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成 盧泉
【摘 要】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以課程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在動態的教學體系中使學生在學習和研究變成立體的、全方位的。因此,在物流管理專業性較強的教學中,應使學生盡量參與,建立創新團隊,營造科研氛圍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立體化;物流管理;研究
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科學的教學模式相繼出現,而傳統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與學的需要。針對實踐性較強的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如何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的結合,如何應用先進的教育技術,使理論和實踐教學完美的結合,構成有特色的、科學的、立體化的新型教育體系,使得在當今教學資源多元化、教學方式現代化、知識結構立體化等方面,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克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不足,增強教學活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科研與實踐的能力,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立體化模式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以課程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教學資源為平臺,整合教學資源,立體化、全方位、動態地融理論、實踐學習與科研為一體,關注創新教育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科研能力。此模式是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為導向,人性化的考慮學生的心理結構,來實現教學與心理結構相協調。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探索,立體化教學模式逐漸成熟。從教學模式的設計、內容、學習過程的實施、目標的實現、過程的監控、效果的評價,構成了立體化教學模式。
二、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通過立體化教學模式來改變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傳統模式。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能力是未來人才的核心競爭力,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要進行優化和改進,要進行當前社會需求的教學模式改革,所以立體化教學模式是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三、立體化研究型教學模式是教育的必然趨勢
哈佛大學有句名言:不斷提出、探索問題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學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是通過學術成果的轉化和教學活動來實現。大學的功能有三個方面: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但新疆等省份的大學長期以來只注重教學,而忽視了科研和社會服務,尤其新疆的高校在南疆經濟建設中貢獻不突出。在新疆“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大力發展物流業,打造新疆的中亞物流中心的地位,發展物流業,推動物流產業的專業化。近年來,隨著新疆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內陸城市對新疆對口支援的建設,作為自治區重點扶持的物流管理專業,在新疆跨越式發展進程中,應找到適應新疆未來發展的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要突出本土化特色,為新疆的長治久安和經濟建設服務。
四、立體化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教學理念的樹立
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前提是教學理念的確定。建立培養學生學習、創新和實踐能力為目的,以傳統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培養認知能力的教學。以提高科研能力,實踐動手能力,開闊專業視野,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和科研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科研能力。
(二)教學資源的建設
教學資源建設是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工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過分的強調自己設立的教學體系,沒有依據動態的變化對學科前沿和研究熱點拓展。所以,應該整合一切有利于教學的資源,引導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進行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利用互聯網上可利用的資源,為實現立體化教學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教學目標的確立
知識、能力和個性相結合是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但是知識的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是最重要的。要確立以下目標:一是真正的理解科學研究的內涵及外延;二是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合、提煉信息的能力;三是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學會與他人合作;五是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六是培養責任心。這六個方面相互關聯,層層遞進,任何一個不可缺少,教學目標的確立,可以培養學生從不同的層面、不同深度來發現問題,并通過多角度、多維度來分析問題,并能真正解決。
(四)教育方法的采用
立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的關鍵是教學方法。一是教學方式的改變,要改變單純的知識傳授,要和科學探索相結合,師生相互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改變傳統的以學習理論為主的模式,開展啟發式、研討式、以實際企業案例分析,多學科交叉式的教學方式。二是引導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和探索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性。三是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通過網絡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
(五)教學內容的構建
立體化教學模式的是通過教學內容得到體現。通過理論的學習,強化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過程,但是教學內容的教學要重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著重培養思維開擴、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對理論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新點的講解,引導學生把握該學科的整個體系和應用的科學方法。通過少而精的內容來講解,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來自學更深層次的理論,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理論知識,同時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重視學科前沿知識的講授。
綜合能力測試是通過課程考核來表現。內容有:(1)反映專業的發展規律、基礎知識的綜合要求;(2)強調各相關課程的滲透,要求從多視角、寬度和深度,通過各種科學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理論與實踐的問題。(3)內容要能反映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要考查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因此,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推廣的考試形式有課程設計、授課內容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綜合性、開卷、閉卷考試等方式。因此,針對物流管理專業性較強,對完成教學任務和大綱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建立綜合評價系統(見圖 1)。
五、立體化教學模式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思考endprint
(一)建設研究型教師隊伍
實施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模式關鍵是要建立研究型教師隊伍。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1)有超前意識的觀念;(2)接受新知識的能力;(3)教師在教學技能、手段、德育等方面要突出,具備挖掘學生潛力的能力;(4)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5)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物流管理專業課的教學在轉變的過程中,要強調教學與科研并重,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以此來帶動教學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培養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師隊伍,才能滿足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實現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
(二)探索并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設計是探索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重點。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生源質量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對特定的專業課程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促進學生自學能力,教學方式變為多元化、立體化、動態化,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鼓勵教師嘗試新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創造寬松、信任、協作的氛圍。使學生在與教師的學習過程中達到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協作。
(三)建立精品課程
為了達到讓物流管理專業的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機的結合,要建立一系列校、省、國家級精品課來打造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積極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平臺,通過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和各類物流類的全國競賽活動,以此來為學生提供放飛思想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實踐平臺,以加強傳統的實驗和實踐教學體系,營造良好的平臺使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鞠頌東.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Z].第七次中國物流論壇,2003,12.
