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慶
【摘 要】建設應用型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時代的潮流。在這樣的前提下作為“設計師無聲的語言”的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教學模式的授課效果不盡人意,學生對手繪效果圖理解存在誤差。如何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推進學術研究與產業化相結合,既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有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教學新模式;與時俱進
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集繪畫藝術與工程設計于一體。手繪效果圖具有個性與靈性、方便性與記錄性的優點,甚至是與電腦效果圖相比也具有靈活性、美感與藝術性等優點。能夠在段時間內構建虛擬畫面,展示設計者的設計思路、設計風格、設計效果,讓用戶能夠直觀的了解到設計效果。
一、傳統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目前遇到的問題
(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傳統的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目前遭遇的最大危機來自于教學體制本身。傳統的手繪效果表現課程在教學方式、教學觀念、學習與實踐聯系等多方面都存在問題。
1. 老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傳統授課模式。在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中人采用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說,學生寫的教學方式,但是手繪效果圖對實踐的要求相當高,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繪畫練習,才能夠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但是高校教育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際操作的行為,使得即使學生擁有優秀的想法,也沒有辦法通過自己的雙手描繪出來,絲毫沒有達到開設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目的。
2. 理論與實際需要嚴重脫節。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開設是為了培養有自己獨特審美能力,有創造性,能獨立進行設計的學生,但是在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臨一些新的問題,在應用型大學中如何推進手繪效果圖的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時俱進,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外在因素對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帶來的不利影響。
1. 電腦技術的普及。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繪圖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計算機繪圖成為設計的發展新趨勢,AutooCAD、Photoshop等輔助性繪圖軟件的問世,更是令計算機繪圖的優勢展露無疑:制圖方便快捷,繪圖效果生動、細致、流暢,而且對于繪畫功底的要求也比較低,簡單易學好操作,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大量學生大肆學習計算機繪圖軟件,希望以此為捷徑,走向設計之路,從而忽視了手繪效果圖的重要性。
2. 學生繪畫基礎薄弱。由于藝術類專業文化分相對較低,開始出現一部分學生,在高考前通過強化美術訓練,僅僅經過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的學習以應對專業考試,但是這部分學生的繪畫基礎并不扎實,所以對于造型、光線、色彩等方面的理解并不透徹,對于其進行手繪效果圖造成障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手繪效果圖的授課效果。
二、應用型大學的特點
(一)強調實用性。應用型大學在開設課程的時候更加強調實用性,堅持“學以致用”的教學宗旨,在課程的開設上更加關注社會的實際需要,堅持本土化的戰略,以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為服務對象,切合實際的培養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人才,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出一批有能力、懂技術、懂當地發展需要的綜合性的高素質人才。
(二)強調實踐性。應用型大學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教學的實踐性,使學生不再是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建立自己的校外實訓基地、學校企業強強聯合等方式給學生創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基礎,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個人的競爭力。
三、應用型大學對于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教學模式的新探索
面對目前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存在的問題,應用型大學的自身要求對其提出幾點要求,不斷促進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改革,以實現符合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一)圍繞核心技法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檢驗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關鍵之一就是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對形體、光影、透視、色彩等內容的分析,是學生能夠掌握手繪的核心技巧。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抓住物體的主要特征,通過高度概括和凝練,是學生理解掌握空間、形體、畫面層次、光線等多方面的練習,在探索中發現空間要素之間的規律與聯系,大膽下筆,大膽而細致的處理畫面層次的遠近、虛實、強弱的比例,形成具有自己鮮明特點的繪畫風格。
(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模式上,不再一味的遵循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說,學生記的說教式教學,而是在教學中增加師生互動,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思考,去創作。讓手繪效果圖表現課不再是一門枯燥的理論說教課,而是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生動地真正可以展現大學生創作能力的課程。
(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應用型大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用性,在大學階段就給予學生大量的機會接觸到專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行業規矩,使學生畢業后少走彎路,盡快投入到工作中去,對企業和學生而言都是極好的發展狀態,通過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建立產研結合模式,對于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1. 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建立手繪課程的校內實訓基地,部分人認為手繪不就是繪畫技巧的練習,學生平常加強訓練不就行了,為什么建立校內的實訓基地。其實是讓學生在校內的實訓很好的感受到手繪效果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到其工作流程,讓學生一邊實訓一邊積累經驗,使其成為學生繪畫水平加強,表達能力提高的基地。
2. 學校與企業聯合。只有把學生放在企業里,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手繪的重要性他們才會更加重視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努力形成依托行業,緊靠企業的發展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合作,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認識到個人的不足,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在工作中提高個人能力。
創新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教學課程,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通過改善課堂的授課模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使學生在理論和實際經驗中都得到充實,對手繪效果圖的技巧掌握更扎實,運用更加熟稔,表達更加清晰。
參考文獻
[1] 徐英俊.應用型大學的特點及發展路徑[J].高校發展.2007.
[2] 潘穎穎.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手繪表現課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2012(1).
[3] 夏建紅,郭舜,張榕泉,吳海燕,江星.手繪效果圖設計表現課程教學模式探析[J].2012(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