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糧食問題尤為重要。從而我們必須要做好糧食檢測工作,為社會提供營養豐富,衛生安全的糧食,是關系到中國人民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大事;文章將根據糧食檢測的工作現狀,提出糧食檢測的工作要求,制定糧食檢測的工作計劃,總結糧食檢測的重要意義,也為指導自己和他人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糧食;糧食檢測;檢測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糧食質量安全問題是直接關系到關系到中國人民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糧食質量檢測是判定糧食質量是否糧食質量安全標準的科學依據,通過糧食質量檢測數據可以直接指導糧食管理、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因此,糧食質量檢測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多年糧食檢測的工作經驗,以及糧食檢測的工作現狀,提出糧食檢測的工作要求,制定糧食檢測的工作計劃,總結糧食檢測的重要意義。
一、糧食檢測工作現狀
隨著糧改后的糧食經營多元化、市場化,一批又一批新的糧食經營企業不斷興起,懂行的做,不懂行的也做,由此產生對糧食檢驗認識不夠、認為執行標準不重要的思想,其表現為對檢驗工作重視不夠。有的經營者不懂糧食檢驗,不設質檢部門,不配檢驗員;有的雖然安排了檢驗人員,但沒有從事過糧食檢驗;較高素質的糧食檢驗人員非常短缺,從而在糧食經營流通中形成了糧食檢驗薄弱環節。糧食個體經營戶中普遍存在,糧食收購入庫第一關把不嚴,入庫糧食品質不清,有的次糧入庫,儲藏期間不懂檢驗、不做檢驗,有的出現壞糧,交易中有的標準不清,交易的糧食質量模糊。加之國家質量監管不夠,常有糾紛產生,給經營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給國家帶來不安定因素。因此,當前糧食流通體制下的糧食檢驗工作現狀亟待改善。
二、糧食檢測工作要求
(一)緊抓入庫儲糧檢驗。在糧食收購工作過程中要重質量、嚴把關,根據糧食檢驗流程劃分糧食等級,依據質量和品質論價。入庫時,質檢工作人員務必要按照收購質量標準,按照倉儲有效管理底線,要嚴把收購質量關卡,多收干、飽、凈、無蟲、無霉的優質糧,拒收陳化糧、“三高糧”芽麥等不合格糧。這樣也為有效管理倉庫糧食打下扎實基礎。
(二)落實庫存糧食檢測。定期檢驗,做到嚴防蟲害與霉菌,糧儲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定期并機動的進行糧情檢測;務必做到兩個及時和兩個特別:及時觀察糧食的蟲害與霉菌反映、及時掌握儲藏穩定性的變化情況,按照標準和規范要求檢驗糧情;特別對倉內邊緣、倉底及四角等易發隱患部位要著重進行防患,特別在季節或者氣候變化時期要增加固定進倉檢查的工作量;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解決;對還沒有發生蟲霉和結露的要做好提前預防與預警工作。
(三)確保庫存糧食準確。由于在收儲期間,購進的糧食會隨著貯存時間的變化,存在自然分解代謝自身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從而會在品質上發生逐步陳化與相應的劣變。那么就需要檢驗人員認真依照儲糧技術規范與要求,要保證檢驗樣品的代表性,堅持對樣品進行多頻率的檢測,并按照糧食的不同品質判定標準,對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粘度、品嘗評分值、油脂過氧化值以及酸價等全面系統地檢測,并進行取樣化驗分析、依據實際結果對照標準書來判定此品種糧食是否宜存狀態,并以此作為輪換的科學指導依據。
(四)健全糧食檢測體系。理論指導實踐,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糧食質量監測站對糧食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要堅持質量體系的健康運行、做好外部質量監控和內部質量監控,從而形成理論再來指導實踐。保證檢測數據處理、記錄、報告準確;檢測方法必須優先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制作作業指導書并處于受控狀態;每年年初制定質量控制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
三、糧食檢測工作計劃
(1)制定完整、有效、適應的質量體系,使實驗室的質量活動處于受控狀態;(2)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明確的職責分工和相關部門崗位銜接協調配合;(3)檢測人員必須遵守檢驗操作規程,并具有與從事檢測工作相應的技術知識和經歷。檢測人員應定期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使檢測人員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4)實驗室設施和環境必須符合檢測要求;(5)對實驗室的檢測儀器設備(計量器具)應定期進行維護、檢定和校準(期間核查),做好記錄,常年處于受控狀態;新購置的設備,在其使用前應檢定、校準,并處于受控狀態;(6)標準物質必須有專人保管,購買時須向供應商索要有效的標準物質證書,保證標準物質使用的可靠性和可溯性,使用標準物質前應對有效期進行核對;(7)樣品管理必須有專人負責,保證樣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8)保證檢測數據記錄、處理、報告準確;(9)檢測方法必須優先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制作指導書處于受控狀態;(10)保證外部服務質量和采購物品的質量;(11)每年年初制定質量控制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
四、糧食檢測工作意義
糧食安全是國策,糧食生產是前提,糧食流通是環節,糧食檢驗就是保證。糧食質量檢驗是一門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糧食及其制成品的物理特性、工藝品質、營養品質、食用品質、儲藏品質及衛生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糧食質量檢驗又是糧食工作的基礎,是一項政策性、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如果糧食質量出了問題,不僅在經濟上給經營者造成損失,更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糧食質量檢驗工作始終要貫穿于糧食行業各環節的全過程,是整個糧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糧食市場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競爭日趨激烈,糧食食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經常發生,在涉及糧食質量方面的活動中,糧食質量檢驗工作在行政執法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因此,加強糧食檢驗監測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必須改變陳腐的舊觀念,以糧食的“最佳食用品質和用途”以及“確保儲備糧常儲常新”為目標進行糧食的質量管理工作,進逐漸挖掘和開拓糧食質檢工作的內容和方法,科學、真憑實據地發揮糧食檢驗工作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鳳華.淺論如何做好糧食質量檢驗[J].新農村(黑龍江),2013(16):41.
[2] 王躍國.糧食檢驗中應注意的環節[J].科技與企業.2012(5):44.
[3] 劉楊.淺談糧食質量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J].農業與技術.2010(30):6-8.
作者簡介:劉金明(1985- ),男,贛州市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主要從事糧食檢測方面工作。endprint