權利。第四,退貨程序上的差異表現在消費者行使反悔權就是將產品退貨,而產品質量法的退貨程序通常要依次經過修理、更換、退貨三個階段,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其他成本,對消費者都極為不便。
二、消費者反悔權的權利屬性
反悔權在性質上屬于形成權已是學界共識,有力地防止了經營者利用各種理由來逃避承擔法律義務現象的發生,讓消費者擺脫繁瑣的訴訟程序以及較高的舉證責任,成為消費者利益保護的有力工具。
民事法律制度將民事法律主體視為平等關系,具有同等的權利、需履行同等的義務,任何的偏袒都是違反民法理念的。消費者后悔權已經超越了傳統合同理論,突破了傳統民法“契約必守原則”,反悔權制度使得消費者有權選擇是否撤銷已經履行完畢的合同,否定交易雙方形式正義外表下的實質不正義,以此對抗占據優勢地位的經營者,符合現代法律實質公平正義的價值追求,糾正傳統民事法律規則所不能解決的利益失衡問題。消費者反悔權最為我國立法中的新型權利,其并非民法基本權利,而是消費者基本權利之一,與消費者現有權利一脈相承,又具有獨立性和特殊性,作為消費者的專有權利在消費者的權利體系中的一項救濟性權利。消費者反悔權是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權利。
參考文獻
[1] 張軍.消費者反悔權制度探析[J].商業時代.2010(10).
[2] 單瀅瀅.論消費者反悔權[D].蘇州大學,2011.
[3] 徐豐宇.消費者反悔權法律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張文靜(1990- ),女,漢族,黑龍江鶴崗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2級法律碩士(法學);戚文雯(1988- ),女,漢族,四川阿壩州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2級法律碩士(法學);陳嬌(1987- ),女,漢族,貴州畢節人,貴州大學法學院2012級法學院刑法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刑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