[2] 平海.國外物流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45-47.
[3] 潘懋元.走向21高等教育思想的轉變[J].高等教育研究, 1991,1.
[4] 杜彥良.不同類型高校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R].課題組課題報告.
作者簡介:董君成(1972- ),男,黑龍江寶清縣人,塔里木大學講師,從事區域經濟和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工作;通訊作者:盧泉(1978- ),男,湖北人,塔里木大學工商系講師,從事工商管理及企業管理研究。endprint
(一)建設研究型教師隊伍
實施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模式關鍵是要建立研究型教師隊伍。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1)有超前意識的觀念;(2)接受新知識的能力;(3)教師在教學技能、手段、德育等方面要突出,具備挖掘學生潛力的能力;(4)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5)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物流管理專業課的教學在轉變的過程中,要強調教學與科研并重,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以此來帶動教學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培養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師隊伍,才能滿足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實現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
(二)探索并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設計是探索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重點。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生源質量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對特定的專業課程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促進學生自學能力,教學方式變為多元化、立體化、動態化,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鼓勵教師嘗試新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創造寬松、信任、協作的氛圍。使學生在與教師的學習過程中達到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協作。
(三)建立精品課程
為了達到讓物流管理專業的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機的結合,要建立一系列校、省、國家級精品課來打造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積極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平臺,通過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和各類物流類的全國競賽活動,以此來為學生提供放飛思想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實踐平臺,以加強傳統的實驗和實踐教學體系,營造良好的平臺使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鞠頌東.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Z].第七次中國物流論壇,2003,12.
[2] 平海.國外物流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45-47.
[3] 潘懋元.走向21高等教育思想的轉變[J].高等教育研究, 1991,1.
[4] 杜彥良.不同類型高校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R].課題組課題報告.
作者簡介:董君成(1972- ),男,黑龍江寶清縣人,塔里木大學講師,從事區域經濟和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工作;通訊作者:盧泉(1978- ),男,湖北人,塔里木大學工商系講師,從事工商管理及企業管理研究。endprint
(一)建設研究型教師隊伍
實施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模式關鍵是要建立研究型教師隊伍。教師應當具備以下素質:(1)有超前意識的觀念;(2)接受新知識的能力;(3)教師在教學技能、手段、德育等方面要突出,具備挖掘學生潛力的能力;(4)具有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5)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物流管理專業課的教學在轉變的過程中,要強調教學與科研并重,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以此來帶動教學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培養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師隊伍,才能滿足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實現立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
(二)探索并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
教學設計是探索實施立體化教學模式的重點。根據學生的層次和生源質量合理地選擇教學模式,對特定的專業課程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促進學生自學能力,教學方式變為多元化、立體化、動態化,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鼓勵教師嘗試新模式,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創造寬松、信任、協作的氛圍。使學生在與教師的學習過程中達到相互尊重、信任、支持、協作。
(三)建立精品課程
為了達到讓物流管理專業的通識教育和特色教育有機的結合,要建立一系列校、省、國家級精品課來打造物流管理專業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平臺,積極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平臺,通過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和各類物流類的全國競賽活動,以此來為學生提供放飛思想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實踐平臺,以加強傳統的實驗和實踐教學體系,營造良好的平臺使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鞠頌東.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Z].第七次中國物流論壇,2003,12.
[2] 平海.國外物流教育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45-47.
[3] 潘懋元.走向21高等教育思想的轉變[J].高等教育研究, 1991,1.
[4] 杜彥良.不同類型高校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R].課題組課題報告.
作者簡介:董君成(1972- ),男,黑龍江寶清縣人,塔里木大學講師,從事區域經濟和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工作;通訊作者:盧泉(1978- ),男,湖北人,塔里木大學工商系講師,從事工商管理及企業管理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